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嘉賓
米歐,商業快消行業群總經理,小紅書
大家好,我是小紅書商業快消行業群負責人米歐。今天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參加FBIF大會,與大家就食飲行業進行一些交流。當前,食飲品類在小紅書平臺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尤其在“新食飲時代”這一宏大背景下,我們觀察到,那些最能打動人心的商業敘事,往往都發生在每一個普通人的真實生活之中。在小紅書,所謂的高質量生長,并不僅僅體現在可視化的數據層面,它真正源自于每個人真實的生活點滴,以及人與人之間因此產生的漣漪與共振。
今天下午,我希望能與各位共同探討食飲行業的一些新現象。
在小紅書,年輕人正在重新定義和發掘“吃”的意義。我希望借此機會,向大家展示小紅書對于“吃”的獨特理解。
一、用戶在變,營銷也要變
(一)年輕消費者的“人間清醒”與“情緒買單”
首先,讓我們分析一下當前的用戶,特別是年輕一代,他們呈現出哪些新的特征。
當下年輕人的需求變得非常細化,他們也越來越展現出“人間清醒”的一面。例如,過去可能每天下午三點雷打不動要點一杯奶茶的習慣,現在可能變成了“再看看”;原先每周六固定與朋友聚餐的安排,也可能改成了“下次再約”。
然而,這樣的轉變并不等同于消費降級,并非意味著他們不再花錢,而是更加注重把錢花得更精準、更精細。他們愿意為了買到一杯能拍出漂亮照片的奶茶而排隊兩小時,也會為了在特定的周一買到一杯能讓自己擺脫負面情緒的特調咖啡,而專門在線上搜索和尋找。在小紅書上,他們更傾向于為情緒價值買單,為心動的感覺買單。他們的每一次購買決策都變得更加慎重和謹慎,可能會在小紅書上瀏覽大量評論,參考其他人的選擇。這種選擇往往來自于同溫層用戶的口碑傳播,這也正是小紅書重塑當前消費鏈路的方式。
(二)品牌營銷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除了理解消費者的變化,我們還需要關注品牌方當前面臨的挑戰與變局。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確實有許多品牌方在品牌投入和營銷選擇上,可能陷入了某種程度的短視怪圈。為了追求短期的GMV(商品交易總額),產品可能被簡單粗暴地塞進直播間,或者通過購買短期流量來快速變現。這種營銷促銷模式,短期內或許能起到飲鴆止渴的效果,但從長遠來看,當流量紅利退去后,用戶對于產品和品牌的理解往往會變得更加平淡。
我們也觀察到,新品上市后的生命周期正在逐漸被壓縮。以往能夠暢銷兩季、三季甚至四季的產品,一旦停止投放,其生命周期甚至可能無法完整度過一個生長階段。這不僅是對產品和生產資源的消耗,更是對品牌用戶信任的消耗。在這樣的新時代背景下,什么樣的營銷模式才是更值得期待的?今天,我將利用這個時間,帶領大家走進小紅書,了解小紅書能為品牌帶來哪些與眾不同的營銷模式。
二、食飲品牌如何重塑高質量生長
圖片來源:小紅書
在小紅書,我們將營銷模式定義為“高質量的生長”。這意味著我們需要重塑營銷鏈路,重新理解消費者,并與消費者建立全新的連接方式。
在此之前,請允許我播放一個小紅書的視頻,幫助大家更直觀地理解小紅書的用戶是怎樣的,我們是如何構建一個溫暖的社區,以及社區中那些感人的故事背后都蘊含著怎樣的意義。
這個視頻我自己看過很多次,每次觀看都深有感觸,甚至眼角會有些濕潤。大家都知道,視頻的背景是當時所謂的“潑天的富貴”事件。小紅書構建了一個如同“地球村”般的社區,連接著全世界的文化。這就是小紅書社區的特質:它足夠溫暖、足夠包容,給予用戶充分的想象空間。我們也歡迎大家來到這個擁有三億人生活圖景的社區。
(一)小紅書人群畫像:多元化與高質感消費能力
