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紀錄片《激流2》第二集中,極越暴雷的故事牽引出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融資脈絡,故事的主角除了極越CEO夏一平,還有被極越拖欠款項的供應商——浙江星塘文化傳媒老板李紅星。李紅星累計為極越墊付抖音直播廣告費3700萬元,始終未能等到回款,他最終遣散了公司大部分員工。
事實上,因為車企拖欠款項的問題讓供應商早有積怨,因車企拖延賬期導致供應鏈企業生存困難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不過,隨著6月1日國務院第43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的施行,多家車企紛紛承諾“將供應商支付賬期統一至60天內”。
自6月10日晚間起,廣汽集團、中國一汽、東風汽車、賽力斯、吉利、長安、比亞迪、奇瑞、小鵬、小米、長城、北汽、零跑、理想、蔚來、上汽、江汽集團等17家主流車企相繼官宣60天賬期,這對弱勢的供應商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好。
苦賬期拖延久矣
供應商會等來春天嗎?
6月1日,孔輝科技董事長郭川發表寫給當今中國汽車產業的公開信《我有一個夢想》。他的夢想很簡單,希望有一天甲方開發票后一個月內借款,且電匯是回款的唯一方式。
無論是李紅星,還是郭輝,他們的境遇折射出價格戰之中,車企傾軋下無數個千瘡百孔的車企供應商。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此前就向行業發問:“什么樣的工業產品降十萬還能得到質量保證?”對于上游的供應商而言,他們面臨的更是車企下壓價格后利潤空間的被壓縮。
以汽車零部件行業為例,國信證券研報數據顯示,受原材料成本波動和價格競爭影響,2024年CS汽車零部件Ⅱ銷售毛利率為 17.65%,同比下降0.16個百分點。過分追求低價,不僅可能導致供應商陷入虧損,甚至引發汽車質量安全問題。
而賬期拖延更令供應商雪上加霜。有調查顯示,供應商的利潤空間已被壓縮至10%,賬期也延長至120天。上游苦賬期拖延久矣,《條例》落地,并未令供應商們松了一口氣,反而帶來更多對細則的質疑:
收貨是三方庫計算還是入廠計算?
賬期是收貨計算還是開票計算?
當月開票還是次月開票?
開票月是否計入賬期?
支付方式是現匯還是承兌匯票?
承兌匯票是銀行承兌還是商業承兌?
承兌匯票的期限與賬期期限是什么關系?
60天賬期生效日期是什么時候?
盡管多數車企明確供應商信貸期為30至90天,但供應鏈中多的是變相拖延賬期的情況,通過承兌匯票融單,可以將賬期拖延至八個月。有業內人士表示,從配件上車到真正拿到貨款,供應商可能要等一年時間。
以小鵬汽車為例,Wind數據顯示,從2021年至2024年,該公司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分別為171天、201天、216天、232天。小鵬汽車的應付賬款周轉天數堪稱行業之最,此前有媒體統計,車企應付賬款的平均周轉天數為182天。
此外,承兌匯票中,企業商業票據風險更高,有供應商表示,相較于保險的銀行匯票,車企商業匯票還面臨企業信用風險。在行業競爭加劇的情況下,車企的倒下,更增加了供應商的壞帳風險。
智能制造IMS報告指出,到2024年底,受主機廠價格戰影響,部分經營近30年的零部件供應商及其十幾家沖壓件外包供應商因持續虧損而相繼倒閉。
即便是頭部零部件巨頭,如博世、采埃孚、法雷奧、博澤、延鋒等,也紛紛宣布裁員計劃,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這進一步說明,賬期拖延已成為產業鏈核心風險之一。
承諾到落地
車企現金流面臨挑戰
車企花樣繁多的賬期拖延方式,與汽車產業本身的特性也有關系。
汽車制造本就是典型的重資產行業。從設計研發、零部件采購、整車制造、倉儲物流到銷售終端,整個鏈條動輒數月起步。車企通常需要在生產環節先墊付巨額成本,而銷售又多依賴經銷商、租賃公司或消費者分期付款,回款周期冗長且不可控。
這一現實導致車企普遍通過延長對供應商付款賬期來緩解資金壓力,甚至借助商業承兌匯票等形式延后資金支出。在這一背景下,60天付款期限意味著車企必須在產品尚未售出、資金尚未回籠的情況下,先期完成供應商款項結算,加重短期現金流負擔。
17家已表態的車企中,僅北汽、上汽明確表示,“全面取消商業承兌匯票等增加供應商資金壓力的結算方式?!?/p>
賬期縮短切中資金鏈管理這一企業命脈,面對占據話語權優勢的車企,供應商更多是擔心企業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僅一紙條例恐怕很難讓它們將縮短賬期貫徹到執行層面。
擁有更強融資能力與精細化財務管理系統的企業更容易適應新政落地。這也更加考驗中小車企的資金管理能力,尤其在車企靠降價搶占市場的大行業趨勢之下,60天賬期將逼迫車企直面資金壓力。哪吒汽車、極越汽車的死亡都與資金周轉能力緊密掛鉤,一旦涉及資金鏈斷裂風險,事關生死存亡問題,企業恐怕更難完全按照條例要求貫徹下去。
有分析指出,一家中型整車企業日均資金流動規模約可能在1000萬元-3000萬元左右,若賬期從180天驟降為60天,將帶來上億元的短期支付缺口。若無法通過資本市場、金融機構獲得補足,將面臨資金鏈斷裂風險。
新規確實讓車企面臨不小資金壓力,但另一方面,它也將大幅釋放供應商壓力。以年營收5億元的中型供應商為例,縮短120天賬期可釋放約1.6億元流動資金,大幅降低企業短期融資需求。
縮短賬期是車企有必要經歷的陣痛,唯有如此,才能推動車企優化資源配置、升級財務管理、提升產業鏈協同的硬實力。它將促使車企拋棄依賴超長賬期和票據融資的舊模式,回歸制造與銷售行業本質。
如果后續條例能有更多細則落地,從長期看,這或許也將助力產業擺脫價格戰困擾,成為中國汽車產業從“堆量”走向“拼質”的關鍵轉折點。誰能在60天付款制度下依然穩健運營,誰就有可能在下一個產業周期中,獲得更強的生存能力和話語權。
《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對不遵守本聲明、惡意使用、不當轉載引用《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