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如果焦慮癥患者沒有得到適當的照顧,頻繁的令人不安的夢就會把他們的清醒生活變成一場噩夢。
“研究結果顯示,焦慮癥患者的夢境內容與健康人的夢境內容是明顯不同的,包含了更多的負面和不愉快的因素,”主要作者、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心理學家安東·里姆什解釋說。
焦慮癥患者的夢境內容
研究中,里姆什通過夢境日記、問卷調查和一對一的夢境分析,對38名焦慮癥患者的夢境內容進行了追蹤。
研究結果發現,與健康人相比,焦慮癥患者會更普通地出現一些夢境主題。這些主題包括:
? 被追趕
? 遭受身體攻擊和面臨攻擊行為
? 受到驚嚇后無法動彈
? 爭吵和言語攻擊的互動
? 對他人的攻擊性行為感到焦慮和恐懼
? 害怕墜落,有墜落的危險
? 在社交場合被排斥、被拒絕
? 父母和家庭成員死亡
? 事故,汽車或飛機失事
? 面對失敗,不成功
除了這些反復出現的畫面和事件外,在許多參與者的夢境中還發現了一些共同的定義特征,例如:
1以前的戀人。與健康人相比,焦慮癥患者的前伴侶或前配偶會更頻繁地出現在夢境內容中。
2速度快,力量大。焦慮癥患者的夢境特征還包括普遍存在的很快的速度,快速移動的人物、物體、交通工具。
3強烈情感。焦慮癥會激發更強烈的整體主觀夢境體驗和夢境意象。焦慮癥患者的夢境內容不僅大量存在,而且主觀體驗強度和側重點會非常高。
里姆什的研究還表明,焦慮癥患者更有可能分析和解構自己的夢境。根據里姆什的說法,有兩個原因導致了這一點:
1、患有焦慮癥的人通常更專注于他們清醒生活中的經歷和事件。當涉及到他們的夢境時,這種關注也會占據主導地位。
2、里姆什還猜測,焦慮的人往往把他們的夢視為解決清醒生活問題的關鍵。因此,強迫性地解釋他們的夢成為了解決他們清醒時經歷的問題的一種方法。
然而,里姆什警告說,焦慮癥患者會發現自己陷入了清醒生活和夢境之間的負反饋循環中——也就是說,消極的夢境會加重他們清醒生活中的焦慮癥狀,從而導致更令人不安的夢境等等。
里姆什解釋說:“這個過程可能會成為一個‘惡性循環’,而且很難打破。”“為了打破這種惡性循環,患者必須尋求專業和合格的執業心理治療師的幫助。”
外在打破,還需要內在突破,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是我們覺察的過程,當真正找到根源的時候,療愈或是治療就跟隨發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