簡單介紹一下小紅書。相信在座的許多朋友都是小紅書的忠實用戶。目前,小紅書的月活躍用戶已超過3億,不同代際的用戶都在小紅書上匯聚。用戶構成呈現多元化特征:30歲以下的用戶占比達到50%,一二線城市的用戶占比也超過了50%。
我們的用戶群體豐富多樣,既有喜歡旅游、追求時尚的都市白領,也有注重養生、科學育兒的寶媽;既有喜歡探店、熱愛二次元文化的高校學生,也有熱愛健身、鐘情戶外的帥氣大叔。他們都是一群熱愛生活、樂于分享的人,善于挖掘新鮮事物,擁有較強的質感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都在為美好的生活和情緒價值買單。無論他們是誰,我相信他們都是品牌方正在極力爭取的“超級消費者”,同時也是消費趨勢和生活方式的引領者。
(二)小紅書內容生態:興趣圈層與趨勢發源地
小紅書的分享者總數已達一億,其中90%的內容為UGC(用戶原創內容)。最初,大家可能覺得小紅書以美妝、服飾、母嬰等內容為主,但隨著平臺的擴展,我們的內容已逐漸延伸至戶外、體育、娛樂等多個領域。大大小小的圈層吸引著不同的人群在此匯聚。從旅途中的非遺美食,到“地球村”視頻大賽,再到踏青時節在菜市場偶遇的那一捧春意,我們在小紅書上看到了千萬種生活方式和多元的生活狀態。
正是因為這樣的人群在此匯聚,不同細分場景在此展現,許多新的趨勢也在小紅書上萌芽。例如,關于MBTI的內容閱讀量已超過50億,發瘋文學的閱讀量也超過了14億,還有多巴胺穿搭等。每年,這些趨勢不僅在小紅書上萌發,更被帶入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前幾年備受關注的露營、City walk等,最初都是由小紅書上的一小部分人群自發興起的。當大家看到并關注到這些趨勢后,便會隨之效仿,從而將一個小小的興趣點逐漸演變成一股風潮。這些趨勢都起源于小紅書,小紅書也因此能夠引領風潮的興起,吸引更多人加入小紅書,共同向往美好的生活。
(三)小紅書搜索特性:生活化與解決方案導向
如今,大家已不僅僅將小紅書視為一個追求趨勢的平臺。我相信很多人在遇到問題時,第一反應就是“小紅書一下”。小紅書已經逐漸演變成人們生活的“百科全書”,大家都在說“遇事不決小紅書”。目前,小紅書每月的搜索量超過1.7億次。
值得注意的是,小紅書的搜索與其他平臺的搜索存在顯著區別。其他平臺的搜索多為短詞或結構性語句,而小紅書的搜索詞則越來越長,更加傾向于搜索細分的生活化詞句。例如,用戶會搜索“新零食測評怎么樣”“去某地旅行應該買什么當地特產帶回家”“小朋友吐奶了應該如何解決”等等。為什么搜索詞會越來越長?因為今天小紅書的內容千姿百態,所有的內容都對應著細分的生活場景,再細分的搜索需求都能在這些內容中找到答案。因此,小紅書不僅僅是信息搜索的來源,更是生活方式和生活解決方案的搜索來源。
(四)小紅書激發購買:從瀏覽到行動
許多人帶著明確的訴求來到小紅書進行搜索,但更多的人也會被小紅書的內容所激發。
例如,之前有一位用戶發布了一篇關于露營的帖子,在帖子中介紹了露營地以及自己攜帶的各種零食。下方的評論區,大家紛紛分享自己的露營經歷,描述自己的露營地。更多的人則是在詢問應該選擇什么樣的零食,這些零食在哪里可以買到,味道如何等等。
在用戶需求被激發以及用戶之間互動的過程中,也為品牌與用戶接觸創造了許多新的機會點。品牌可以潛移默化地將自身植入到用戶的真實需求場景中。這些需求點的出現,使得品牌與用戶的溝通變得更加深入,打開了更多溝通的機會和場景。如今,小紅書也已成為用戶認知新品、首發新品的第一站,為更多品牌與小紅書的連接創造了機會和可能性。
(五)小紅書電商:生活方式電商的差異化
除了為品牌提供眾多的切入點,小紅書也致力于讓品牌在站內實現持續轉化,并與用戶建立更深層次的連接。小紅書正在發展自己的電商業務,但小紅書電商與其他電商平臺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們稱之為“生活方式電商”。我們平臺也有許多直播達人在推廣自己的產品,但我們的推廣方式與眾不同,并非叫賣式的,而是娓娓道來,講述產品背后的故事和體驗。
