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帆 書 · 念念
又是一年蟲鳴時,又是一年高考季。
據(jù)統(tǒng)計,今年的全國高考報名人數(shù)達到了1335萬,連續(xù)兩年超過1300萬人。
面對高考,莘莘學子都曾把它當成人生最重要的事。
緊張之有,焦慮有之,迷茫有之,痛苦有之。
而在社會上摸爬滾打15年,開過無數(shù)張人情世故的卷,答過千萬道酸甜苦辣的題。
如今再看高考,開始對它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原來,人生無處不考場,而高考,只是每個人必經(jīng)的成人禮。
借這個機會,有一些發(fā)自內心的思考和體悟,也想跟每一個即將或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高考的你我聊聊。
高三的學習壓力有多大?那種辛苦,經(jīng)歷過的人都明白。
感覺自己如同一根擰緊的發(fā)條,睜眼閉眼都是在復習、考試、考試、復習。
沒有娛樂,沒有休息,分不清今天是周幾。
每天刷題到深夜是常態(tài),天不亮又要趕著起床。
連吃個飯、走個路都匆忙得像打仗,夢里都是數(shù)學卷子、英語考試和作文跑題。
有句話用來形容高考很貼切:
備考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凈了沒有,只能一遍一遍地去洗。 等走上考場,燈亮了。你會發(fā)現(xiàn),只要你認真洗過,那件衣服就會光亮如新。 而以后,每次穿這件衣服,你都會想起那段歲月。
就像現(xiàn)在,每每憶及高考,都會為曾經(jīng)努力到無能為力的自己而感動驕傲。
畢業(yè)后,雖然沒有了迫在眉睫的考試壓力,但我深知:
自己身上曾有過的拼盡全力為夢想而戰(zhàn)的勇毅正在漸漸流失。
木心先生曾寫道:“那種吃苦也像享樂似的歲月,便叫青春。”
高考雖苦,苦中自有樂。
無論結果如何,你努力奮斗的過往,都將成為寫給青春最好的答卷。
你曾經(jīng)讀過的書、學過的知識,都會成為未來人生的注腳。
那些義無反顧的堅持、心懷熱烈的追尋,都將引領你找到通往成熟的路。
畢業(yè)后每過幾年,都會參加高中同學聚會。
這些年來,讓我感觸最深的是:
有些人高考時成績出眾,如今卻泯然于眾,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有些人高考時折戟沉沙,現(xiàn)在卻悄然逆襲,成為職場的斜桿青年。
想當年,我們都視高考為決賽,以為當它結束之刻,就是論成敗定乾坤之時。
但其實,人生遼闊,一直都有無限可能,高考絕非決定我們命運的唯一路徑。
《請回答1988》中的有句臺詞:
“從來不是讓你把一次考試當成人生成敗的賭注,只是想讓你在足夠年輕的時候體會一次全力以赴。”
學習的意義在于終身成長,借助知識的力量去不斷充實大腦,豐富見識,提升認知。
考試的意義則在于提醒我們學習的重要性,并檢測我們對某方面知識的掌握程度。
所以,不要有一考定終身的想法,更不必過早以分數(shù)來定義人生成敗。
俞敏洪曾連續(xù)三年高考失利,李安也曾兩次落榜。
他們不是世俗意義上的高考成功者,卻都憑著對夢想執(zhí)著不懈的追求,走到了更高更遠處。
那時以為的人生一戰(zhàn),現(xiàn)在看來不過人生一站。
人生這場馬拉松,比的永遠是持續(xù)發(fā)力,而不是短暫輸贏。
學生時代,評價一個人優(yōu)秀與否的標準往往很簡單,就是看他能否答好試卷,考好成績。
直到后來走入社會,品嘗到現(xiàn)實的苦澀與無奈,才漸漸明白:
人生最難解答的并不是有形的考試,而是無形的考驗。
也唯有到此時,我們才會理解高考分水嶺之于人生的意義在于,自那以后,我們將獨自面對生活。
想起一位好友的感嘆:
