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匠匠給大家來點考前必看的重點知識干貨——十大專業《踩分詞》,每個專業通過兩個案例分析題,通過答題框架,摘取考試中最容易拿分的關鍵詞,如果在答題的過程中,不知道怎么答,可以根據關鍵詞衍生一下知識點。
工商管理
案例1:商業模式創新 —— 蘋果公司生態型商業模式
背景:蘋果公司從 iPod 的 “硬件 + 軟件 + 服務 ” 模式(2001年)逐步升級為 “iPhone+App Store ” 平臺模式(2007年),最終構建以硬件、軟件、服務為核心的生態系統(2010年后),2020 年生態系統總價值達1萬億美元。
問題:分析蘋果商業模式創新的演進邏輯及對傳統制造業的啟示。
答題框架:
1.價值創造升級:從產品價值(iPod) →場景價值(iPhone 生態),通過多設備協同提升用戶粘性。
2.價值獲取轉型:從硬件銷售利潤→生態收益(App Store 分成占比超 20%),形成 “剃須刀 + 刀片 ” 盈利模式。
3.對傳統制造業啟示:
(1)構建 “產品 + 服務 ” 閉環(如海爾 “智家生態 ”);
(2)開放平臺吸引第三方開發者(如華為鴻蒙系統);
(3)數據驅動精準營銷(如特斯拉用戶行為數據分析)。
(4)踩分詞:生態型商業模式、價值創造、價值獲取、平臺經濟、數據驅動。
人力資源
案例1:勞動關系協調 —— 某快遞公司勞動糾紛
背景:某快遞公司員工唐某在分揀貨物時受傷,公司以 “承攬關系 ” 為由拒絕工傷認定。仲裁委認定 存在勞動關系,要求公司支付賠償。
問題:分析勞動關系與承攬關系的區別及企業合規管理要點。
答題框架:
1.法律界定:
(1)勞動關系:存在管理與被管理(如按時打卡、任務分配);
(2)承攬關系:按結果付費,無隸屬關系(如外賣騎手與平臺)。
2.企業責任:
(1)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需支付雙倍工資(《勞動合同法》第 82 條);
(2)未繳納工傷保險,需全額承擔醫療費用。
3.合規建議:
(1) 明確用工性質(簽訂勞動合同或承攬協議);
(2)為靈活就業人員購買商業保險(如眾安保險 “騎手保 ”);
(3)定期開展勞動法培訓,避免 “ 以包代管 ”。
(4)踩分詞:勞動關系、承攬關系、工傷保險、靈活就業、合規管理。
財政稅收
案例1:房地產稅試點 —— 重慶個人住房房產稅調整
背景:2024 年重慶將個人住房房產稅應稅住房計稅依據調整為 “房產交易價的 70% ”,稅率統一為 0.5%,免稅面積從 100 平方米增至 180 平方米。
問題:計算某家庭應稅住房應納稅額并分析政策影響。
答題框架:
1.計算示例:
(1)市民王某持有獨棟住宅 200 平方米,交易價 320 萬元:
(2)調整前:(200-100) ×(320 萬 ÷200) ×0.5% = 8000 元;
(3)調整后:(200-180) ×(320 萬 ÷200) ×70%×0.5% = 1120 元。
2.政策影響:
(1)減輕剛需家庭稅負(免稅面積擴大至 180 平方米);
(2)抑制投資性購房(第二套及以上普通住房納入征稅范圍)。
3.征管優化:
(1)引入區塊鏈技術實現交易數據實時監控;
(2)建立跨部門信息共享機制(稅務、房管、銀行數據互通)。
(3)踩分詞:房地產稅試點、計稅依據、免稅面積、區塊鏈征管、跨部門協作。
金融
案例1:普惠金融創新 —— 農行 “微捷貸” 服務小微企業
背景:農行通過 “微捷貸 ” 產品,利用納稅數據為小微企業提供純信用貸款,2024 年累計服務超 4000 條產業鏈,放款金額超 32.9 萬億元。
問題:分析普惠金融對小微企業的支持作用及風險控制。
答題框架:
1.支持作用:
(1)緩解融資難(無需抵押,線上申請);
(2)降低融資成本(利率低于傳統貸款);
(3)促進產業鏈協同(核心企業信用背書)。
2.風險控制:
(1)數據風控模型(結合納稅、征信、交易流水);
(2)引入政府風險補償基金(如國家融資擔保基金);
(3)動態監控貸款用途(防止資金挪用)。
3.政策聯動:
(1)對接 “銀稅互動 ” 平臺,獲取真實納稅數據;
(2)響應 2025 年 “反內卷 ” 政策,避免過度授信。
(3)踩分詞:普惠金融、純信用貸款、數據風控、銀稅互動、風險補償。
建筑專業
案例 1:保障性租賃住房 REITs—— 上海城投寬庭項目
背景:上海城投集團以江灣社區、光華社區為底層資產發行保租房 REITs,規模達 50 億元,出租率 93%, 成為全市場最大保租房 REITs。
問題:分析 REITs 對房地產企業轉型的作用及操作要點。
答題框架:
1.作用分析:
(1)盤活存量資產(釋放沉淀資本用于新項目開發);
(2)優化財務結構(降低資產負債率,提升 ROE);
(3)穩定現金流(租金收入提供持續回報)。
2.操作要點:
(1)資產篩選(優先選擇核心城市、高出租率項目);
(2)收益分配(每年分紅比例不低于 90%);
(3)政策支持(申請財政部 REITs 專項補貼)。
3.風險提示:
(1)租金波動風險(需簽訂長期租賃合同);
(2)估值風險(參考同類項目市盈率)。
(3)踩分詞: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盤活存量、財務結構、政策補貼。
知識產權
案例 1:專利侵權判定 —— 某衛浴經營店侵害 “馬可波羅” 商標權
背景:某衛浴經營店銷售的產品包裝使用 “馬可波羅 ” 標識,被法院認定侵權,判決賠償 18 萬元。
問題:分析商標侵權的認定標準及企業應對策略。
答題框架:
1.侵權認定:
(1)商標近似性( “馬可波羅 ” 與 “馬可波羅衛浴 ” 構成混淆);
(2)商品關聯性(均屬衛浴產品)。
2.企業應對:
(1)主動監測(通過商標監測軟件實時預警);
(2)行政投訴(向市場監管局舉報,沒收侵權產品);
(3)司法訴訟(主張懲罰性賠償,提高侵權成本)。
3.風險防范:
(1)全類注冊(覆蓋第 11 類、第 35 類等關聯類別);
(2)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如 ISO 42001 認證)。
(3)踩分詞:商標侵權、近似性、行政投訴、懲罰性賠償、全類注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