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徐水區(qū)霍大芳的“老班長”情結:一家飯店里的初心與堅守
河北新聞出版網訊:清晨五點,當很多人還沉浸在睡夢中的時候,老班長飯店經理霍大芳已經開車行進在去易縣深山購買豬肉的路上。她要盡早完成采購,以及時保證當天食材供應。“老鄉(xiāng)們笨養(yǎng)一年左右的豬新鮮可靠,用這種豬肉做出的菜肴香味濃郁、安全性高。我們基本上每天都去采購,已經堅持了六年。”這位年近五旬的女企業(yè)家說。
在河北徐水,“老班長”三個字有著特殊分量,既是霍大芳經營的老班長飯店,也是老同學們對她最親切的稱呼,更是近五萬名抖音粉絲爭相前往的網紅打卡地。走進老班長飯店前廳,負責人崔春麗正用當?shù)胤窖哉泻羰炜汀_@位夢想早日走出徐水西部邊遠山區(qū)小西莊村的女孩,靠著出色的努力和出眾的人品,早已成了飯店骨干,如今月薪達到7500元,年底還有分紅。“我家生活過得一般,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盼著我能早日走出大山,可一直沒有機會。兩年前,霍大姐從村支書口中了解了我的個人和家庭情況,簡短面試之后很快就給我安排了崗位。”崔春麗說著,眼眶微紅,“夢想早已成真,霍大姐這雪中送炭的恩情我一輩子都忘不了。”在飯店里,像崔春麗這樣的故事比比皆是。來自張家口蔚縣西北山區(qū)48歲的張起滿,也是霍大芳到當?shù)芈?lián)系業(yè)務時結識的。當時,張起滿身體差,長期賦閑在家,但口碑不錯,霍大芳就主動邀請他到飯店幫工。如今張起滿收入穩(wěn)定,身子骨還一邊比一天結實。
“我們這兒不講究描眉畫紅,就圖個實實在在,人品好,吃苦耐勞就行。”霍大芳的用人哲學簡單卻深刻。受其影響,飯店46名員工在每天的忙碌中,相互鼓勁,相互幫助,相互理解,真誠、實在等特有的精氣神躍然寫在臉上。讓人稍感意外的是,這46名員工中,有好幾位竟然主動放下自家產業(yè),義無反顧地當起了霍大芳團隊的學徒工,從搞衛(wèi)生、擇菜等雜活一步步做起,在親身體驗和經歷中求取企業(yè)發(fā)展壯大的真經。有同行總驚訝于這里的員工為何如此賣力,老員工畢娜說得實在:“霍大姐既是班長又像家長,做好管理的同時對我們呵護備至。平時她不只教我們做飯做菜,還教我們孝敬父母、善待家庭、和睦鄰里。跟著霍大姐干事,心里舒坦,總有使不完的干勁兒。”
和員工打成一片,遇事總先考慮他人。憑借良好的識人用人為之道和實在的口碑,飯店生意火爆,引得本地和雄安新區(qū)、保定主城區(qū)及京津客人紛至沓來。許多遠道而來的粉絲更是紛紛在短視頻平臺上重點推介,為霍大芳加油助力。
舌尖上的扶貧鋪就共富路
每年六月上旬,霍大芳的皮卡車都會準時出現(xiàn)在蔚縣西北山區(qū)鄭家窯、金全村等五個村的土路上。當?shù)乩相l(xiāng)早早在土路兩旁像接貴賓一樣迎候,這種場面已經持續(xù)了三年。
2022年,霍大芳到蔚縣西北山區(qū)尋找原生態(tài)食材。期間住在老鄉(xiāng)的窯洞和石頭房里,坐著老鄉(xiāng)的驢車親自到山坡地上種莊稼,并參與采收。這個習慣一直延續(xù)至今。她發(fā)現(xiàn)當?shù)匦∫?guī)模種植的靠天收小米、黃米、土豆、黃豆無污染、不施化肥不打農藥,質量極好,正是食客放心的真材實料,當即決定要讓些好產品走出大山,走上餐桌,為當?shù)乩相l(xiāng)拓寬致富途徑。在經歷了從懷疑到信任的短暫拉鋸后,五個村四百多農戶與霍大芳簽約,決定擴大種植規(guī)模,保證原材料供應和質量。霍大芳則以“高于市場價收購”的鄭重承諾給老鄉(xiāng)們吃下“定心丸”。
