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是人類得以生存的首要條件,但因吸煙、空氣污染、職業病、年齡等原因,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經僅次于心臟病、腦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是第4位的致死原因疾病。
爬樓氣喘別大意
可能是肺的求救信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它是一種常見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續存在的呼吸系統癥狀和氣流受限,通常與顯著暴露于吸煙等有害氣體或顆粒有關,需要通過肺功能檢查來確診。
圖源:微信公共圖片庫
根據最新研究數據,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已達13.7%,60歲以上人群中每4人就有1名患者。
慢阻肺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早期的咳、痰、喘癥狀容易被患者忽視,等到確診時肺功能下降已比較嚴重。在我國,慢阻肺呈現出患病率高、知曉率低的現象。目前我國患者人數接近1億人。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 梁瀛:我們過去的一些流行病學的調查顯示,我國的慢阻肺病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的病人,其實在診斷的時候已經發展到了疾病的中晚期。
慢阻肺本質上是長期微小損傷的累積,也就是說,慢阻肺的發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疾病的早期,患者無癥狀或只會出現輕微的呼吸道癥狀,比如咳嗽、咳痰,往往不能引起重視,殊不知這正是氣道產生炎癥、肺功能開始受損的警報。
慢性咳嗽、咳痰,尤其是晨起或夜間加重;活動后呼吸困難,爬樓、快走時出現了氣喘。如果出現這些癥狀,一定要引起重視,盡早到醫院就診。
特別建議,要做肺功能檢查,才能最終確診是否為慢阻肺。肺功能檢查被稱為慢阻肺病診斷的“金標準”,專家表示,40歲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高危人群,建議每年檢查一次肺功能。
慢阻肺不是“老年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列為慢阻肺的“后備軍”。年輕人患慢阻肺與哪些因素有關?戳視頻,聽專家解答↓
專家表示,吸煙是慢阻肺的首要危險因素,90%的慢阻肺患者與吸煙有關。吸煙時間越長、吸煙量越大,患病風險越高。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 梁瀛:慢阻肺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可以患慢阻肺。吸煙是慢阻肺最重要的一個環境暴露因素,另外,早產兒、低體重出生人群,幼年時期反復呼吸道感染以及有一些家族史的人,也要提高警惕或關注度。
圖源:微信公共圖片庫
如何預防罹患慢阻肺的風險?專家建議,戒煙(包括電子煙),減少二手煙暴露,減少空氣污染暴露,霧霾天戴口罩、加強鍛煉、提高肺活量,如游泳、跑步、深呼吸訓練等。
慢阻肺有哪些
常見的健康誤區?
專家特別提醒,慢阻肺患者一定不要難受了才吃藥,癥狀稍有緩解就擅自停藥,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對于慢阻肺患者還有哪些常見的健康誤區?戳視頻,了解一下↓
慢阻肺是不治之癥
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實際上,通過科學的管理和治療,慢阻肺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緩肺功能下降,改善生活質量。
運動后呼吸困難加重,慢阻肺患者最好臥床或減少運動
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慢阻肺病患者雖然存在體力活動的障礙或體力活動受限,但也不主張持續處在長期臥床的狀態。長期臥床會使全身的骨骼肌肉處在廢用性萎縮的狀態,肌肉無力會越來越嚴重。對于慢阻肺患者來說,建議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適當進行體力活動。
來源:人民網科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