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場上烏龍球偶有發生,而在二戰期間,在戰場上的“烏龍球”卻是在歷史上也幾乎尋不到案例的特殊事件,而這個事件便是發生在了意大利。
這個“烏龍”事件便是自家軍隊,將來進行巡查地形和勘探的總指揮所乘坐的飛機所擊落,而士兵并不知情甚至為之心細的案例。
而至于為何意大利軍隊,可以做出如此讓人感到荒謬的事情,其中或有難言之隱亦或不為常人所知之由。
薩拉熱窩的一聲槍響,拉起了一戰的序幕,德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啟襲擊波蘭的戰役似乎成為二戰的開端,但歸根結底還是《凡爾賽條約》的簽訂。
作為人類史上規模較大、傷亡較多、參與程度最高的戰役之一,無數國家都無法遠離這場來自世界中心的漩渦,深陷其中。
這場戰役之中,隨著局勢的擴大,漸漸分成了兩個不同的勢力團體,而對于勝利的因素,隨著參戰的國家以及人數的增多,而產生了諸多的變數。
對于兩大陣營的較量,不僅依靠于兵力的強盛、軍事生產力的強大,也同樣需要著同陣營中作為同伙的相互配合。
而日德意的同盟,雖然在初期的表現上來看,取得了初步甚至是極大的成效,但隨著戰役的深入,遭到了反法西斯主義的反撲,與內部溝通的不足和意大利的搖擺不定有著極大關系。
作為法西斯同盟,在建立統一戰線的那一刻開始到結束之時,都沒有開展過一次會談與規劃,這種戰略同盟卻顯得有令人驚詫和質疑。
矛盾與不合
這種陣營上的貌合神離,還應歸根于出自自身國家不同的思想,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進行了體制的變革,然而這種變革并不穩定,藩、幕府、皇室之間的權力爭斗依舊沒有停息。
而其中意大利則是在不斷地左右搖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反法西斯陣營的勝利,這雖然跟意大利的地理位置與國土的體量有關,但也同領導人與軍事力量有著莫大關系。
墨索里尼雖然在希特勒極具煽動性的美好未來構圖上,激動萬分,積極主動地加入了德國的陣營之中。
但從根本上對于這個富有侵略性的軍事強國,對于其最終的大一統構想,對于這種對極具激進的戰爭思想的國家在內心是抱有著警惕與懷疑的。
墨索里尼深知要保證自己獨裁統治穩定,就必須保證自身的周邊國家的安全,將它們作為自己同德國的戰爭緩沖帶。
故此他提出了必須保證奧地利的獨立與不受侵犯的條件,作為同德國同盟的條件,雖然這個條件表面上為希特勒所同意,但隨之后的對于奧利力高層的暗殺說明了并非如意所愿。
墨索尼里為此十分地惱怒,并倒向了英法陣營,向德國進行施壓,指責其不顧條約,甚至揮師東進,似乎一輪明爭暗斗即將開始。
最終德國選擇了妥協,但它的退讓只是為了進一步的侵略而作準備,希特勒需要尋求在歐洲甚至其他區域的國際認同,正如同戰國破合縱一般,需要采取連橫手段制約英法。
因此意大利的出現與投靠,在戰略意義上有助于緩解德國的壓力,因此對于侵占奧地利的想法也暫時從希特勒的心中壓了下來。
然而讓希特勒喜出望外的是,意大利對于西班牙與其他國家的行動,遭到英法等國的強烈反對和相應的制裁。
意大利的搖擺
迫于形勢的需要,墨索里尼選擇了德國,放棄這個曾經視為同伴的奧地利,從而投向了同樣需要擴張的德國。
對于盟友關于不侵占奧地利的原則的放松,讓得德國喜出望外,但雖然德意兩國在此刻形成了同盟,問題并沒有解決反而在逐步擴大化。
而這表現出來的第一個場景便是墨索尼里在德國向波蘭發動戰爭時,選擇了極限拉扯,不偏不倚,靜待局勢的發展。
在剛剛忙碌完兩場戰役的意大利,其實再也無法支撐其因向波蘭宣戰后產生的后果,無論是在兵力的補充、政局的穩定等各個方面都并不支持意大利參戰。
而在德國同蘇聯短暫的交易期間,在希特勒指揮與德式坦克的迅猛攻勢下,歐洲各國如同當頭棒喝,組織起的防線被德軍輕易破碎。
對此德意的地位隨著德國向蘇聯宣戰開始,其地位也悄然下降,不光是因為希特勒的攻勢大好。
也是與德軍相較而言,意大利軍隊管理之混亂,軍心之渙散,與他國戰斗之中,一碰便碎的情況也有很大的關系。
意大利的軍心在歷經兩次戰役之后,因為國內共和與法西斯陣營的權勢斗爭,加之搖擺的政策,令得參與戰爭的意大利軍人找不到戰爭的意義,認為不過是上層人的權力游戲。
因此意大利的軍隊在二戰期間鬧出的笑話不計其數,有自建戰俘營,有未戰即降,甚至為了喝酒而投降的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結語
而最讓人驚愕的還是,誤將自己的將軍從飛機上擊落而下,不治身亡,很難令人相信,一個經歷過工業革命的國家,一個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在軍隊管理上會有如此的紕漏。
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隨著后期政局的動蕩,因此在軍隊管理層上的人員更替混亂與腐敗叢生,種種原因的相互結合而導致了這場意外的發生。
另外一種可能是反法西斯派策劃了這次所謂的失誤,因為作為意大利空軍之父,意軍軍隊總指揮,其實是一個徹底的法西斯支持者。
故除掉這個軍隊總指揮能使得意大利的軍隊脫離法西斯派的掌控,為接下來對于奪取墨索里尼的權力奠定基礎,從而謀劃重建意大利。
隨著蘇聯攻守的轉換,在那場冬天的自衛反擊戰役之中,形勢驟然轉變,并且意大利由此徹底拋棄了德國,順利成為了戰勝國。
天下興亡,百姓皆苦,每場戰爭的爆發都不過是權力的更換,利益的交割,而真正為此付出代價的,往往是那些無辜的、只想生存的百姓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