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攻堅戰(zhàn),當氣象臺連續(xù)發(fā)布暴雨預警,夜間也是一個戰(zhàn)場。為助力夜間搶收,今年多地都運用科技力量保障了應急照明需求。
6月12日10點,中央氣象臺發(fā)布今年第一號臺風“蝴蝶”暴雨藍色預警。河北省望都縣29萬畝小麥正進入集中收割期,預報說第二天有雨,當?shù)剞r業(yè)、氣象、電力部門立即啟動搶收應急預案,緊急從周邊調用車載移動式應急照明燈、大功率照明無人機等設備連夜搶收保夏糧。
12日當晚,在望都縣固店鎮(zhèn)邱莊村的麥田里,天上無人機在麥田上方照明,地上收割機來回穿梭。這種為收割機照明的無人機是首次使用在當?shù)厥崭钭鳂I(yè)中,通過使用線纜傳輸?shù)姆绞竭B接無人機與地面電源,提供動力來源,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源源不斷地為無人機照明提供電源。
村民錢義德:“有這個無人機在前邊給我們照明,收割的時候視野特別好,跟白天一樣,特別亮堂。一臺收割機一晚上大概能多搶收40到50畝。”
當晚,望都縣搶收出350多畝小麥。為了在第二輪降雨到來之前完成搶收,望都縣從6月14日開始連續(xù)實施夜間無人機照明搶收,白天黑夜連軸干。到6月18日,全縣29萬畝小麥全部收割完畢。
河北能夠把無人機列入應急搶收預案,也源于早先南方省份夜間搶收的經(jīng)驗。
5月20日,湖北黃梅縣已經(jīng)進入小麥收割的尾聲,大部分農戶已經(jīng)收割完小麥。突如其來的暴雨預警信息讓村民吳從先心急如焚,他家還有20畝小麥沒有收,只能連夜沖進麥田開始搶收。沒收多久,突然收割機的照明燈壞了。吳從先立即向縣里的24小時供電熱線求助。
“剛是遇到啥問題了?師傅。”
“線路接觸不良。”
“可以了,可以了。”
村民吳從先:“很好了,很滿意,很快的。”
燈修好了,吳從先忙著繼續(xù)搶收。收割機自帶的照明燈僅能覆蓋前方大約5米的范圍,夜間收割的速度不足白天的六成。
怎么能給農戶夜間搶收提供大范圍的照明呢?趕到現(xiàn)場修車燈的供電技術員回到供電所,打起無人巡航機的主意,決定義務為農戶提供無人機照明。
國網(wǎng)黃梅縣供電公司新開供電所技術員 李川:“用無人機把燈帶到天上去照明怎么樣?”
傍晚的田埂上,技術員們半蹲著認真調試無人機,準備將四盞大功率LED燈綁上去。能不能成?第一次干,心里也沒底。
“無人機的這個電源線不會安裝反嗎?這個線大概能飛多遠?這么細,飛機可能支撐不住。”
“一個燈是150瓦,4個就是600瓦,肯定比路燈亮。光靠這個電池的話,只能飛個十幾分鐘。但是這個和發(fā)電機用上的話,相當于直接給它供電了。”
“具體試一下,試一下再看。”
綁著四盞燈的無人機開始騰空,但供電線卻成了束縛,無人機沒法自如地飛行。小伙子們試著用收放電纜的辦法來解決。
“一個人可以跟著機子走,一個人在這邊收線。”
像放風箏一樣,一個人從供電機牽線,另一個人控制無人機飛行,兩個人打好配合,燈隨著車走。經(jīng)過五次磨合試飛,600瓦的燈光終于刺破夜空,照亮了兩畝麥田的區(qū)域。
吳從先:“亮了,亮了,亮了。”
供電所技術人員的駐守,讓吳從先家的小麥在暴雨來臨之前全部入倉。
李川:“今天晚上能睡個踏實覺了。雖然我不是農民,但是我也能給夏收助力,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解決問題、守護麥田真的很有成就感。”
內容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