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風景區發生驚險一幕:一位60歲男性游客突然倒地不起,最初以為是普通中暑,但經檢查后發現是心臟驟停。
危急時刻,接到求助信息的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師挺身而出,為搶救患者贏得寶貴時間。
當天中午12點左右,杭州市上城區龍晟應急救援服務中心駐西湖景區水域救援中心接到小瀛洲島西碼頭的緊急求助信息:有一名游客突然倒地,疑似中暑。
收到消息后,救生員裴超和李友龍立即帶好急救裝備,前往事發地。兩分鐘后,到達現場的他們看到一名男子倒在地上,家屬和游客圍在一旁。
李友龍立即對該男子周圍的環境進行評估,引導周圍的人留出足夠的安全空間,盡量保持空氣流通。隨后,李友龍趕緊檢查該男子的情況,先是輕拍他的雙肩,并大聲呼叫他,但該男子并無反應。接著,李友龍立即檢查他的呼吸,發現已經無呼吸。
此時,李友龍意識到,該男子并不是中暑,而是心臟驟停。他先是立即通知現場的工作人員撥打急救電話,并讓裴超準備配置在景區內的科曼AED(自動體外除顫器)。
“當時,那名男子已經出現面色發紫的癥狀,情況十分危急。”李友龍回憶道。他立即解開該男子的衣服,開始實施心肺復蘇。在持續進行兩組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后,AED設備也已準備就緒。
李友龍隨即按照AED語音提示,進行首次電擊除顫。除顫后,他繼續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并配合人工呼吸。當完成第二輪心肺復蘇循環后,AED再次提示需要除顫。這一次除顫完成后,患者終于恢復了心跳。
就在這時,120急救人員也趕到了現場。李友龍迅速將該男子的情況及處置措施等向隨車醫生做了詳細的說明。隨車醫生在對該男子進行檢查和處理后,將其送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目前,該男子尚在醫院治療。
這一救援案例再次彰顯科曼AED在急救中的關鍵作用。心臟驟停搶救的 “黃金四分鐘” 內,每延遲1分鐘,生存率下降7%-10% 。科曼AED憑借智能分析、快速充電、精準除顫等特性,成為關鍵時刻的 “救命神器”。
其廣泛配置在公共場所,如學校、商場、車站等,讓更多生命在危急時有了獲救可能。
而專業急救培訓同樣不可或缺。此次救援中,操作AED的李友龍此前參加了杭州市余杭區紅十字會舉辦的應急救護師資培訓班,經過理論學習和實操考核后,成為一名合格的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師,還被評為當期培訓的優秀學員。
▲上圖左三為李友龍
普及急救知識,讓更多人掌握 AED 使用及心肺復蘇等技能,是構建社會急救體系的重要環節。
科曼AED的成功救援并非個例。近年來,隨著AED配置率提升與急救培訓推廣,多起心臟驟停患者被成功挽救。
我們呼吁社會各界重視急救設施配置與急救知識普及,讓“救命神器”科曼AED能在更多地方發揮作用,為生命安全筑牢防線。
耀致急救知識科普
正確識別心臟驟停并及時施救,是挽救心臟驟停患者生命的關鍵。
心臟驟停是指患者心臟有效泵血功能突然喪失,導致血液循環停止,全身各個臟器的血液供應完全中斷,如不及時恢復心搏,可能危及生命。
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最基本的搶救呼吸、心臟驟停者生命的方法,通過徒手、應用輔助設備及藥物來維持人工循環、呼吸和糾正心律失常。
今年6月
耀致急救攜手科曼醫療
隆重推出科曼第三代AED新品
歡迎咨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