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司法調研是通過在人民法院審判執行工作中發現新情況新問題,并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被譽為“更高層次的審判”。如何在司法實踐中運用調查研究發現、分析、解決真問題?筆者就數字人民幣執行難及對策建議的調研過程談一談觀點。
2025年3月,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課題組《關于數字人民幣的執行困境思考及破題分析》刊登于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編撰的《執行工作指導》(總第87輯)。課題組成員:朱劼純、沈麗、張勇、馬亞龍、黃云斌。
司法調研要在“真”字上下功夫
案件是司法調研的源頭活水,真問題的挖掘往往來源實踐的困境。執行法官在執行一起案件中,發現被執行人吳某在某銀行開立了數字人民幣錢包。由于數字人民幣尚未納入網絡執行查控系統,為了防止吳某利用數字人民幣錢包規避執行,執行法官立即前往某銀行網點辦理凍結、扣劃業務。但是,銀行工作人員認為數字人民幣并非銀行存款,且沒有協助執行數字人民幣的相關規定,一度拒絕辦理。經過反復釋明,銀行協助辦理了凍結業務,卻無法辦理扣劃業務,執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對此,執行法官既通過處置被執行人名下其他財產推進個案的解決,又聯想到隨著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其對現有執行查控模式的沖擊可能遠不止于個案。于是執行法官在梳理前期資料的基礎上,初步歸納數字人民幣對執行工作帶來的多方面挑戰,并以工作信息的方式向上級法院執行部門反映。
司法調研要在“深”字上下功夫
調查研究要以“深入”換取“深度”。蘇州中院執行局在接到情況反映后,考慮到蘇州作為全國首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之一,正在推進數字人民幣在全市域、全領域應用,數字人民幣執行難題可能在全市具有普遍性。為此,蘇州中院迅速成立由院局長牽頭,兩級法院執行調研骨干參與的課題組。課題組以全市法院涉及數字人民幣的全部執行案件為分析樣本,梳理提煉出數字人民幣執行難表現在查詢難、調查難、處置難、反規避執行難等方面。
同時,數次組織召開有金融監管機構、數字人民幣運營機構參加的座談會,全面了解數字人民幣試點背景、法律屬性和運營原理等情況,從而深入剖析執行困境產生的原因,并在查閱相關文獻,經反復論證后,提出破解數字人民幣執行難的推進路徑。最終形成了《關于數字人民幣的執行困境思考及破題分析》的調研報告,發表于《執行工作指導》。
司法調研要在“效”字上下功夫
推動問題解決、加強成果轉化,是開展調查研究的目的所在,也是衡量調研成效的標尺。在此次調研過程中,課題組同步開展成果轉化。
一方面,積極向省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進一步反映相關情況,建議上級法院加大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人民幣運營機構及合作機構溝通協調,將數字人民幣納入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實現對數字人民幣的在線查控,提升執行數字人民幣協助執行效率。相關報告得到上級法院高度重視,目前相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
另一方面,樹立“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針對數字人民幣試點過程中存在的法律風險,及時向地方黨委政府報告,并向相關主管部門發送司法建議,建議相關主管部門推動完善數字人民幣規則,平衡好數字人民幣流通、風險防控和隱私保護的關系,助推數字人民幣健康發展,后得到積極反饋。該司法建議獲評2024年度全省法院優秀司法建議。
本文作者:
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 馬亞龍
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執行局 黃云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