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4
Labubu搶不到?情緒價值才是隱藏款!
一Bu難求!誰在為Labubu的“邪笑”買單?
沒有Labubu=被開除潮籍?
雖然我沒有一只Labubu,但是我卻也被新聞cue到了。它是真的火!但是究其原因,為何?其他不說,就說說現代人關注的情緒價值。
Labubu之所以能帶來高昂的情緒價值,并因此讓玩家愿意支付高價,核心在于它成功觸動了當代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并通過品牌運作將其轉化為一種稀缺的社交貨幣。
第一、反叛治愈力:丑萌經濟的情感共鳴。Labubu的獨特形象(尖牙、邪笑、怪異大眼睛)打破了傳統可愛的框架,契合了Z世代對非主流審美的追求。它的丑萌自帶反差感,成為年輕人宣泄壓力、標榜個性的符號,類似喪文化的治愈邏輯,口號是,“我不完美,但很自由”。這種共鳴讓消費者愿意為找到同類的感覺付費,價格已不僅是玩具成本,而是為心理認同感買單。
第二、盲盒機制:賭徒心理+驚喜經濟學。抽盲盒時的多巴胺刺激(不確定獎勵機制)讓獲得Labubu的過程變成一場情緒過山車。隱藏款的稀缺性放大了中獎的快感,而失敗體驗反而會強化下一次嘗試的欲望(類似游戲中,總想翻盤心理)。消費者實際是在購買“期待—驚喜—炫耀”的全套情感體驗,而非單純商品。
第三、社群歸屬感:潮玩圈的社交硬通貨。Labubu在潮玩社群中已成為身份標識。擁有稀有款等于獲得資深玩家認證,能在社交媒體(如小紅書、潮玩群)上收獲羨慕和互動,滿足虛榮心與歸屬感。它的價值部分來源于別人認為它值錢,形成類似奢侈品的凡勃倫效應。
第四、藝術IP的故事賦能:精靈宇宙的代入感。龍家升為Labubu構建了完整的精靈童話背景(如《The Monsters》繪本),讓角色擁有人格魅力。收藏者不只買玩具,而是在收集有故事的精靈伙伴,這種敘事增強了情感黏性。類似粉絲為動漫周邊氪金,故事IP讓Labubu超越物理形態,成為情感載體,讓人類愿意與其共同在一起。
第五、限量策略制造的喪失恐懼。絕版、限時發售等策略激活了人類的害怕錯過心理。當某款Labubu被宣告停產,其情緒價值會瞬間飆升,因為擁有它意味著成為少數特權者。就像當年小米第一款手機的營銷模式,刺激著購買者的感官和心理。
為什么情緒價值能直接換算成高價?
1)邊際效用理論:對忠實粉絲而言,第100個Labubu帶來的快樂可能遠高于第1個,愿意支付溢價來維持這種情緒滿足。
2)炫耀性消費:在社交媒體時代,情緒價值可通過曬圖快速變現為社交資本,進一步推高支付意愿。
但也理性提醒大家,Labubu的情緒價值本質上是一種人造稀缺,它的高價依賴持續的熱度和社群共識。如果IP過氣或玩家轉移興趣,情緒價值可能迅速貶值。因此,為情緒付費時需警惕泡沫溢價,真正值得收藏的永遠是你自己真心喜歡的,而非市場炒作的款式。有些時候,我們也不能太受市場和周邊人群的影響。一切都需要理智而為。
#Labubu #眾晟悅納 #情緒價值 #潮玩 #情緒經濟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