“2023年1畝、2024年3畝、2025年10畝……”在霍大芳的記事本中,記錄了蔚縣金全村農戶張換成從試種1畝谷子變成種植大戶的歷程。“他第一年賣小米掙了不到一千,第二年掙了兩千多,今年應該能掙萬把塊。像他這樣的家庭,過去十來年也就掙這萬把塊,你說他高興不高興……”霍大芳頗感自豪地說,“老鄉(xiāng)的信任不僅把他們帶上了致富的快車道,也為老班長飯店良好運營攢足了后勁兒。”三年來,霍大芳用腳步丈量出與蔚縣西北山區(qū)400多農戶的合作共贏,每年帶動當?shù)剞r戶增收超百萬元。
有了跟蔚縣山區(qū)老鄉(xiāng)合作的成功經驗,霍大芳又把合作目標擴大到緊鄰家鄉(xiāng)徐水的易縣革命老區(qū),重點幫那些種植規(guī)模小、采用傳統(tǒng)方法種植加工的散戶、誠信戶和相對困難戶解決產品銷售難題,帶動增產增收。易縣六十多家農戶加工生產的特色紅薯粉條、優(yōu)質韭菜花如今早已走上老班長飯店的餐桌,成為食客歡迎的放心品牌。霍大芳還與易縣深山百余位農民建立長期合作協(xié)議,常年購買他們笨養(yǎng)的豬。
助人達己,成就非凡。這幾年,霍大芳有感于徐水區(qū)小西莊村黨支部書記崔長鎖帶領群眾修建山路、舉辦油菜花節(jié),村支部牽頭領辦合作社、探索文旅致富新路徑的事跡,決定有機會用實際行動支持這位村干部干事為民。今年5月,得知小西莊村五百畝油菜大豐收,可三萬多斤菜籽油訂單不多的消息后,她主動聯(lián)系崔長鎖,預付五萬定金,毫不猶豫地簽下購買三萬斤菜籽油的大單,一下破解了小西莊村合作社下一步發(fā)展的最大難題。
非遺老味道的當代傳承
傍晚時分,飯店后廚蒸汽氤氳。霍大芳系上圍裙,開始制作霍氏八大碗系列招牌菜之一的梅菜扣肉。“把豬肉切三寸見方,先炸后蒸,肥而不膩。”作為當?shù)刂膮^(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霍氏八大碗的第六代傳承人,霍大芳在嚴格傳承百余年傳統(tǒng)技藝的同時,也根據食客喜好進行創(chuàng)新,霍氏八大碗逐漸形成了“彈、香、糯、勁、嫩、鮮、醇、軟”的獨有口味。霍大芳的抖音賬號上,她拍攝的“米粉肉、蒸碗燜子、鯽魚、豆沙卷”等霍氏八大碗主題故事系列已有上億次播放量,近五萬粉絲中不少專程來嘗鮮。
“真材實料才是真的傳統(tǒng),也是做好霍氏八大碗系列菜品的精髓。”霍大芳介紹,整個飯店沒有冷凍冰箱,小米、黃米、黃豆等也都是現(xiàn)磨現(xiàn)做,做出來的年糕、粽子、豆腐口感純正,客人吃了都說好吃。霍大芳掀開正在發(fā)酵的黃豆醬缸說:“這些食材秋后就跟菜籽油完美結合,去年光秘制辣椒醬就賣了十幾噸,好多回頭客催著我加緊制作呢!”
暮色漸濃,飯店大廳和雅間坐滿食客。霍大芳穿梭其間,不時停下問問飯菜是否合口。有熟客打趣:“老班長,你這管得比上小學時還寬吶!”滿堂笑聲中,墻上的“徐水區(qū)巾幗建功標兵”、“巾幗文明崗”、“徐水女子商會最佳貢獻獎”等獎牌映著燈光,格外顯眼。
通訊員:常新社
責任編輯:蔡海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