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駕車駛過港珠澳大橋,或是穿行于秦嶺終南山隧道時,是否想過這些超級工程背后凝聚著誰的專業智慧?答案可能就在西安那座以“長安”命名的高等學府——長安大學。在“交通強國”戰略的時代浪潮中,長安大學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以其卓越的實力與深厚的底蘊,成為無數莘莘學子追逐夢想的理想殿堂。這顆閃耀在三秦大地上的工科明珠,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讓我們一同探尋。
專業實力鑄就行業標桿,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是長安大學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金字招牌。自1951年創辦以來,該專業依托國內唯一的公路跑道試驗場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源源不斷為行業輸送頂尖人才。
排名也是非常亮眼。長安大學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在2025年校友會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榮膺全國第一,獲評中國六星級專業,躋身世界高水平專業行列。在“2024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長安大學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位列第二,評定為A+。作為國家首批一流本科專業、長安大學交通運輸工程“雙一流”學科重點建設專業,該專業在全國特設類專業中首個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其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由長安大學牽頭制定,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專業依托公路學院雄厚的學科實力,擁有67年辦學歷史,累計培養公路交通各類人才4萬余名,獲國家和省級一等以上科技成果獎100余項、國家和省級教學成果獎20余項,全方位服務“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和“交通強國”國家戰略。從青藏公路的凍土難題攻克,到港珠澳大橋的震撼落成,從秦嶺終南山隧道的技術突破,到大興國際機場的智慧建造,長安大學師生及校友在每一個重大工程中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師資力量十分雄厚,堪稱國內同類專業典范。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課程思政教學名師,以及“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隊”“特殊區域公路建設與養護技術”等國家級、省級教學科研團隊12支。這些學術大咖不僅在教學一線耕耘不輟,更在道路基礎設施的數字化、綠色化和智能化等前沿領域開展深入研究,為學生帶來最前沿的學術思想和技術動態。
多元培養模式更是為未來發展添磚加瓦。專業實施大類招生和分流培養,下設道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機場工程四個專業方向,學生可于大三上學期自主選擇分流方向,充分尊重個人興趣與職業規劃。2025年新設立的茅以升班更是亮點紛呈,以“創新型、研究型、深交叉、國際化”為培養目標,構建獨立的交叉課程體系,融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數字孿生等前沿課程,培養適應未來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需求的拔尖人才。
此外,專業還與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合作開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采用“4+0”雙學籍、雙學位、雙語教學的聯合培養模式,學生不出國門即可共享兩校優質教學資源,拓展國際視野。國際工程班則致力于培養“技術+管理+國際化”的復合型人才,畢業生可參與中交、中鐵等央企海外項目,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的就業前景十分廣闊。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和“交通強國”戰略的推進,城市群交通一體化、國際工程合作需求激增,智能交通、綠色低碳材料、數字化建造技術成為行業新增長點,為畢業生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
近年來,專業就業率穩定在92%以上,畢業生基礎扎實,創新思維活躍,解決復雜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問題能力突出,職業發展迅速。國內升學和出國(境)深造率達59.3%,其中推免生占比20%,深造去向為“雙一流”大學或QS世界前500高校。茅以升班的碩士畢業生可優先推薦至高速集團、交通運輸管理局、中鐵、中交、中建等國內大型企業,博士畢業生可優先推薦至政府部門、事業單位或科研單位工作,畢業去向十分優質。
長安大學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以其卓越的專業實力、頂尖的師資隊伍、多元的培養模式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成為筑夢交通強國的黃金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