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至8日,證監會官網新增披露,長虹塑料集團英派瑞塑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英派瑞”)、江蘇永成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蘇永成”)、江蘇辛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辛巴新材”)、杭州朗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朗迅科技”)、新疆凱龍清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凱龍潔能”)、京東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能源科技”)等6家企業進行了輔導備案。
制圖:佘詩婕
IPO日報注意到,鄭元和家族控股的英派瑞終端客戶包括三一重工、中聯重科、中國中鐵、華為等國內知名企業;江蘇永成撤申請材料不到半年又開啟輔導,此前連續三年經營活動凈現金流持續為負,第一大客戶是奇瑞汽車;辛巴科技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8.28億元,同比增長53.99%;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1.59%;半導體測試企業朗迅科技融資5輪,獲阿里巴巴創始人之一謝世煌青睞;凱龍潔能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現謀求上市;京東方自物聯網轉型以來首個獨立孵化并成功掛牌的子公司能源科技謀求上市,2024年現增收不增利狀態。
服務三一、中聯、中鐵、華為
6月3日,英派瑞在安徽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擬北交所IPO,輔導機構為國元證券。
英派瑞創建于2010年8月,注冊資金為2.43億元,主要產品與服務項目包括:尼龍扎帶、鋼釘線卡、接線端子、高分子合金電纜橋架及其他塑料配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于2014年1月24日在新三板掛牌。
此前,英派瑞曾于2022年4月申請北交所IPO,保薦機構為財通證券,但僅僅不到半年,就于2022年9月終止。
2023年12月,英派瑞聘請申萬宏源為輔導機構,再次謀求上市。2025年5月,英派瑞向安徽證監局報送了公司與申萬宏源簽署的《終止協議》,并聘請國元證券為輔導機構。
資料顯示,長虹塑料集團有限公司是英派瑞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31.92%。
英派瑞實際控制人為鄭元和、吳珠麗、鄭振軍、鄭石磊,其中,鄭元和與吳珠麗為夫妻關系,鄭振軍和鄭石磊為其子女。鄭元和持有長虹塑料集團88%的股權,吳珠麗持有長虹塑料集團12%的股權,兩人通過長虹塑料集團間接控制公司31.92%股份;鄭振軍、鄭石磊各直接持股10.92%,鄭元和家族上述四人共同控制公司53.76%股份。
業績方面,2022年-2024年,英派瑞營收分別為5.67億元、5.69億元、6.1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265.94萬元、6930.77萬元、7114.8萬元。
英派瑞國內客戶主要分為工業類終端客戶、經銷商等。工業類終端客戶包括三一重工、中聯重科、中國中鐵、華為等國內知名企業。公司海外客戶遍及全球六大洲的九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以歐美及亞洲為主。國外客戶主要為OEM客戶,主要客戶包括美國中央采購(Harbor FreightTools USA Inc)、德國歷德超市(Lidl)、英國翠豐集團(Kingfisherplc)、法國安達屋集團(AdeoServices SA)、俄羅斯SDSLlc等。
為一群汽車廠商服務
6月5日,江蘇永成向江蘇證監局提交了上市輔導備案報告,輔導機構為東吳證券。
江蘇永成成立于2014年6月,注冊資本1.18億元,注冊地址為常州市新北區,主要從事汽車內外飾件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保險杠總成、儀表板總成、門護板總成、外側包圍及相關模具等。公司法人及控股股東為蔣春平,直接持股比例為48.95%。
江蘇永成是比亞迪汽車、奇瑞汽車、小鵬汽車、上汽集團、北汽集團、海馬汽車等整車廠的戰略合作伙伴,在河南鄭州、湖南株洲、海南海口均設有工廠。
資料顯示,2021年-2023年,江蘇永成營業收入分別為5.5億元、7.3億元和1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4%、32.2%和69.9%;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060萬元、6687萬元和1.03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25.9%、32.1%和53.4%。
江蘇永成公司下游客戶包括奇瑞汽車、小鵬汽車、北汽集團、比亞迪等知名車企。其中,奇瑞汽車是第一大客戶,比亞迪、小鵬汽車也現身公司前五大客戶名單。
營收增長53.99%
6月4日,辛巴科技在江蘇證監局完成IPO輔導備案,擬北交所上市,輔導機構為開源證券。
辛巴科技成立于2018年,注冊資本6177.36萬元,主營光伏鋼化玻璃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光伏發電系統集成等智慧能源綜合服務。
光伏玻璃作為太陽能發電系統中關鍵的組件,專用于光伏面板的透光表層,其性能直接影響到光伏系統的轉換效率和穩定性。2024年,光伏行業在全球能源市場中的地位進一步鞏固,新增裝機規模持續攀升,我國光伏玻璃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也多年穩定在9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產國和出口國。
2024年,辛巴科技實現營業收入8.28億元,同比增長53.99%;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29.41萬元,同比增長41.59%。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董事長、總經理荀靜,直接持股71.54%,通過南通海辛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與海安聚辛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間接持股 2.14%,合計持股72.72%。
