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高溫天氣的來臨,氣溫升高、濕度加大,食物易腐敗變質,微生物滋生繁殖速度加快,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顯著增加。為保障廣大師生飲食安全與身體健康,有效預防食源性疾病發生,現就高溫天氣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提出如下提示:
一、學校食堂管理
1.食材采購與儲存
嚴格把控食材采購關,選擇正規、可靠的供應商,確保食材新鮮、安全,拒絕采購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等感官性狀異常的食材。采購的食材應及時驗收,按類別、溫度要求分類儲存。易腐壞的肉類、水產類、乳制品等食材需冷藏或冷凍保存,冷藏溫度控制在0 - 8℃,冷凍溫度控制在 -18℃以下;干貨、米面等食品應存放在干燥、通風的環境中,離地離墻,避免受潮發霉。定期檢查庫存食材,遵循“先進先出”原則,及時清理過期、變質食品。
2.加工制作規范
食品加工過程中,嚴格遵守生熟分開原則,使用不同的刀具、砧板、容器處理生、熟食品,防止交叉污染;加工食品應燒熟煮透,確保食品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盡量縮短食品加工至食用的時間,現做現吃,避免長時間存放;嚴禁制售冷葷類、生食類、裱花蛋糕、鮮黃花菜、野生蘑菇、發芽土豆等高風險食品;嚴格落實食品留樣制度。
3.環境衛生與消毒
加強食堂環境衛生管理,每日定時對操作間、就餐區、餐具消毒間等場所進行清潔和消毒。保持地面、臺面、墻壁干凈整潔,及時清理垃圾,防止蚊蟲、蟑螂、老鼠等病媒生物滋生。餐飲具使用后應及時清洗消毒,消毒后的餐具應存放在清潔、密閉的餐具保潔柜中備用。定期對食堂設備設施(如冰箱、冷藏柜、消毒柜等)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正常運行。
4.從業人員管理
食堂從業人員應持有效健康證明上崗,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如發現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應立即調離工作崗位。從業人員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工作時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口罩,勤洗手,加工食品前嚴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消毒。嚴禁在食品加工場所內吸煙、飲食或從事其他可能污染食品的行為。
二、學生飲食注意事項
1.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教育學生不購買、食用校外流動攤販銷售的食品,不食用過期、變質、“三無”食品,少吃高油、高鹽、高糖食品。提倡學生多喝白開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碳酸飲料;盡量選擇新鮮、衛生的水果和蔬菜,保證營養均衡。
2.注意飲食衛生
教育學生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使用清潔的餐具用餐。不喝生水,避免食用未清洗干凈的水果、蔬菜,防止病從口入。
三、應急處置
學校應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能力。如發現師生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癥狀,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及時將患者送往醫院就診,并向市場監管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事故調查和處理工作,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高溫天氣是食品安全事故的高發期,學校務必高度重視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工作,切實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強化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為廣大師生營造安全、健康的飲食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