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yī)曉護的第5540篇文章
郝運,一位年近四十的基金經(jīng)理,憑借自身努力在一線城市安家落戶。他曾是鄉(xiāng)親眼中的成功典范,現(xiàn)在在生活的狂風暴雨中,艱難探尋前行的方向,試圖重新找回生活的平衡與安寧。
話說蘇松翠老師在帶領大家排練廣場舞時,意外扭傷左腳。原以為只是普通扭傷,可最后卻被確診“外踝骨折”。慶幸的是,蘇老師的骨折處沒有明顯移位不需要手術,急診醫(yī)生用支具做了固定,便讓她回去“制動休息”。
當時蘇老師心里別提多郁悶了,在電話里她向李阿姨抱怨道:“俗話說-傷筋動骨100天,這可怎么辦啊?!兒子媳婦兒要上班,家里2個娃娃要有人照顧。這下好,我非但沒幫上忙,還成了累贅……李姐你說這事情給我辦的,哎~”
“蘇老師,您可別這么想,你媳婦挺好的,昨天還拿了舊毛巾讓我?guī)兔o你改個冰袋套子呢!可細心,可會照顧人了,你兒子真是好福氣啊!”
和李阿姨聊了好一會兒,曉妍外出買菜回家看見蘇老師在煲電話粥,想起了醫(yī)生的囑托。“媽,你把這個墊上。”說話間曉妍搬來了靠墊讓蘇老師把左腳墊高,還拿了冰袋裹了干毛巾,細心地給蘇老師做冰敷,“媽,我去李阿姨那里給你做了一個冰敷用的毛巾套,這樣你皮膚會舒服點,多敷敷希望能早些消腫。”
望著腫得老高的腳踝,蘇老師沒忍住撥通了林小米醫(yī)生的電話:“林醫(yī)生,你好呀!我的腳扭傷、骨折了,腫得厲害,這會兒只能在家坐著,您有什么辦法能給消消腫嗎?”
林醫(yī)生想了想說:“是蘇松翠,蘇阿姨吧,我想起來了,這樣~你讓家里人去買三五十克的黃梔子粉【1】,加入同樣分量的面粉,加1個雞蛋清、適量陳醋或白酒調成中藥面糊,鋪在紗布上。紗布有嗎?哦哦,要是沒有的話,家里干凈的手帕也可以。外敷踝部,每天換一次藥,大約2-3天就能消腫了,到時候你拍照片給我看看哈~”
“好的,好的,我馬上讓我兒子去買,先掛了啊,謝謝啊林醫(yī)生!”蘇松翠馬上波動了郝運的電話:“運啊,你回來的路上路過中藥房,幫我買半斤黃梔子粉,沒有粉買黃梔子也行啊!林醫(yī)生說這個消腫快!”
“哦,不過梔子是怎么寫的啊,是個什么東西啊!?”郝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蘇松翠趕忙發(fā)了一張梔子的圖片給他,說“就是這個,別買錯了啊!”
郝運在藥房就買到了半斤梔子,回來后曉妍用研磨機打成了粉,倒了點二鍋頭調成糊糊給蘇老師外敷包扎好。蘇老師對兒媳贊不絕口。
果不其然!第二天醒來,蘇老師揭開紗布,只見足踝部皮膚泛著青紫,腫脹倒真是消了不少。心里暗想:還是老偏方有用啊!正想著呢,電話就響了,原來是廣場舞的老姐妹們要相約來看她們的蘇領隊呢!大家一致決定蘇老師復診的時候來看望她。
一晃2周過去了,又到了蘇老師去人民醫(yī)院醫(yī)院復診的日子,舞蹈隊的姐妹們早早就借了輪椅陪她來到康復科門診。快言快語的陳阿姨就說:“骨折這是硬毛病,還得靠靜養(yǎng)。傷筋動骨100天,在家好好躺著,急不得!”
“蘇老師,我上次這條腿石膏固定了一個多月,等石膏拆了才發(fā)現(xiàn)腿都細了許多。還有,另一條腿也扭傷過,現(xiàn)在繃腳面都有點不活絡,影響我動作的效果啊,給人家看上去僵得很。”之前腳扭傷也骨折過的劉阿姨一邊說,一邊嘆氣。
一看到林小米醫(yī)生,蘇老師連忙說道:“醫(yī)生啊,我已經(jīng)兩個星期沒有跳舞了,他們說要好好休息,不能動,等骨頭長好了才行。你看,非要用輪椅推我來。”蘇老師接著又說道:“我這要多久才好啊?!”
林小米仔細查看了蘇老師病情,說道:“很多人認為骨折后只要好好休息,骨頭就能自己長好,其實不是這樣的。康復訓練在骨折恢復過程中特別重要。康復訓練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快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縮,讓關節(jié)變得活絡起來。要是不訓練,關節(jié)粘連、僵硬,以后走路可能就容易疼痛、不穩(wěn),容易再發(fā)生踝扭傷。蘇老師如果想要恢復到以前,得好好做康復訓練!”