獲阿里創始人之一謝世煌青睞
6月4日,朗迅科技在浙江證監局完成IPO輔導備案,輔導機構廣發證券。
官網顯示,朗迅科技成立于2010年,是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測試綜合服務商,專注于集成電路領域研發、高端芯片全流程測試服務及產業人才生態建設。公司曾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浙江省科技“小巨人”企業,設有省企業研究院、省市兩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院士工作站。
朗迅科技為半導體產業客戶提供端到端的ATE測試服務,包括晶圓測試(Circuit Probe Test)、成品測試(Final Test),老化測試(Burn-In Test)和系統級測試(System Level Test)等,同時為客戶提供ATE軟硬件開發、工程實驗室、研發實驗室運營科技創新平臺。公司已在全國多地建設投產高端測試基地、公共測試服務平臺和實驗室及研發中心,自研建設了先進的IT化、自動化的生產線體系及嚴格的質量全生命周期管理生產體系。測試的產品覆蓋智能終端、核心算力、人工智能、車載、通訊等主流科技芯片領域。公司擁有超過260項知識產權,日測超100萬顆高端芯片,團隊規模超2300人。
天眼查顯示,朗迅科技歷經5輪融資。
2019年10月,朗迅科技進行了A輪融資,綠地創極、六和橋創投參股;2021年4月,朗迅科技進行了A+輪融資,顯鋆投資是獨家投資方;同年12月,高新金投集團、天問時代參與了公司的B輪融資;2022年2月,湖畔宏盛獨家投資了朗迅科技。
其中,天眼查顯示,湖畔宏盛成立于2018年,是湖畔山南子基金,是盛森和阿里巴巴十八創始人之一的謝世煌共同創辦。湖畔宏盛其核心團隊成員皆出自阿里巴巴集團投資部。湖畔宏盛投資方向重點圍繞互聯網領域創業方向,專注于新零售、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投資基金。
朗迅科技最新一期的融資發生在2022年7月26日,投資金額達數億元,由毅達資本領投,參投方有天堂硅谷、廣發乾和、寧波工投、東翰派富、上海自貿區基金、浙商創投、瑞芯投資等。
目前,公司控股股東為董事長、總經理徐振,直接持有公司 993.7296萬股,占比 23.15%。
營收、凈利雙下滑
6月6日,凱龍潔能在新疆證監局啟動IPO輔導,擬北交所上市,輔導機構為招商證券。
凱龍潔能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圍繞能源行業,為油氣田公司提供專業技術服務,主要從事油氣田放空天然氣凈化回收、注氣業務、天然氣發電及主動力服務的服務型企業。
此前,凱龍潔能曾于2023年6月15日申請上交所主板IPO,經歷一輪問詢后于2024年6月撤回IPO申請,保薦機構為東興證券。前一次IPO,凱龍潔能原計劃募資4.8億元,投入包括天然氣凈化回收業務能力提升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3.16億元用于購置天然氣凈化回收相關設備,新增天然氣凈化回收產能90萬立方/天。
凱龍潔能客戶主要為中石油、中石化下屬油田公司或鉆井公司等。
業績方面,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5.37億元,同比下滑9.92%;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66億元,同比下降36.04%。
股權方面,尤龍公司控制公司49.37%的股權,是公司控股股東,凱龍潔能實際控制人曾強直接持有公司25.32%的股權,通過尤龍公司間接控制49.37%的股權,合計控制公司74.69%的股權。
京東方轉型后“第一股”
6月6日,能源科技在北京證監局完成IPO輔導備案,擬北交所IPO,輔導機構中信建投證券。
能源科技成立于2009年,注冊資本約12.4億元,主營綜合節能業務,主要包括綜合能源服務、綜合能源利用、零碳服務三大板塊。能源科技是京東方旗下控股子公司,于2025年4月8日成功在新三板掛牌(證券簡稱:能源科技,證券代碼:874526),成為京東方自物聯網轉型以來首個獨立孵化并成功掛牌的子公司。
京東方直接持有能源科技8500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68.4%,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控制能源科技68.4%的表決權。
資料顯示,能源科技長期專注于綜合節能業務,圍繞“零碳+物聯”戰略,聚焦零碳綜合能源服務,以自主研發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BSEOS,簡稱“BES”)作為賦能平臺,圍繞“源-網-荷-儲-碳”各環節,在工業、商業、園區、公共設施等典型用能場景下,通過“源頭脫碳-過程減碳-末端負碳-智慧管碳”的零碳實施路徑,為客戶提供綜合能源服務、綜合能源利用、零碳服務等一站式零碳綜合能源解決方案,助力社會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2022年-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6.42元、7.54元和10.12億元;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07億元、1.42元和1.12億元;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01億元、1.13億元和1.09億元,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26%,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扣非后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20.95%、3.69%。
記者 王瑩
文字編輯 吳鳴洲
版面編輯 佘詩婕
責任編輯 光云
1
2
3
4
如果您有IPO、并購重組等上市公司相關的【獨家線索】需要分享,歡迎發送郵件至郵箱: ipowgw@ifnews.com
IPO日報是《國際金融報》旗下新媒體,對平臺刊載內容享有著作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