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兒科雜志》2025年第5期發表了由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兒童保健學組、發育行為學組聯合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制定的《6歲以下兒童維生素A缺乏預防性補充的專家共識(2025)》(以下簡稱“《共識》”),旨在指導兒科醫務工作者通過合理補充和科學管理,從而預防兒童維生素A缺乏,為我國兒童維生素A缺乏的防治提供重要指導。
維生素A營養狀況判定標準:血清視黃醇水平為1.05~1.75 μmol/L則維生素A充足;血清視黃醇水平為0.70~<1.05 μmol/L則為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MVAD),伴反復感染、生長遲緩、缺鐵樣貧血等癥狀;血清視黃醇水平<0.70 μmol/L則為維生素A缺乏(VAD),可分為亞臨床和臨床型;血清視黃醇水平≥2.80 μmol/L則維生素A中毒。
風險因素:早產兒、雙胎兒、低出生體重兒等;孕母VAD;吸收不良;代謝障礙。
維生素A的預防量:將中國營養學會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的安全攝入范圍定義為預防量,即為維生素A的每日營養素推薦攝入量或適宜攝入量與最高可耐受的攝入量之間的范圍。
按地區流行程度分類管理:鑒于我國總體VAD流行程度屬于輕度流行,以MVAD發生率較高為特征,不推薦采用一次性大劑量預防性補充,宜采用劑量介于營養素推薦攝入量或適宜攝入量和最高可耐受的攝入量之間的預防量進行補充。對于經濟欠發達高風險地區增加VAD監測,探討制訂個性化方案。有條件的地區可做小規模流行病學調查,了解本地區的維生素A營養狀況。此外,還需按風險大小重點人群進行管理,并廣泛開展科普知識宣傳。
維生素A和維生素D同補問題:應該根據地區VAD或MVAD的流行程度、人群風險程度進行管理和個性化補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