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點多,天邊泛起亮光。高要區大灣鎮官田村村民伍瑞好從家中騎車出發,5分多鐘后來到官田村夜蘭花種植基地。拿起袋子,下到田里,這里早已有零星工人在忙活。她加入采摘隊伍,站在田壟邊仔細挑選,輕輕一掐一放,成熟的夜蘭花便被采摘了下來。
大灣鎮官田村夜蘭花種植基地里,工人們忙著采摘夜蘭花。
這樣的場景,自今年4月份以來每天都在上演。2024年,官田村引種夜蘭花,在村里試種了20畝。因效果不錯,今年引進夜蘭花新品種,將種植規模擴大至160畝。
夜蘭花又名夜來香,營養豐富,具有清熱解毒、養肝明目的功效。新鮮的夜蘭花既可煮菜還能煲湯,市場需求大,價格相對穩定。
“官田村的自然條件特別適合種夜蘭花。這里氣候溫暖濕潤,日照足,雨水適量。因為是山坡地,土壤透氣性好,有利于避免積水,防止夜蘭花根部出現病害。”基地負責人謝小娟告訴記者,夜蘭花種植成本相對較低,技術要求也不高,病蟲害極少,市場售價好,如果管護得好當年就能回本,且還能盈利。
時間來到上午9點半。站在基地里放眼望去,一排排的夜蘭花整齊列在田間。藤蔓沿著鐵絲網攀爬,藤葉交錯間是一簇簇燈籠狀的夜蘭花,花朵清香在田間彌漫。四五十名工人來回穿梭,熟練采摘。一袋袋的夜蘭花被送進基地冷庫,等待打包銷往市場。
夜蘭花的采摘期是每年4月至10月,基地聘請工人,為當地村民創造了工作崗位,增加了收入。謝小娟說:“基地雇有長工約10人,主要負責除草、打藥等管護工作。到了采摘期,用工量會大幅增加,每天有四五十人到基地忙碌。到了8月中旬至9月初的采摘高峰期,每天需要用工六七十人。除了官田村,朗第、朗尾、金桂等周邊村的村民也來基地做工。”
官田村村民霍永好之前做泥水工,基地建成后來到這里當長工,主要負責管理工作,收入每月5000至6000元。“人工按天計算是每天100元,按斤計是每斤采摘價2.5元。工人們每天收入一般是150至180元,熟練的可有200多元。”她笑著說,工作比以前輕松多了,還能接送孫子上下學,方便照顧家庭。
“夜蘭花生長快、產量高,采摘工作量不大且不受年齡體力限制,村民都能參與種植。”大灣鎮棠孔村委會官田村村長霍繼宏說,夜蘭花種植基地每年為村集體增加了約8萬元的土地租金收入,還帶動了村民就業增收,激發了鄉村發展內生動力,鄉村經濟蓬勃發展。
據了解,該基地的夜蘭花主要銷往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去年的批發價平均每斤13元,今年漲到15元。按總產量48萬斤計算,基地年創收超200萬元。
基地目前與第三方公司合作,在田間建起了直播間。“等相關手續辦妥后,我們將直播帶貨,讓官田村的夜蘭花銷往全國。”謝小娟還計劃采取“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帶動更多村民種植夜蘭花,一起走上致富路。
官田村通過精準選育特色品種,打造農業品牌,激發產業活力等舉措,成功將夜蘭花種植發展成村集體支柱產業,成為了大灣鎮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鄉村產業發展典范。小小花朵,讓鄉村振興、村美人和的愿景綻放在鄉村大地上。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潘粵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