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榴花香艷天
作者姜維群
端午來了,榴花開了,給這個充斥五毒、戾氣、病氣的日子帶來血紅猩紅的艷麗。
端午的話題不少,筆者近幾年就端午寫過《為什么屈原上卦攤?》《莫忘人間有五毒》《端午迎福降喜說鐘馗》《端午節四個科學密碼》《端午節別名何其多》《誰將菖蒲飲端午》《五月五說說這“五毒”》等文章,但榴紅配端午卻是一個還沒有涉及的奇特存在。
端午為什么請來了鐘馗,鐘大人的本事是驅鬼辟邪,外加一個“解毒丸”效果。因為五月初五不是吉日,是破日,即兇日,這一天什么魑魅魍魎、蝎蛇蜈蚣都出來了,得有兇神惡煞出來“鎮乎”一下,醉醺醺“齁難看”的落榜狀元鐘馗擔當了此任。
換個角度看端午,石榴配端午,可謂色味雙全了。端午已說了遍,本文專聊石榴。
《五月紅榴天》 劉春芬 創作
石榴來歷不簡單,光看看它的名字和異名,就知道其身份源遠流長、名滿天下。
石榴,一看名字覺得一定和石頭有關,錯了。其最初的名字叫安石榴,不必奇怪,原因很簡單,據《群芳譜》記載: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從安石國(今伊朗附近)帶回來石榴。唐代元稹詩有“何年安石國,萬里貢榴花,迢遞河源道,因依漢使槎”之句。古人于是以國名“安石+榴”取名,后簡稱石榴。
石榴的異名多,文化一點的有丹若、沃丹、金罌,通俗的如酸石榴、安息榴、西安榴、鐘石榴、海石榴,此外還叫石醋醋。《博物志》載:“崔玄微遇數美人李氏、陶氏等,各眾花之精,有緋衣少女曰石醋醋者,乃石榴也。”另石榴又被宋人姚寬戲稱為“三十客”中的“村客”。
兩千多年來,石榴在中國安家落戶之后,繁衍昌盛,成為一個龐大的家族,遍布南北各省,分為果榴、花榴兩大類,約上百品種。果榴觀賞食用兩宜,花榴供觀賞。
石榴從醫學上,其果、皮、葉、根均可入藥。如治紅白痢疾,石榴皮炒為粉末,每用 5 克,隨癥加減,如紅痢加紅糖為引,白痢加白糖為引,神奇吧?
農歷五月被稱為榴月,人們印象榴花似火,但有“三白甜”榴,花白、果皮白、籽粒白,全身從里到外都是白的。此外還有黃色和淺紅的,據說紅花白邊和白花紅邊的品種較為名貴。榴花有單瓣復瓣之別,單瓣結果實,而復瓣不結實。
一個東西物種火,必須有文化的加持、詩歌的忽悠,石榴概莫能外。晚唐詩人杜牧寫山石榴:“似火石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艷中閑。一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云鬟。”元代張弘范更寫過一首有趣的詠石榴詩:“猩血誰教染絳囊,綠云堆里潤生香。游蜂錯認枝頭火,忙駕薰風過短墻。”石榴花香引得采蜜的蜂兒趕忙飛來,但一見紅如猩血染成的鮮花,竟錯以為是枝頭著了火,嚇得慌忙乘風逃離。
梁代詞賦高手江淹,有《石榴頌》:“美木艷樹,誰望誰待?縹葉翠萼,紅華絳采,炤烈泉石,芬披山海,奇麗不移,霜雪空改。”清代陳其年《江城子》推出美婦人穿花裙與榴花斗美:“茜裙提出錦箱中。向花叢,斗嬌容。裙影花光,都到十分濃。記得夜涼低壓鬢,偏愛把,綠云籠。如今朱實畫檐東。亂薰風,綴晴空。極望累累高下綻房櫳。欲摘又憐多子甚,相對笑,瓠犀紅。”
石榴從花到果實,詩詞歌賦車載斗量,在惡五月和艾草粽子一起馨香著、艷麗著。
濛濛薄霧弄晨涼,
摒慮清心度端陽。
香伴艾蒿噬米粽,
墨洇紙筆醉雄黃。
院竹拔綠和風舞,
榴赤篩蔭過矮墻。
萬事一推六二五,
由他夢蝶夢黃粱。
——錄舊作欣緣道人左隸
《刊于2025年6月4日 中老年時報-副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