很多人可能在小紅書有過購買產品的經歷。而且,我們平臺的產品質量非常好,擁有許多新品和差異化產品,這使得我們產品的復購率非常高因此,我們不僅為品牌提供了與客戶和用戶溝通的機會,更提供了一個場域,能夠讓品牌優質的新鮮產品在用戶中產生直接的銷售和轉化。
三、營銷領域三大核心轉變
小紅書擁有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趨勢、不同的場域。在新的營銷場景下,我們如何才能借助小紅書實現高質量的生長?今天,我將從三個方面為大家講解當前營銷領域正在發生的轉變。
首先,小紅書的營銷并非單純的流量營銷。傳統的營銷模式往往追求大規模曝光,讓更多人看見產品。但在小紅書,我們認為“觸達”不等于“觸動”,更重要的是與“人”溝通。因此,“人感營銷”,即從人的需求出發,洞察用戶需求,找到核心目標人群,是小紅書營銷的本質區別。
其次,我們應該選擇獨立造勢還是乘勢而上?我相信許多品牌都希望進行與眾不同的營銷活動,講述用戶未曾聽聞的產品敘事,并以此造勢。然而,任何一家品牌獨立造勢的勢能和資金效率都可能不夠精準,而且所造之“勢”是否真正是消費者喜歡和想要看到的,也未可知。但如果借助小紅書平臺的力量,利用小紅書的勢能和用戶自發形成的趨勢——這些趨勢是被用戶發現并認可的——與小紅書聯合造勢,我相信能夠讓品牌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效果。
此外,許多客戶習慣于在平臺上進行單點的流量收割。但小紅書是一個全域轉化的場域,除了“種草”之外,還能夠覆蓋全站,與其他平臺連接,并在站內形成閉環,解決所有問題。因此,是選擇孤島式的營銷,還是在小紅書站內進行全域營銷,這也是小紅書與其他平臺的一個重要區別。
接下來,我將分別從這三個方面展開,通過一些案例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小紅書的營銷究竟是怎樣的。
圖片來源:小紅書
(一)用戶深耕:從流量到人的理念轉變
1、人群定位:找到最適合你的那一群人
用戶的深耕,首先需要實現從“流量”到“人”的理念轉變。看似流量與人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本質上卻大相徑庭。關鍵在于找到屬于品牌的目標用戶群。在擁有數億用戶的平臺中,是廣撒網還是精準定位自己的用戶群,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當前的用戶分層已不僅僅依據城市、年齡、收入結構等物理層面的指標。小紅書能夠洞察更多數據層面信息,從而理解不同人群在本質需求上的差異。小紅書站內擁有二十大生活方式人群,這些人群是根據用戶在站內的行為、搜索、閱讀、購買記錄等數據,從不同維度進行分層得出的。
舉兩個例子:“縱情高壓黨”和“生活‘增味’家”。這兩類人群可能都是20歲左右、剛參加工作、身處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他們的不同點在于,“縱情高壓黨”可能工作壓力較大,需要通過選擇不同的酒水、飲料等生活方式來為自己解壓;而“生活‘增味’家”則追求品質和調性,更關注情緒價值和產品質量。因此,在向這兩類人群推廣酒水、食品時,與客戶的溝通點會有本質的區別。
再以伊利金典為例。作為一個面向廣大消費者的品牌,按照常規模式,它希望與上億用戶進行溝通。但上億用戶之間的差異巨大,溝通點又是什么呢?我們首先依據金典作為高端乳制品的特性——它更關注情緒價值和松弛感——找準了站內的“質感生活家”這一品牌核心人群。通過洞察發現,這群人在新年伊始時更加關注自我,更在乎自己的生活狀態。因此,我們為他們定制了“自在開年,都是好年”的質感營銷模式,并在他們所向往的新年體驗聚集地,如三亞、長白山,設置了充滿煙火氣的浪漫滑雪度假場景,與站內的大型營銷活動相結合,精準傳達了品牌理念。
