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3年,李鴻章出生安徽合肥,然而,其實他的先祖本姓許,祖籍是在江西九江湖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元代,其九世祖許光照將兒子許慎所,過繼給好友李心莊為義子。自此,李氏后代子孫皆以李為姓,而李慎所便成為李鴻章的直系祖先。起初,李家生活貧寒,僅以耕地為生計,直到曾祖李椿時,李家才開始培養人才,踏上科舉之路。遺憾的是,李家前幾代人均未取得顯著成就,直到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時,才有所收獲。1838年,38歲的李文安考中進士。
同年,湘軍創始人曾國藩也高中進士,憑借這層關系,李文安和曾國藩成為摯友。當時,曾國藩還只是在北京當編修史書的閑官,李文安便覺得他日后定能飛黃騰達。于是,李文安安排自己的兩個兒子李瀚章,李鴻章拜師曾國藩,學習“經世之學”。很快,曾國藩發現李鴻章很有學習天賦,一路提攜。1847年,25歲的李鴻章考中進士。1850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李鴻章投筆從戎,開始組建地方軍對抗太平軍。遺憾的是,數年時光流逝,仍然沒有平定戰亂。1859年,李鴻章投靠湘軍大佬曾國藩,負責起草文書。短短數年間,李鴻章憑借足智多謀的能力成為曾國藩的左膀右臂。1861年,李鴻章受命組建新軍,從此,他開啟了作為淮軍創始人的一段輝煌歷程。從此,中國第一支大規模現代化武裝軍隊誕生。
在曾國藩的舉薦下,李鴻章曾歷任直隸總督和北洋通商大臣等之職。作為曾國藩的嫡傳弟子,他的影響力更大。為推進洋務運動快速發展,他先后在上海,蘇州兩地創辦洋炮局及江南機器制造總局。此外,李鴻章還一手創辦天津機器局,福州船政局等重要機構。因此,李鴻章堪稱晚清洋務運動的領袖人物,是推動近代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推行者。不過,后來他代替清廷簽訂很多“賣國條約”遭到許多人的謾罵。1872年,隨著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晚清名臣曾國藩在兩江總督任上,勞累過度,猝然離世。此時,湘軍雖然有左宗棠鎮守,但實力也大不如前。晚清政治格局急劇變化,權力向淮系傾斜,以李鴻章為首的李氏家族崛起。早在曾國藩去世之前,防止清廷猜忌,他就開始自我裁軍。然而,淮軍勢力日益強大,不僅控制江淮地區,更北上把持清廷內政及外交大權。在這股勢力的推動下,李鴻章逐步登上清廷外交舞臺,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外交大臣。隨著李鴻章成為晚清第一重臣,他的身邊聚集許多老鄉,幕僚及門生。至此,在以李鴻章的淮軍為軍事支撐的基礎上,淮系集團開始形成。據史料記載,淮軍在鼎盛時期,軍隊高達200營,兵員超十余萬人,同時擁有馬隊和炮隊。此外,淮軍還開始組建海軍。1888年,在李鴻章的緊密籌備下,北洋海軍正式成立。據悉,北洋海軍官兵達4000多人,擁有大小25艘軍艦,50艘輔助軍艦及30艘運輸艦。北洋海軍一度是當時亞洲第一海軍。
自1870年起,在李鴻章的悉心栽培與大力提拔下,淮軍中的將領們相繼被委以重任,擔任起各省的提督與總兵之職。在李鴻章的不斷布局下,淮軍逐步壯大,終成晚清政壇上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從1870至1900年,淮軍勢力幾乎全面掌控清廷內政。憑借這支強大的軍隊,李鴻章的政治地位日益顯赫,成為近代中國政局走向的領軍人物。曾經默默無聞的李氏家族,在此過程中已悄然崛起。隨著李鴻章在晚清政壇的崛起,沒有讓其母李氏得意忘形,反而讓她感到膽戰心驚。為了使兒子能夠專心致志于國事,李母親自操持家務,確保家宅安寧。她不僅告誡子孫要謙虛謹慎,更是嚴格管理家中事物,每日親自審查日常開銷賬目,一旦發現有不合理的地方,便會對兒媳們嚴加教誨。正是得益益于李母的這份謹小慎微,才讓李鴻章在清廷的嚴厲監視之下,仍能保持家中安穩,事業順遂。李家之所以人才輩出,正因為這份嚴謹的家教之風。
