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耷
1626—1705
明宗室寧獻王朱權后裔,封藩南昌,遂為江西南昌人,小名耷。清順治五年(1648年)落發為僧,法名傳綮。一生字、號、別號甚多,有個山、驢屋驢、人屋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始號八大山人??部赖拿\影響著他的人生觀及藝術思想,其繪畫作品多寄托著對清王朝的痛恨,及對明王朝的眷戀之情。
他的山水畫在宗法元黃公望平淡天真和明董其昌潤澤秀逸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古拙奇特、勁拔荒率的藝術風格。其花鳥畫在參照明代沈周、徐渭等文人畫法的同時,又融入自己強烈的主觀意識,注重魚、蟲、禽等物象的人格化表現,以象征手法表達隱晦的寓意。借此表達自己作為明皇族后裔,百般無奈的感慨之情。
他與同為明遺民畫家的石濤、弘仁、髡殘合稱“清初四僧”。書法宗王獻之、顏真卿,淳樸圓潤,自成一格。朱耷中晚年,在書畫作品款署中多使用“八大山人”。
朱良志
北京大學教授
八大畫的是一種重視自我生命體驗的感悟,八大不是一個“憤怒的八大”,也不是時哭時笑的“瘋狂的八大”,而是一個“平寧的八大”。如同弘一法師的“悲欣交集”,非哭非笑,悲為人類悲,欣為人類欣,悲欣交集??扌σ惑w,無哭無笑,歸于平常,歸于沖淡,此乃真道人。八大將作書作畫稱為“涉事”,不是創作什么藝術作品,而就是來做這件事,是生命的一種自然呈現形式。寂寞的人生,殘缺的身體,曠世的才華,賦予他敏感而聰慧的心靈,他的藝術重視心靈的契會,重視真實的生命感動。
八大山人《蟲草畫冊》
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