2、場景營銷:建立強心智綁定
與這群人溝通,你需要了解他們的需求,以及什么樣的溝通方式更能讓他們接受你的品牌理念。即使是這樣的大品牌,在溝通過程中也需要找準人群和溝通方式。但僅僅找準人群就足夠了嗎?對于食品品牌而言,大家都非常清楚,在找到機會人群后,場景營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口。因為場景營銷能夠與用戶建立深刻的連接,并形成強大的心智綁定。
例如,當品牌在午餐時段進行場景連接,用戶就能聯想到在午餐時應該喝什么飲料;在戶外運動時應該喝什么飲料;在家庭聚會時應該喝什么飲料。這種場景的連接,使得用戶在產品選擇上產生更強的依賴性。以某品牌的RTD(即飲)咖啡為例,該產品此前的營銷主要面向“打工人”群體,強調其便攜和提神的特點。通過小紅書的洞察,我們發現,如今自制飲料、現調飲料已逐漸進入大家的生活,這也對RTD飲料造成了一定的沖擊。那么,什么場景是現制飲料所不能替代的呢?答案是戶外場景——那里沒有那么多制作現調飲料的條件,而隨身攜帶RTD飲料則非常方便且能提神。
通過人群洞察,我們發現戶外運動,尤其是登山和郊游,是與RTD咖啡的目標人群高度融合的場景。因此,我們借助了站內“紅薯旅行社”這一大型IP活動,傳遞出“除了辦公室場景,品牌RTD咖啡也是山野露營的放松好搭檔”的理念,成功幫助品牌的咖啡產品從辦公室走向城市,走進山野,拓展了新的人群。同時,我們還進行了更多場景的拓展。場景的選擇會從時間、空間、事件等多個維度進行考量,我們也會根據底層數據判斷哪個人群、哪個場景與產品更加適配。
3、賣點轉譯:使用用戶的語言溝通
除了理解人、理解場景,我們更應該理解如何與用戶進行有效的溝通。以往,品牌在產品上市前,都會思考產品的賣點是什么,以及如何將這些賣點傳遞給客戶。然而,通過分析站內大量的用戶信息、用戶內容和用戶評論,我們發現,許多產品所宣傳的賣點與用戶實際關注的“買點”之間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化需求。
小紅書擁有非常強大的“靈犀”數據后臺能力。我們將人群進行拆解,對用戶的生活方式、聚類標簽也做了細致的劃分,從而發現了更多能夠讓人更容易接受新產品的溝通方式。
以強調功效的產品為例,比如某品牌的紅參液。我們將原本年輕人可能不太感冒的“養生補氣血”的賣點,轉譯成“拯救打工人熬夜的‘回血條’”。產品本身的理念并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是用戶更樂于接受的語言,以及在年輕人社交對話中更具“社交貨幣”價值的表達方式。這種新奇的表達,讓年輕人在購買時為自己找到了一個新的理由,從而一下子觸動了他們。再比如,非常強調情感連接的百事可樂,其“喝得爽”的賣點被轉譯為“解救打工‘牛馬’的釋放劑”。
其實,這本質上就是一種“轉譯”。這種轉譯大部分來自于年輕人在內容中的直接溝通和評論區的直接交互。當品牌用這些詞匯與他們溝通時,他們會感到非常親切,也更容易接受。這樣一個小小的轉譯溝通,就能讓年輕人“破防”,愿意為你的產品買單,愿意為你的產品付費。
4、綜合運用:人群、場景、賣點的精細化運營
產品的選擇、人群的定向、場景的突圍、賣點的轉譯,這幾條線并非單一存在,而是交叉組合的邏輯。通過更精細化的運營,可以讓每一個產品找到不同的切入點,與不同的人群溝通不同的買點。
之前我們合作過一款大家非常熟悉的牛奶新品。該乳制品品牌將其核心目標人群定位為“精致寶媽”和“脆皮打工人”。首先,我們找到了他們的目標人群,并分別確定了“小朋友的早餐場景”和“辦公室的充能場景”作為其核心溝通場景。同時,產品“高免疫球蛋白”和“乳清蛋白”的賣點,被分別轉譯為“寶寶的隱形防護盾”和“脆皮打工人的免疫力充能站”。