“我就說不能一動不動吧!”蘇老師對周圍的老姐妹說。
在林醫(yī)生的建議下,蘇老師開始了康復訓練【2】。
在骨折后的前兩周,左腳被支具牢牢固定著,蘇老師只能從簡單的肌肉訓練開始。這天吃完早飯,她坐在沙發(fā)上,準備試試 “大腿繃勁兒練習”。她心里默念著林醫(yī)生的叮囑,大腿前側的肌肉一用力,就像把大腿肌肉繃成緊實的小饅頭,保持 5 秒后再慢慢放松。“1、2、3……” 蘇老師一邊數(shù)著,一邊重復動作,每組做 20 次,一天要做 4 組。做完幾組后,她感覺大腿微微發(fā)酸,“看來這招還真能鍛煉大腿肌肉!” 蘇老師滿意地笑了。
接著是 “腳趾上下動” 訓練。蘇老師把腳穩(wěn)穩(wěn)放在沙發(fā)上,腳踝保持不動,腳趾先使勁向上勾,就像在跟天花板打招呼,保持 3 秒;再用力向下踩,仿佛要把地板踩出個小坑,又保持 3 秒,最后放松 3 秒。一組 15 下,一天 4 組,蘇老師做得格外認真,“這樣能讓腳上的血液流動起來,消腫肯定更快!” 她信心滿滿。
到了下午,蘇老師開始做 “抬腿小挑戰(zhàn)”。她躺到床上,伸直受傷的左腿,慢慢把腿抬起來,直到和床面成 30° 角,大概就是抬到和肚子差不多高的位置,保持 5 秒后輕輕放下。每組 10 個,每次 2 組,一天 3 次。剛開始做的時候,蘇老師覺得腿有點沉,抬起來還有點費勁,但她咬牙堅持著,“多練練,這老腿才能更有力!”
除此之外,蘇老師還會像機器人一樣,慢慢活動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這些沒被固定的關節(jié),左扭扭、右擺擺,防止它們變得僵硬。她一邊活動,一邊念叨:“可不能讓這些關節(jié)‘生銹’了!”
四周后,支具終于拆掉了,蘇老師的訓練重點轉到了踝關節(jié)。一大早,她就坐在椅子上,開始做 “腳踝勾踩操”。腳尖先慢慢向上勾,勾到不能再高,保持 3 秒;再用力向下踩,踩到底,同樣保持 3 秒。一組 15 次,一天 4 組,蘇老師做得有模有樣,“這就像給腳踝做了個‘熱身運動’,讓它變得靈活起來!”
做完勾踩操,蘇老師又開始 “腳踝內外翻” 訓練。她把腳放輕松,先把腳掌向內翻,就像把腳心轉過來;再向外翻,把腳掌轉出去。每次 15 個,一天 3 次,“多練這個,以后走石子路就不怕崴腳啦!” 蘇老師笑著說。
“腳趾畫圈圈” 也是蘇老師每天必做的訓練。她用腳趾在空中畫圈,順時針畫幾圈,再逆時針畫幾圈。一邊畫,她還一邊哼著小曲,“轉一轉,讓腳踝的關節(jié)更靈活!”
最后是 “坐位提踵訓練”。蘇老師坐在椅子上,雙腳腳尖用力抬起來,就像芭蕾舞演員踮腳尖一樣,保持 5 秒再放下。每組 15 個,每次 2 組,一天 3 次。雖然一開始腳尖有點酸,但蘇老師堅持著,“多練這個,腳踝的力量肯定越來越足!”
等復查確認骨折愈合得不錯,蘇老師就開始拄著手杖,試著讓受傷的腳不負重走路,一步一步練習正確的走路姿勢。
兩個月后,她開始慢慢做負重訓練,在腿上綁了沙袋練習,滿滿增加沙袋重量,還嘗試練習上下樓梯。
經(jīng)過三個多月的努力,蘇老師終于能正常走路出門了。雖然還不能馬上回去領舞,但她恢復得這么好,周圍的鄰居都紛紛豎起大拇指。蘇老師也感慨:“多虧了這些康復訓練,讓我重新找回了活力!”
欲知詳情且聽下回分解。
科普知識點:
【1】梔子粉:民間俗稱“吊筋藥”,具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各種跌撲損傷、扭傷后局部腫痛。
【2】骨折后康復運動:
1. 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在不活動關節(jié)的情況下,用力繃緊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保持5-10秒,然后放松,每組重復10-20次,每天進行3-4組。
2. 趾頭泵訓練:腳踝不動,腳趾盡力向上勾3-5秒,然后再向下踩3-5秒,放松3-5秒。每組10-15個,每天3-4組
3. 直腿抬高訓練:仰臥位,甚至膝關節(jié),抬起患腿30°,保持5秒,然后放下,每組做10個,每次做2組,每天3-4次。
4. 踝泵訓練:坐在椅子上,將腳懸空,緩慢向上勾腳尖,盡量達到最大角度,保持3-5秒,然后向下踩,同樣保持3-5秒,每組重復10-15次,每天 3 - 4 組。
5. 踝關節(jié)內外翻:改善距下關節(jié)活動度,避免關節(jié)僵硬導致的不平地面走不穩(wěn)的現(xiàn)象,每次15個,每天3次。
6. 踝關節(jié)環(huán)轉運動:用腳趾進行畫圈,可以避免脛距關節(jié)及距下關節(jié)僵硬。
7. 坐位提踵訓練:坐位下雙腳抬起腳尖,保持5秒后放下,每組15個,每次2組,每天3次。此運動有助于增加踝關節(jié)力量。
作者:上海市普陀區(qū)人民醫(yī)院
林敏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普陀區(qū)中醫(yī)醫(yī)院
趙嘉晶 主任醫(yī)師
配圖:上海市普陀區(qū)中醫(yī)醫(yī)院
周健 臨床中藥師
部分圖片摘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