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寶山食谷是一家餐廳,我更愿意將其視為一個東方的美學空間,它低調的存在在天府藝術公園之中,淺淺的侘寂風,以玄色的門頭,矗立在公園的二樓,透著“靜止之地,無時不動”的獨特氣質。
“幽賞真境,遍寰宇間不可窮盡。”、“飲食,活人之本也。陰陽運用,五行相生,莫不由于飲食。”據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智慧,將通過空間之美,食物之美,和其性靈、悅其心志,復刻著中國古人對生活的美好追求。
玄色映襯下理智與克制的美學空間
“玄,黑也,水之色也。”在中國傳統色中,“玄色”為“天之色”,為“眾妙之門”,是宇宙的開竅覺悟,大道將啟的原始。寶山食谷整個空間設計以玄色為主色調,從空間的外立面開始,玄色加木質,給人以“幽”、“靜”、“逸”之感,蘊含著中國“道”之風,“禪”之意,多了些克制與理性之感,與寶山食谷的核心理念與發展構架相吻合。
寶山食谷以“非遺餐桌·爽養食谷”為核心理念,遵循《飲饌服食箋》、《黃帝內經》等經典古籍,將寶山“爽”村的“爽”元素,用國家級川菜傳承的非遺技藝、四際學院派的科學烹飪技法,將“爽”養,更科學、更健康的詮釋。
進入空間,以長廊形式,“素問”、“五谷”、“五閱”、“歲露”、“熱論”、“耘豐”六個包間,循序漸進,分別對應著“健康爽食”、“返璞歸真、自然純粹”、“五谷豐登、均衡飲食”、“五福臨門、博覽群書”、“順時四時、自然養生”寓意,取自《黃帝內經》。其中,“歲露”、“熱論”背景墻都掛置有《遵生八箋》的內容,《遵生八箋》被稱為集古代養生之大成“養生百科全書”,以春夏秋冬節令的特點,著重說明了每個季節的飲食、休養、鍛煉等注意事項。眾客順應四時,把盞熱論.....“觀濤江渚,興奔雪浪云濤;聽雁汀沙,思入蘆花夜月。”為寶山食谷空間的意趣。
含寶山之氣,食谷之妙的美學空間
愛樂之人,常常借助音樂,去找尋心靈中的圣地,同理,熱愛大自然之人,也可借助美食,去找尋自己心靈的桃花源,來滋養自己。
寶山食谷,主推寶山的時令食材,雪芽菜、折耳根、刺龍苞、野山筍、花斑竹、冷水魚......,目的是為了人們通過美食,去同頻感受四季變化的美好,通過美食,去走進寶山的大自然,從而去關照自己的身心,正如《遵生八箋》里春天釀梨花,夏日飲碧筒,秋日戴茱避厄,冬日尋梅烹雪描述的美好。
不為大眾所知的,彭州寶山村是一塊“寶地“,有風水大格局,是寶山獨有的風水之“氣”。彭州被稱為蜀源正脈,據考證大禹出生在龍門山,古羌驛站在寶山,龍門山形似一條巨蠶,神闕穴就在寶山村;寶山村是古蜀文化的元流,長江文明的原點,太陽神鳥起飛的地方,是古羌從喜馬拉雅到四川盆地的第一站;另外,寶山村依傍湔江,水環玉帶,錦天繡地,滋養萬物。
另外,寶山村自然資源的稟賦,被稱為“爽村”,是寶山獨有的自然之“氣”。寶山村海拔1000米-4200米,氣候立體,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7℃。氣候四季如春,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充足,被稱為“生態氧吧”;其次,寶山村森林覆蓋率高,植被完整,生物多樣,豐富的植被可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是“藏風聚氣”的重要因素。
寶山食谷取寶山當季食材,用川菜非遺技藝和科學的烹飪技藝,讓“爽養”“爽食”更加具象化。熊貓筍的背后,是連國寶熊貓都喜愛的鮮竹筍;雪芽菜的背后,是2000多米海拔森林、峽谷的自然灌溉;冷水魚是湔江河畔極為良好水溫低的山澗溪流和江河,這些都是從寶山而來的物理張量,通過寶山食谷將寶山的美好傳遞給每一位食客。
主編 | 趙坤利
責編 | 清 風
美編 | 愷 欣
【讀城觀察】
(上下滑動 點擊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