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效應退卻,美團穩居七成市占意味著什么?
作者/脫落酸
出品/新摘商業評論
受補貼大戰的強力刺激,全國外賣日單量創下了行業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茶飲成為外賣平臺混戰排頭兵。
據《中國新聞周刊》采訪的一名內蒙古某庫迪門店員工稱,其店內90%的訂單來自于京東外賣,某款促銷商品4月份是4.9元,淘寶閃購入局后,京東加大補貼力度,5月后出現1.9元的低價,目前能貢獻80%的銷量。
有網友調侃,原來年輕人吃到的第一波時代紅利竟是一兩塊的奶茶。據行業數據統計,目前外賣市場的增量訂單中有超過一半的增長來自奶茶咖啡。要知道,以前茶飲訂單在外賣平臺占比通常只在10%-15%。
目前,最為淡定的是美團。有媒體報道,近期美團外賣客單價保持在了30元左右,而行業新平臺的客單價均為13-14元左右。這意味著,美團在正餐領域仍然牢牢掌控著局勢。
即使沒有激進沖入低價混戰,有意思的是,美團的增長也較為可觀?!独追寰W》報道,美團外賣日單量已經連日超過9000萬,餐食外賣市占率穩占70%。
可見,新對手的加入不僅對美團主業影響不大,反而打開了增量市場。
對這一現象的理解,需要回到“外賣大戰”的核心品類:奶咖。
新進入的平臺選擇奶咖作為沖單品類其實是比較明智的戰略決策,但從結果來看,奶咖這個品類在實現有效轉化以及市占率提升上,還是有所欠缺,為什么這么說?奶咖沖單法,到底靈在哪里,又不靈在哪里?
一、補貼好不好,還要看品類?
眾所周知,補貼是增加單量的有效手段。
而奶咖作為沖單首選的原因恰恰在于彈性大。
奶咖每日產量已超1億杯,盡管平時則屬于“可買可不買”的品類,但一旦價格降到低點,消費者購買意愿會被激發——一天不能吃五頓正餐,但是多喝一杯奶茶,冰箱里囤一杯,倒是綽綽有余。
但需要指出的是,補貼本身具有不可持續性。
一旦補貼停止,市場回歸理性,單量往往會隨之下降。尤其是借助補貼奶茶咖啡這種“價格敏感型”品類來沖單量的行為,所吸引來的用戶可能更多是羊毛黨,補貼停止后,這些用戶可能會選擇不再使用該平臺。
在補貼刺激下,消費者可能會進行一些非理性的消費行為。例如,有消費者曬出冰箱里二三十杯奶茶的囤積盛況,還有消費者在兩天內購買了100瓶礦泉水,這種行為具有明顯的不可持續性,補貼一旦停止,此類單量也會隨之消失。
所以說,這一輪由茶飲咖啡帶來的外賣增長,對餐飲外賣現有市場格局的影響相對有限,但行業需警惕補貼戰可能引發的“虛假繁榮”不可持續問題。
如果補貼戰所帶動的單量并非由真實需求驅動,那么當補貼停止后,美團等具有真實需求支撐的平臺優勢是否會更加凸顯呢?
二、外賣大戰之下,美團何以增長?
目前,三個外賣平臺的訂單均處于高速增長態勢,但由于補貼拉新方式不同,導致核心品類和GMV差異明顯。
京東和淘寶依靠客單價較低的奶茶咖啡沖單量,而美團則憑借“神搶手”和“拼好飯”這兩款主打性價比和品質的業務實現增長。
低價的消費需求有不同的表現形式,1.9元低價奶茶是一種,“便宜吃好管飽”是另一種。
據悉,本次外賣大戰中拼好飯的峰值單量至1500萬單,神搶手峰值單量也來到1000萬單。
從客單價數據來看,美團是其他兩家的兩倍多。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其一,美團在補貼方面相對謹慎,并且明確指出要“反對低價低質內卷”。據《晚點latepost》報道,占據規模優勢的美團并未以同等力度跟進補貼奶茶咖啡,而是更多地依靠平臺較為成熟的性價比產品“拼好飯”“神搶手”來應戰。
其二,美團的茶飲類訂單占比較低,用戶的消費場景主要集中在高頻剛需類的餐食消費,從而使得客單價維持在正常水平。
據《雷峰網》消息,從交易角度看,市場逐漸形成了穩定的格局,呈現出明顯的7:2:1比例。
在“618”結束后,隨著補貼力度的減弱,行業預測低客單價的非剛需市場將出現一定程度的收縮。從餐食品類的市場交易份額來看,美團保持了70%以上的占有率。摩根大通研報預測,到2026年,美團外賣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擴大。
作為最大玩家,美團仍在持續實現新增長。這不禁讓人思考,外賣行業的“新客虹吸”現象是否即將出現?
三、補貼效應過去
比拼服務的階段來臨
所謂的新客虹吸,揭示了外賣行業在補貼戰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即,如何將通過補貼吸引來的新用戶轉化為長期穩定的老用戶。
這就需要平臺在服務、配送效率、商家資源以及用戶忠誠度計劃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提升。
目前來看,憑借在行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成熟度方面的優勢,美團已經拿到了較大的市場份額。
相較而言,伴隨消費者對于超時配送或者投訴處理不當等問題的關注增多,美團在配送服務以及餐廳豐富性也將擁有更多的優勢。
大幅補貼終將過去,整個行業會逐漸從價格戰轉向服務競爭。如果其他平臺的服務無法跟上,那么即使通過低價奶茶咖啡吸引來的新客戶,也很容易被服務優質的平臺所搶奪。
總體而言,雖然外賣市場看似進入門檻較低,但從長期來看,平臺不能僅僅依賴補貼來吸引用戶,而應重點關注新增單量中由補貼貢獻的占比、剛需外賣消費的占比、用戶中穩定使用外賣服務的群體占比以及去除補貼后,正常下單比例與復購率等關鍵指標。
過去十多年間,中國互聯網平臺憑借強大的效率優勢,使得餐品和配送價格都變得更加親民,從而讓外賣從一部分人的可選消費轉變成了更多中國人的必選消費。
美團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積累,形成了一個顯著的優勢,即能夠根據不同城市以及不同時間段,為商家、騎手和消費者提供最合理的補貼方案。
然而,補貼并非決定性因素。準時配送、選擇豐富、長期價格合理才是關鍵。因此,對于任何平臺而言,短時間內單量的大幅躍升既是機會,更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