我曾把高考當成最后的難關,如今方知,高考之后的奮斗才是日常。
成年人的世界里,職場壓力重重,生活意外不斷,多的是比考高分更艱辛的事。
如果說試卷是一張寫有標準答案的紙,那人生就是一幅復雜莫測的畫。
沒有了老師的指導,父母的陪伴,一切問題都只能靠自己摸索解決。
你的未來會過成什么樣,只取決于你自己。
從合上試卷,走出考場開始,過去的征程就已經(jīng)結束。
等待著我們的人生新關卡,只能靠自己一個一個去闖。
等待著我們的諸多新課題,只能靠自己一個一個攻克。
路遙小說《人生》中,主人公高加林高考失利后,遇到了農(nóng)村姑娘巧珍。
對方用真摯的愛,給了他很多安慰和鼓勵。
后來,高加林通過走后門到縣城工作,便毅然將巧珍拋棄,選擇和干部子女黃亞萍在一起。
誰知他走后門的事突然遭人告發(fā),一夜之間,高加林又失去了所有。
看起來,高加林悲劇的源頭,是從高考落榜開始的。
事實上,真正決定他命運的,是他在高考后做出的每次選擇。
人生的考場無處不在,在看似尋常的生活表象下,事事皆暗藏著考題。
升入大學后,你是沉下心來踏實學習,還是只知行過且過混日子;
走入職場后,你是把工作當成事業(yè)來做,干一行愛一行,還是每天偷懶應付,干一行厭一行;
人到中年后,你是懂得做長線規(guī)劃,持續(xù)充電,還是只會怨天尤人,放任自己被時代拋棄。
要知道,我們腳下不經(jīng)意邁出的每一步,皆在填寫命運交給我們的試卷。
就像有句話所說:
“人生有無數(shù)場考試,主考官是命運,時間則是終極閱卷人。”
雖然沒有任何一場考試可以決定我們的未來,但每一場考試都將成為通往未來的鋪墊。
把握好人生的每個階段,才能不負時光不負己。
面對為期三天的高考,無論是臨考的孩子,還是陪伴的父母,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緊張與不安。
記得那年高考,我因為數(shù)學大題沒答好而難過了很久,也因此影響到后面的發(fā)揮。
反觀身邊有些同學,平時都是中等,高考時卻一躍成為班上的黑馬。
當時想不通這是為什么?
現(xiàn)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疊加,越來越能體會各種道理:無論做什么事,心態(tài)最重要。
考試的過程就像我們的一生,從來不會一馬平川,總會遇到各種難題,經(jīng)受很多考驗。
這時,只有懂得保持平常心的人,才能從容應戰(zhàn),攻堅克難,笑到最后。
就像心理學上的墨菲定律說的:你越害怕出錯的事,往往越會出錯。
考試最怕的不是失誤,而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態(tài)。
人生最怕的不是失敗,而是因為一次失敗就此垂頭喪氣,喪失了重頭再來的勇氣。
與其被消極思維牽著走,不如學會接納、積極轉念。
生活就是這樣,會欺軟怕硬,會有各種挫折和不公。
抱著一顆平常的心,才能淡看起起伏伏,不困于一時的得與失;
修得一顆皮實的心,才能無懼風風雨雨,在時間的那頭遇見熠熠生輝的自己。
一年一度高考季,又逢六月出征時。
最后借一句話送給大家:
“沒有滿分的人生,也沒有零分的境遇。享受沖刺的過程,結果盡可坦然。”
在歲月征途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軌跡,在人生長線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qū)。
一時的結果從來不代表最終的成績。
過程全力以赴,結果順其自然,對高考、也是對人生最好的安排。
點個「在看」,愿即將邁入考場的考生,以夢為馬,無悔青春。
愿人生的這場大考,我們都能走好每一步。
作者 | 念念
排版 | 余景
圖片 | 圖蟲創(chuàng)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