作者 | 栗秋
來源 | 廣告案例精選(ID:ad2829)
每個經常點外賣的打工人都清楚,就算外賣平臺上的商家有4.9的評分,多半也是用一些“小恩小惠”刷出來的。
在無數的外賣訂單背后,藏著的是布滿蟑螂的居民樓廚房,以及永遠查無此店的“精致門頭照”。
更諷刺的是,這類無實體店、偽造資質的“幽靈外賣”,評分竟常高于正規門店,低成本高利潤的誘惑讓它們如野草般瘋長。
而京東外賣上線幾個月后,這些被稱為“幽靈外賣”的商家,遭遇了最強狙擊手。
近日,劉強東一口氣拉黑了近8000家無堂食門店,申請入駐餐廳通過率不足40%。
圖源:東方網
京東外賣還推出了行業最嚴準入標準。
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只是基礎,商家必須提交完整門店實拍視頻和第三方平臺評分。
并且京東深諳“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于是推出了全民監督機制:用戶舉報無堂食門店獎40元飯卡,推薦優質商家可得100元現金。
還在后廚裝上了“直播”監控,消費者點開餐廳頭像,就能實時觀看廚師顛勺、配菜、裝盒全過程。
有網友調侃現在點外賣就像玩偵探游戲一樣,可以先看半小時后廚直播再下單。
今年年初時,劉強東曾放下豪言:“京東不做低端外賣,我們要做就做‘品質外賣’,所有商家必須證照齊全,確保食品安全!”
然而在福建電視臺的暗訪里,在京東外賣標注“品質堂食”的福州門店,實際竟是無證經營的幽靈餐廳。
面對這場信任危機,京東選擇了“斷臂求生”來挽回用戶信任。
而這場風暴對于許多商家而言,既是危機也是轉機。
那些真正擁有堂食能力、注重品質的商家,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或許外賣平臺的品質革命才剛開始,但至少已經有人開始捅破那層窗戶紙了。
更多精彩內容 ,盡在【廣告案例精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