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戰爭年代,社會動蕩,每個擁護祖國統一的人們都想加入戰爭,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這里面的戰士不只是男英雄,還包括了我們的女英雄們。
今天的故事就是圍繞著一位女英雄展開的,她的名字叫周少蘭。
周少蘭的來歷
周少蘭的童年是凄苦的。周少蘭生于安徽,那個時候家里很窮,周少蘭一家靠乞討維持生計。后來被土匪綁到山上,土匪將她送到了一戶人家做起了童養媳。
在那個人人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童養媳肯定是沒有好日子的,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得當牛作馬、沒日沒夜地干活,不聽話還是會遭受拳打腳踢。
終于周少蘭她不堪欺凌,在自己12歲那年她從那戶人家逃了出來,歷經千辛萬苦找到紅軍隊伍。就在隊伍里當起了一名救死扶傷的衛生員。
再后來又被調到了25軍,做起了一名女護士,此刻她正真成為了一名女戰士。25軍有數千名戰士,其中只有七名女性。所以他們部隊當時稱她們七名女性為七仙女。
在她們這7人中年紀最小的當屬周少蘭,她也最為熱血,一心就想為部隊做些事情。她的骨子里還帶著一些倔強,總是會讓人感覺到這是一位勇敢且堅強的女性。
就是這樣的一個女性,在知道對于要長征的時候,選擇的是迎難而上,一心一意跟著部隊走,絕不拖部隊的后腿。
說到這,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在當年紅25軍被迫長征時,軍隊領導考慮到這一路必然充滿艱難險阻,擔心這7名女護士會跟不上隊伍的節奏,如果她們掉隊就必然會遭受到生命危險。
她們都出生在農村,從小就飽受疾苦,在參軍入伍的那一刻起就把部隊當成了自己的家,就算面臨生死也不會離開自己的部隊,誓死也要捍衛自己軍人的職責。
但是在部隊領導的萬般考慮之后,卻決定讓她們離開部隊并給她們每人8塊大洋,讓她們回家,但是當她們面對這個情況時表現得非常氣憤。
聽到部隊領導指示后,周少蘭生氣地將大洋扔到地上,告訴自己的首長自己從決定參加革命的那一刻起就將生死置于度外,紅軍走到哪她就跟到哪。
她們跟周少蘭一樣都沒有退縮,她們下定決心一定要跟隨紅軍一起長征。就算是犧牲掉自己的生命也不會后悔。這些都是不畏艱險的女英雄,而這周少蘭就是其中之一,這就是這位女英雄的來歷。
現在,我們就要來看看這位女英雄的另一面,與眾不同的另一面。這一面就是女英雄的感情事跡,說到感情事跡,就得先認識一下徐海東先生。那么徐海東是誰呢?
開國大將徐海東
徐海東是湖北省大悟縣新城鎮的人,著名軍事家,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將。
徐海東將軍是1925年加入我們中國共產黨的。其出身貧寒,還當過很久的工人。
徐老是位優秀的軍人,有著非常高的覺悟。在跟隨紅軍期間,曾擔任過排長、區委書記、大隊長、營長,更因為作戰能力的突出,先后還當了營長和師長。
徐老的身體因為常年的征戰而落下病根,在皖東戰役的時候,因為勞累過度而暈在了戰場上,整個氣氛都高度緊張。隨后戰事緩和,徐老就在上級的要求下,一直在休養身體,于1970年仙逝。
曾有醫生斷言,徐老的身體撐不了太久,但是幸運總會降臨在優秀的人身上,徐老的夫人就是給他帶來幸運的人,因為徐夫人的努力,徐老后半生一直都健健康康的。這位開國夫人就是前面提到的周少蘭。
勇救軍長,情定于長征
此時的徐海東是二十五軍的副軍長,周少蘭是隊中女護士。緣分就是這么微妙。
當時的副軍長徐海東聽到她們不走的決定后,便告訴她們跟隨部隊一起長征,于是她們就收拾好心情,打好包袱去追自己的部隊了。
周少蘭當時還打趣地說到這輩子就跟著副軍長徐海東了。可能當時誰都沒有想到周少蘭的一句玩笑話,到后來成真了。
我們都知道長征之路是何等的艱難,就是面對這樣惡劣的行軍環境,她們七名女性一路緊跟著部隊,在遇到傷員時,她們挖草藥給他們治病,在部隊情緒低迷時,她們表演節目讓紅軍戰士又充滿斗志。
1934年12月,紅軍第25軍在陜西雒南縣庾家河停駐整頓,上級決定召開部隊會議,會議還沒開始,國民黨的部隊就包圍了紅軍25師。
在經過20多次的突圍后終于突破了國民黨的包圍圈,但是經過多次的戰斗過后,25軍的人員傷亡慘重。當時由于突圍戰斗十分激烈,沒人發現司令徐東海已經中彈倒地。等到突出重圍清點人數的時候才發現司令徐東海不見了。
當時所有的戰士都認為徐東海可能戰死沙場了,只有周少蘭不愿相信,于是她悄悄地返回突圍戰場,扒開戰士的尸體,一個一個地找,終于她找到了徐海東司令。
周少蘭眼看著徐海東快不行了,于是她當機立斷吸出了徐海東喉嚨里的血痰。在對徐海東傷口的簡單包扎后,背著徐海東去找大部隊。
部隊中的醫生趕忙為徐海東做了手術,這才讓徐海東撿回了一條命。手術過后周少蘭也沒有離開徐海東,她沒日沒夜地照顧,直到徐海東傷愈。
與將軍結婚
經過這一番事情后,兩個人在此期間產生了濃厚的感情,在1935年兩個人在上級領導的同意下結為了夫妻,徐海東還把周少蘭的名字改成了東屏,可見兩人是多么相愛。
在1943年冬,因為肺結核的原因,徐海東高燒不退,整個人十分虛弱,好像隨時都會離開人世,都在懷著悲痛的心情給他準備后事。
這個時候又只有周少蘭沒有放棄,她只身前往山里找藥,可能是老天感動了,她在山里遇到了一個躲避戰亂的老中醫,老中醫跟隨她下山并醫治好了徐海東。
在此期間徐老還是沒有停止工作,1947年,在毛主席的強烈要求下,他才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東北大連修身養息。
當時在大連的一位蘇聯醫生對他進行了檢查,他發現徐海東的肺部已經完全喪失了作用,至于徐東海能活到現在簡直是一個奇跡。
徐海東之所以能活下來完全是因為她妻子周東屏的努力,第一次是她不顧戰場危險一個人去救回了徐海東,不顧艱險。第二次是她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運氣救回了徐海東。
在1955年徐東海在軍銜授予儀式上被授予大校軍銜,而他的妻子也在1960年被授予上校軍銜,由此可見他們兩人對近代中國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充分體現了他們對國家的重要貢獻。
結語
不畏艱險,不怕犧牲是我們老一輩革命人都具備的精神。在那個年代,男女都一樣,只要黨和國家需要,他們都時刻準備著沖鋒陷陣。
什么是熱血男兒?什么是巾幗英雄?革命軍人就是最好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