李氏家族可謂是依靠李鴻章,平步青云。經商的,走仕途的,各個都過得風生水起。李氏家族涌現出不少人才,長子李瀚章的二兒子李經楚,成為交通銀行第一任總理。李鴻章的大兒子李經方曾擔任出使英國大臣,后來還兼任晚清第一任郵政總局局長,他是中國外交事業,郵政事業的開拓者之一。李鴻章的三兒子李經邁,后來成為上海灘首富。李鴻章的三弟李鶴章利用兄長的關系,生意廣泛涉及各個行業。李鴻章的四弟李蘊章,五弟李鳳章都短暫從政,后來各自經商,成為晚清安徽省內的大富豪。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李氏家族最終因為李鴻章而沒落。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短短一年間,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淮軍損失慘重,李鴻章幾乎傾盡家底。戰敗后,李鴻章代替清廷前往日本談判,條約簽署后,李鴻章成為眾矢之的。光緒帝下令罷免李鴻章,自此,李鴻章從權力巔峰墜落,淪為有名無實的閑職。
1901年11月7日,79歲高齡的李鴻章吐血而亡。李鴻章去世后,但李氏家族的影響力仍在。李鴻章的幕僚周馥升,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職務。除此之外,幕僚盛宣懷在李鴻章去世后還在推進洋務運動,先后創辦各種招商局及銀行。可惜的是,盛懷宣因四川鐵路民亂被罷職,攜大量金銀財寶逃亡日本,在民國建立后,又回到國內。1916年,盛宣懷于上海病逝。辛亥革命爆發后,袁世凱竊取勝利果實,淮軍大多被收編到北洋軍內。不過,袁世凱對李氏族人還是照顧有加。
實際上,歷史上的顯赫世家,往往會借助聯姻鞏固家族根基,李氏家族也不例外。據史籍記載,李鴻章在原配夫人去世以后,他迎娶了安徽太湖名媛趙小蓮為妻。而李鴻章的長女李菊耦,也在他的精心安排下,與晚清清流派重臣張佩綸喜結連理。另外,李鴻章的大哥李瀚章在晚清至民國時期的政商各界,建立了錯綜復雜的姻親關系。在此之中,李瀚章的兩個女兒嫁入光緒皇帝的帝師孫家。
1920年,李菊耦與張佩綸外孫女張煐出生,她也就是著名作家張愛玲。然而,張愛玲的父親張志沂,不務正業,吃喝嫖賭抽,樣樣精通。年少的張愛玲長期遭到父親毒打,導致她內心敏感,自卑。1944年,24歲的張愛玲與38歲的胡蘭成相識,兩人很快墜入愛河。此時的胡蘭成還是個有婦之夫。可才華橫溢的張愛玲,不僅沒有嫌棄對方,反而對胡蘭成如癡如醉。不久后,胡蘭成與第三任妻子離婚,迎娶張愛玲。沒想到的是,當激情褪去,一切都顯得平淡無奇。1945年3月,胡蘭成婚內出軌,愛上了護士周訓德。張愛玲為了挽回愛人的心,不惜將30萬元的稿酬贈給胡蘭成。然而,這段婚姻只維持了一年的時間,最終以離婚結束。在這段畸形戀愛關系中,張愛玲承受著世人的謾罵與誤解,人皆不能理解張愛玲。實際上,作為世家子弟的張愛玲,自幼歷經父母婚姻破裂,童年長期遭受父親毒打,內心深處極度渴望親情,而胡蘭成成為她心中的那抹溫暖。
自1901年李鴻章辭世,至1995年其外曾孫女張愛玲與世長辭,李氏家族在歷史的長河中,緩緩落下帷幕。1952年,在上海的張愛玲收到香港大學的復學通知,開啟了她的求學生涯。1955年,張愛玲又從香港轉赴美國。1956年,張愛玲與美國劇作家賴雅相識,半年后兩人結婚。在美期間,張愛玲生活貧窮,只能依靠稿費,申請各類文藝基金過活。1957年,張愛玲的母親黃素瓊在英國病危,張愛玲想要去探望,可惜身無分文,連一張機票都買不起。1967年,賴雅病逝。自此以后,張愛玲更是深居簡出,很少與人溝通。1995年9月,她孤獨地死在美國洛杉磯的公寓里,7天以后才被人發現。張愛玲的結局令人唏噓。九十余載的世事變遷,面對山河破碎,歷史的沖擊,李氏家族也風雨飄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家庭,蛻變到頂級世家,背后是數代人的艱苦努力。實際上,李氏家族的衰敗,并非是一個人的過錯,而是歷史進程中的必然規律。當然,李鴻章的成就也并非偶然,其中的艱辛只有自己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