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敢相信嗎?腳踩泥水、手插秧苗,在溧大學生下田當起了“新農人”,6月11日,來自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學化工學院的師生們來到溧水石湫街道蟹塘社區,在農田里開啟了一堂農耕實踐課,走,一起去現場感受一下。
“左手握住苗捆,右手食指和拇指輕輕從里面分出三根秧苗,捏緊苗身,慢慢將根須插進泥水里……”大學生們一個個挽起褲腳,赤著腳就踏進了水田,在當地村民手把手的指導下躬身實踐,有模有樣地學起了傳統插秧。
經過大家的齊心協力,嫩綠的秧苗很快就整齊排列在水田中。望著眼前的盎然綠意,滿腿泥漿的同學們瞬間涌起滿滿的成就感,更體會到每一粒糧食的來之不易。
“分苗、插秧,看似簡單的動作,在泥濘的水田中操作起來,可太需要技巧和耐心了!”大三學生戴晶興奮地表示,這是她第一次體驗插秧,感覺特別有趣,也特別有意義,真正體會到了“汗滴禾下土”的現實場景。
大一學生萬春宇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我不僅下田插秧,還開了把插秧機,這次活動讓我們真正走進了鄉村,擁抱了土地,也讓我們有更大的熱情把所學到的專業知識,運用到生產實踐當中!”
此次勞動實踐活動,是石湫街道蟹塘社區與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學化工學院校地共建項目中的“重頭戲”?;顒赢斕?,蟹塘社區和學院簽訂校地共建勞動實踐基地、校地產學研合作協議。依托社區3000余畝高標準農田及優質農業資源,蟹塘社區提供10畝土地,與學院共同打造“我在蟹塘有塊田”校地共建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雙方通過“田間課堂”,讓學生參與到田間勞作中來,同時利用學院生物、化學、食品等特色專業優勢,為社區水稻、小麥、油菜等優質糧油的種植及生產提供技術指導。
“接下來,我們將加強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一起打造特色勞動教育課程,拓展共建內容,圍繞‘一老一小’、基層治理、生態環境、產學研等方面深化共建,真正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雙向奔赴?!毙诽辽鐓^相關負責人表示。
最美的課堂永遠在大地上,這場別開生面的田間課堂讓大學生們讀懂“粒粒皆辛苦”含義,更播下了知農愛農的種子,也讓我們看到了新時代“新農人”用專業與熱情賦能農業的無限可能。
記者: 陶紅 沈科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