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音樂學院組織申報的2025年專家服務基層項目“上海音樂學院援青工作站”成功入選,成為本次上海市獲批的兩個國家級專家服務團之一。
根據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的通知,上海市2個服務團列入2025年國家級專家服務團,1個基地列入第十一批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6個服務團列入2025年市級專家服務團,4個基地列入第七批市級專家服務基地。
近年來,上音持續開展“組團式”教育幫扶,擦亮“國家級專家服務團”的金色品牌。持續選派優秀干部參與中組部“國家鄉村振興”組團式教育幫扶干部人才平臺、團中央博士服務團等,深度參與“文化潤邊”計劃,助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發展。
“上海音樂學院援青工作站”項目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和民族團結進步的故事。以音樂藝術為載體,匯集民族智慧、維系民族團結、凝聚中華民族精神共識。促成并深入推進上音與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人才培養合作計劃,挖掘民族音樂人才。在民族地區為當地建立青少年管樂團,發揮“組團式”師資隊伍的作用,開設系列音樂課程,提升學生樂團的演奏能力,推動大中小學美育教育。定期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輸送優秀藝術展演項目赴民族地區開展公益服務,推動實踐育人能級。
2020年7月,應青海省邀請,作為青海省首屆“智匯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項目柔性專家,上音管弦系主任、青海省引進人才劉照陸,管弦系副教授湯聲聲簽約果洛藏族自治州,開展為期三年的幫扶工作。2021年,上音助力果洛州成立了第一支鋼琴與非遺民族器樂組合——“阿尼瑪卿組合”。2022年,由上音和青海果洛聯合主辦的大型生態情景音畫《從黃河到長江》民族音樂會榮獲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項目,亮相“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國家大劇院等,并以音樂思政課小分隊形式,在果洛州各縣開展巡演。2023年,援青干部湯聲聲為果洛州培養出歷史上首位考入上音本科的藏族學子麻切仁措,組建全國首支藏族青少年管樂團——“果洛州青少年管樂團”,在果洛州大武民族中學組建“青春大武組合”等。2024年初,湯聲聲作為青海省唯一代表,上榜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發布的“中國好人榜”。
今年1月,由上音、青海省教育廳、果洛州人民政府三方簽署合作協議,正式建立對口幫扶特色音樂思政、民族拔尖音樂人才培養機制。校地三方在民族特色文化和民間音樂創新融合發展、大中小學一體化特色思政課融合創新模式、民族優秀藝術人才培養、美育成果互鑒和文化創新等多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在九十七年辦學歷程中,上音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向同行、同頻共振,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學校是中國最早開始培養各民族聲樂人才的專業高等院校,于1956年開設民族班,邀請京韻大鼓、陜北榆林小鼓、河南墜子和吹奏等民間藝人進課堂,培養了以才旦卓瑪、何紀光等為代表的幾代優秀民族音樂家。自2020年起,學校與西藏、新疆、青海、內蒙古、云南等地推動“文化潤邊”合作項目,大力培養優秀多民族音樂人才。
來源:組織部
編輯:彭暢
審核:張卓
小音家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