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機圈炸開了鍋——TrendForce甩出一份2025年一季度全球手機產量報告,數據直接把行業老底掀了個干凈。全球智能手機總產量2.89億部,同比跌了3%,但更扎眼的是各大品牌的“冰火兩重天”:三星悶聲發大財,蘋果直接摔進坑里,小米則趁機追到家門口。
先說最慘的蘋果。一季度產量直接砍掉40%,只剩4800萬臺,這跌幅比腰斬還狠。為啥?媒體扒出來兩個原因:一是之前堆的庫存太多,iPhone 16系列賣不動了,現在得拼命清倉;
二是三季度要發新機,生產線得騰地方給iPhone 17。不過蘋果也不是吃素的,最近在中國市場玩起“自殺式降價”,Pro機型補貼后直接打骨折,銷量蹭蹭往上漲。估計二季度庫存清得差不多,三季度又能滿血復活。
反觀三星,人家可是“悶聲發大財”的典型。一季度產量環比增長21%,成了全球前六里唯一正增長的品牌。這成績放行業里堪稱“奇葩”——別人都在跌,它愣是逆勢上漲。不過仔細想想也不奇怪,三星在中低端市場根基深,東南亞、非洲這些地方照樣賣得動,高端機還能靠折疊屏撐場面,左右逢源的打法確實穩。
最熱鬧的是小米和蘋果的“全球第二”之爭。小米一季度產量4200萬臺,雖然也跌了7%,但已經是除了三星之外表現最好的了。現在它和蘋果的差距只剩600萬臺,媒體直接放話:二季度小米很可能反超蘋果,坐上全球第二的交椅。
至于OPPO、vivo和傳音,只能說“慘不忍睹”。OPPO跌了26%,vivo跌了16%,傳音也跌了20%。現在全球消費電子寒冬,新興市場錢包一緊,手機自然賣不動。特別是傳音,之前靠非洲市場吃香喝辣,現在當地人換機周期拉長,庫存壓力直接爆表。
說到底,手機產量就是廠商的“體溫計”——賣得好才敢擴產,賣不動就只能砍單保命。三星和小米這波穩住陣腳,靠的是全球化布局和性價比路線;蘋果雖然暫時栽跟頭,但降價清庫存這招夠狠,三季度很可能卷土重來;OV和傳音就得好好想想了,光靠低端機走量,遇到市場寒冬直接現原形。
不過最耐人尋味的是,整個行業都在跌,三星卻能逆勢增長。這背后折射出一個真相:手機市場早就不是“增量游戲”了,而是刺刀見紅的“存量搏殺”。誰能熬過寒冬,誰就能在下一輪洗牌中搶到更多蛋糕。至于蘋果和小米的“全球第二”之爭,二季度怕是要上演一出大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