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夏,首屆江蘇城市足球聯賽火爆全網。作為“散裝大省”的江蘇,這次十三太保齊上陣,展開了激烈的角逐。截至目前,在積分榜上,南通3戰3勝,排名第一。
在美食方面,雖然江蘇有揚州、淮安這兩座被聯合國認證的世界美食之都,但十三太保是誰也不服誰。就單單在早餐這件事情上,每座城市都各具特色。
江蘇早餐的 “散裝” 特質,本質上是地域文化、地理環境與歷史脈絡交織的結果。江蘇人的早餐不斷在南北之中、甜辣之間瘋狂試探,造就了一 幅眼花繚亂的早餐“百味圖”
接下來,我們來細數江蘇早餐的百般花樣,看看哪座城市才是江蘇早餐界的天花板
江南人吃早餐,吃出了一股日常高級感
在蘇州的早餐江湖中,誰也搶不走蘇式湯面的風頭。蘇式湯面講究 “湯頭鮮、面條筋道、澆頭豐富”。澆頭從簡單的燜肉到爆魚、蟹粉、蝦仁等等,不少面館都有雙澆、三澆、四澆可選。
餛飩也是蘇州早餐界的常客。在這里,它有個特別有意思的名字,叫“泡泡餛飩”。正宗的泡泡餛飩皮薄餡少,餡料一般有鮮嫩的黃鱔和蝦仁。
作為生煎的發源地,蘇式生煎也不得不嘗。其特色在于保留了許多食材的使用,如蝦仁、肉末等,使得味道更加豐富,特別是搭配陳醋,更是絕妙。
常州
不止蘇州,一碗精致的面是江南地區很普遍的早餐選擇。
不少常州人的早餐就是從一碗銀絲面開始的。銀絲面細如絲、白如玉,再加入草雞熬制的原湯,可以搭配一小碟切碎的蒜苗和有些許甜味的辣醬一起吃。
三鮮餛飩外皮柔軟滑爽,還有一股由活魚、蝦、肉混合而成的餡料所營造的鮮味口感。早上游完南大街,可以到縣直街的三鮮餛飩店點一碗熱騰騰的蛋絲三鮮餛飩。
鎮江
因為美食,鎮江曾多次被《舌尖》關注。一碗澆頭鍋蓋面,搭配一份肴肉和一碟鎮江香醋,就成了最完美的鎮江美食套餐。
鍋蓋面,得名于鍋里煮鍋蓋的神奇煮面大法。選用的面條是“跳面”,這種面條有毛孔,鹵汁易入味,吃在嘴里耐嚼有勁。
麻油撒子也是鎮江早餐的常客,它使用小磨麻油進行油炸。可以將麻油馓子放在開水鍋里煮沸,或加鹽或加糖調味;也可以將其折斷放在碗里,放上白糖,倒入開水燜上一會。
無錫
無甜不歡的無錫,早餐以甜為中心,組成了無錫小籠、生煎饅頭、玉蘭餅三大夢幻門面。
無錫小籠不僅個頭大,更是蘊藏著濃濃香甜的肉餡。吃法與其它包子不同,用筷子夾起小籠包子移入淺碟,先咬一小口,然后吮吸其中的汁液,湯汁吸得差不多,再將整個包子吞入口中。
生煎饅頭,軟糯的皮、金黃焦脆的底,緊實的肉團,再嘗嘗蝦仁生煎、銀魚生煎,再來一碗酸酸辣辣的酸辣湯,絕了。
玉蘭餅有點像無錫小籠的油炸版。是用糯米和肉餡做成的。肉餡要事先拌好佐料,包在糯米和成的面里,然后下鍋煎。做好的玉蘭餅外皮香脆,可以當早餐和豆漿一起吃。
淮揚風味,早餐吃的是一種“慢生活”
揚州
揚州當地有句話叫: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意思是早起吃早茶,晚上泡澡。
說到揚州早茶,不得不提燙干絲。干絲的原料就是揚州地方專用豆腐干,一刀一刀切成24片薄片,再切成絲。入口相當爽滑,筋道,還帶著一點點油香。
揚州人的早餐怎么少得了包子中的天花板——揚州包子。其中,“三丁包子”匯集了雞丁、肉丁、筍丁,“五丁包子”還添加了參丁、蝦丁。秋季更有“蟹黃湯包”,它是湯包中的愛馬仕。
在揚州的早茶中,還少不了糕面布以紅綠絲的千層油糕,透出青翠色的翡翠燒賣,還有陽春面+肉餛飩的組合,當然也可以順便嘗嘗肴肉、鹽水鵝,再來一杯“魁龍珠茶”就完美了。
淮安
作為淮揚菜之鄉的淮安,是一座低調的“世界美食之都”。
而一碗辣湯,是淮安早餐的必備之一。 傳統辣湯打底,雞肉絲、粉絲、千張絲和海帶絲是配角。現在還有二合一的吃法,辣湯和豆腐腦混合在一起,堪稱絕配。
