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車輪碾過記憶的轍印,在歲月長河中沉淀下無數珍貴片段。我與趙云焜老大哥的情誼,始于云南昆明米廠心的煙火日常,這份跨越數十年的緣分,在時光的淬煉中愈發醇厚,而他身上閃耀的俠義風范與責任擔當,更令我由衷敬佩。
故事的起點,藏在米廠心那臺永不停歇的蜂窩煤機的轟鳴聲里。上世紀的昆明,家家戶戶都依賴蜂窩煤生火做飯。每當煤球告罄,巷子里總能看見三三兩兩排著長隊的身影,推著銹跡斑斑的三輪車,沿著熟悉的小路,朝著蜂窩煤廠緩緩前行。我與趙云焜先生雖未曾在那段歲月里謀面,卻重復著同樣的軌跡——在靈光街口的煤廠門口排隊等候,看著黑亮的煤泥被機器壓制成規整的蜂窩狀,聽著傳送帶規律的震動聲,偶爾被揚起的煤塵嗆得咳嗽,卻依然滿心期待著將這生活的“火種”載回家,在同一家煙酒糖業公司賣糕點零食,在米廠心橋頭上的米線店吃米線或米漿粑粑。那時的我們或許從未想過,這條運送蜂窩煤的小路,竟在四五十年后,延伸出了跨越千里的交集。
在靈光街桃園小學,趙云焜先生作為長我幾屆的學長,早已顯露出過人的聰慧與堅韌。即便生活清貧,他依然癡迷于書本,常利用課余時間前往圓通山前的開闊之地。這片被視作昆明龍脈匯聚的靈秀之地,承載著他對未來的憧憬。他坐在圓通寺后山懸崖的樹蔭下,沉浸在歷史和老昆明的傳說智慧與知識的海洋中,在這一方天地里涵養志氣、沉淀心性,為日后的人生之路埋下理想的種子。
兒時的趙云焜,骨子里便透著俠義之氣。而這份珍貴品質的養成,離不開他母親言傳身教的滋養。鄰里小伙伴中誰家遇上難處,他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記得曾有鄰居同學因意外陷入困境,家中連溫飽都成問題,趙云焜心急如焚,跑回家中想把節省下來的口糧送去。母親看著兒子焦急的模樣,不僅沒有阻攔,反而幫著他一起整理糧食,嘴里念叨著:“大吃大喝大發財,老天自會有安排。咱自家緊巴點沒啥,可不能看著孩子挨餓受凍。”母親樸實的話語和支持的行動,讓趙云焜更加堅定了助人的決心。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這份雪中送炭的情誼,不僅溫暖了受助者的心,更讓重情重義的品質深深烙印在趙云焜的生命中,也讓年幼的他懂得,善意與幫扶是人間最珍貴的財富。
歲月流轉,趙云焜先生踏上了創業之路。從創立云南昆明廣豐國際食品城,昆明華豐國際食品城、成都華豐國際食品城,芒市、瑞麗華豐國際商貿城,到成為貴陽華豐國際食品城的掌舵人,他的每一步都充滿艱辛與挑戰。市場的劇烈波動、資金鏈的危機、同行的激烈競爭……面對重重困境,他憑借過人的膽識、敏銳的商業眼光和頑強的毅力,帶領團隊一次次化險為夷,將企業發展成為行業標桿。
在商海浮沉中,趙云焜先生始終堅守著重情重義的初心。他將員工視為家人,用真心換真情。在他的企業里,許多員工已追隨他數十年,這份跨越時間的忠誠,源于他無微不至的關懷。員工生病時,他親自探望;員工遇到難題,他全力相助;每逢生日,都會收到他精心準備的祝福。他深知,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每一位員工的付出,只有讓大家感受到溫暖與尊重,企業才能行穩致遠。
趙云焜先生的俠義,更彰顯在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中。他深知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支持,始終心懷感恩、積極回饋。他投身公益事業,為貧困地區捐贈物資、修建學校;為失業人員提供就業機會,助力社會穩定。在他看來,企業不僅是創造財富的平臺,更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如今,站在貴陽華豐國際食品城,看著往來忙碌的人群與繁華景象,兒時拉蜂窩煤的記憶與眼前的盛景交織重疊。歲月雖然在趙云焜先生身上留下痕跡,但他的俠義心腸、責任擔當卻愈發閃耀。從昆明米廠心靈光街口拉蜂窩煤的少年,到商界傳奇人物,他用一生書寫了關于奮斗、勵志、情義與責任的動人篇章。這份精神如同一盞明燈,照亮著我們前行的道路,也讓我們堅信:心懷善意、勇于擔當,便能在歲月長河中綻放出屬于自己的俠義之光。海平于欣都龍城27F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