淮安當地的文樓早茶,是本地人吃早茶和正餐的好去處。這里的文樓湯包,因淮安古鎮文樓而得名,搭配點江蘇本地醋,口感會更豐富。
此外,不論是長魚面、杠子面、茶馓、豆腐卷,還是可以三吃的“淮餃”,淮安人總是能在南北方的風味融合中,找到屬于淮安的味道。
泰州
泰州人每天的慢生活,也是從早茶開始的。
泰州人吃早茶頗具儀式感,講究一茶三點一面
一茶,即一盞一份燙干絲;三點,即包子、燒麥、蒸餃;一面,即泰州的魚湯面。這是泰州人喝早茶必備的老三樣。
豪橫的徐州早餐,把“碳水炸彈”吃的明明白白
徐州
徐州的早餐,是用油鍋炸燃了早上的寂靜。
這里的八股油條,是出了徐州就很難遇到的老味道,喝辣湯時來一根,煎餅里放一根,真的超滿足。
烙饃,徐州日常生活絕對不能失去的主食白月光。烙饃本身淡而無味,通常需要搭配食材和醬料來食用,如地方烤鴨或烤雞。除了搭配馓子,還可以卷入辣椒疙瘩、羊肉串等食材。
有了這些油炸的,當然得配點喝的。首推當然是饣它湯,它是徐州人早餐不能割舍的一碗鮮湯。以雞湯為基礎,加上麥片、面筋、胡椒粉、海帶等熬煮,入口鮮辣又開胃。
此外,還有咸香咸香的瑪糊,用老母雞、鱔魚、蹄髈燉煮的辣湯,以及徐州人偏愛的米線、丸子湯、煎餅等等。
宿遷
徐州隔壁的宿遷,早餐也是一個“碳水炸彈”大戶。
晨起,先來一碗糝湯+牛肉鍋貼糝湯以牛骨長時間熬制的湯底,加入麥仁、胡椒粉等調料,味道鮮香微辣;牛肉鍋貼外皮酥脆,內餡是鮮嫩多汁的牛肉,咬上一口,滿滿的幸福感。
你也可以選擇煎餅+火燒。宿遷的煎餅可以包下萬物,能放大蔥,也能加雞蛋、火腿、土豆絲、韭菜等,出鍋時,外皮焦脆;火燒則外皮酥脆,內餡多樣,有肉餡、素餡等不同選擇。
宿遷的餅類也不少,除了有口感暄軟有嚼勁的穿城大餅,餅香、油香和芝麻香三者合一的乾隆貢酥,還有因其外形酷似車輪而得名的車輪餅
宿遷種植小麥頗有歷史,當地人擅長做面食也就不足為奇了。
“鴨都”人的早餐,也有“鴨子味”
南京早餐最大的特別便是“含鴨量”極高。
早晨起來,可以吃個鴨油燒餅,它是用鴨油和制的酥燒餅,入口又香又酥。吃鴨油燒餅最適宜的配一碗鴨血粉絲湯。湯中既有固定的鴨血、鴨腸、鴨肝,還有豆腐果子和白蘿卜。
在南京,早餐甚至還能吃到一種放了鴨血的餛飩,餛飩里還滴了鴨油。
牛肉鍋貼也是南京早餐中的常客,它結合了南京饅頭的做法,以牛肉為餡料,咸中帶甜是其最大特色;量大、碗大的皮肚面,十七八種澆頭一鍋燴煮,頗像南京人的性格。
此外,南京早餐還有名氣最響的金陵大肉包,雞湯煮的油豆腐,加了黃豆芽的雞汁回鹵干,豆香濃郁的“米周”,香香軟軟的蒸兒糕
南通
作為沿海省份,江蘇的早餐自然少不了江河湖海的“鮮”!
南通的刀魚餛飩,如同味覺的驚鴻一瞥。刀魚肉餡兒,混著韭菜香氣,何止是一個“鮮”字。
南通同樣是碳水之都。比起軟糯糕點,南通人更愛剛出爐的蝦籽燒餅。鮮肉餡的火餃,則包得滿,鮮嫩多汁。而蟹黃包是南通頗具特色的早點小吃,包子餡是以蟹黃、蟹肉為主要餡料,口感鮮美。
連云港
小魚煎餅則是連云港人的早餐記憶。一張贛榆煎餅,加上一把青紅椒炒小魚,輔以花生米和馓子,讓小魚煎餅成為一個城市的味覺記憶。
贛榆煎餅則與山東、蘇北等地的煎餅,屬于同一類食品,但在做法上有很大差別。它多用小麥糊、面粉、黃豆粉、地瓜粉等摻在一起,用鏊子手工慢火攤制而制成的。
鹽城
鹽城人的早餐是被一個雞蛋餅承包的。鍋上倒一勺面、攤一張餅,打上雞蛋,撒上蔥花,一個基礎的雞蛋餅就做好了。再加兩根腸,就是鹽城人的早餐日常。
“兩碗魚湯面、兩個肉包”,鹽城的早上還少不了一碗東臺魚湯面。魚湯面制湯的主要原料是鱔魚骨和鯽魚,魚湯奶白醇厚,非常鮮美。
看完了這各有千秋的江蘇早餐風格,你最喜歡哪個地方的呢?
本期就分享到這,喜歡美食的小伙伴,歡迎關注!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