可以看到,所有的底層邏輯并沒有發生變化:產品沒有變,人群定位更加精準,原先的賣點被巧妙地轉譯成了用戶更易接受的買點。在產品鏈路設計上并沒有大的調整和變化,改變的僅僅是營銷鏈路和人群選擇的策略。最終,該產品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從聲量到銷量的雙重爆發。
好的營銷模式,好的與人溝通的方式,能夠明顯地為生意帶來增量,找到新的增長人群,并且讓用戶真正熱愛你的產品——因為你的產品是他們所接受的,是他們能夠充分溝通的,是用戶可以理解的產品。
(二)從獨力造勢到乘勢而上:與平臺趨勢共振
第二個層面,我們探討如何與平臺的大趨勢相結合,從而讓營銷事半功倍。首先和大家分享一組數據:僅食飲行業,2024年小紅書站內相關筆記的增量將近50%,內容曝光量增長近100%,搜索量提升了27%。
如此高增速說明了幾個方面:首先,用戶對于食飲行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其次,用戶在小紅書上發現了大量的相關筆記,并進行了大量的搜索,他們正在創造屬于自己的美食生活方式;再次,大家在閱讀他人內容的同時,也愿意追隨食飲領域的新方向,將小趨勢逐漸放大。因此,關注用戶所關注的點,關注用戶所關注的方向,可以使我們的營銷乘風而行。
1、食飲新趨勢涌現,品牌加速布局
舉幾個站內食飲新風尚的例子。比如“漂亮飯”,它體現了大家不僅要吃得好,更要吃得好看,關注美食的美感和情緒價值。再比如“City eat”,這是從“City walk”延伸到食飲行業的轉譯,倡導大家邊走邊吃,在吃的過程中發現屬于自己的美味。品牌可以很好地結合這些趨勢進行營銷。
2、特色事件形成風口,品牌順勢共振
例如,我們之前與平臺“酒鬼地圖”這一營銷大事件進行合作。帝亞吉歐旗下的酒品精準地踩中了當下“City drink”的大趨勢。我們與線下的酒吧進行聯名合作,通過微醺地圖、有趣的線下體驗以及線上的流量加持,將線上流量引導至線下,與產品體驗進行深度結合。同時,用戶的體驗反饋到線上,又產生了新的內容。通過線下的賦能,借助平臺的趨勢,能夠吸引更多人愿意去線下體驗你的產品,并與線下渠道深度打通。
這是食飲行業用戶自發產生的平臺趨勢。同時,我們平臺也會根據用戶在不同行業里的一些小的風尚和趨勢,自制一些大的趨勢性活動。比如“雪人節”“外人節”“慢人節”,這些都是平臺非常重要的趨勢IP,包括源于City walk的“馬路生活節”。我們的“慢人節”旨在倡導一種放慢節奏、悠閑的生活方式,讓大家不要過于忙碌。
這一點也打動了許多品牌自身的品牌理念。以嘉士伯旗下的風花雪月啤酒為例,作為一款來自云南本土的酒,它是云南的一個標志性品牌。該品牌一直號召大家重回“一倍速”的慢生活,在生活中享受悠閑的時刻,這與我們平臺“慢人節”的理念不謀而合。
本次活動我們選擇落地大理,讓大家能夠親臨大理,線下體驗云南愜意的大理生活。品牌與我們一拍即合,在線下共同舉辦了活動,通過稻田音樂節、“慢人部落”等形式,與消費者、品牌、經銷商們進行了深度的連接,從而引爆了線上流量,也打爆了線下體驗,讓線上IP的理念與品牌理念持續放大聲量,使用戶在站內感受到小紅書IP的理念和價值觀與品牌價值觀的契合,實現了乘風而上。這是一個品牌利用好小紅書站內大事件,讓更多消費者理解和接受自身的非常好的案例。
(三)從單點收割到全域轉化:構建完整營銷鏈路
第三部分,我們來談談全域轉化。我相信很多人都希望聽到一些新的想法。剛才主持人也提到,我們與“紅貓行動”“紅貓計劃”有哪些連接。小紅書確實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場域。之前大家都在做“種草”,而“種草”本身就具備全域轉化的能力。我將從幾條鏈路為大家展示。
1、線上種草,線下轉化
首先,作為食飲品牌,大部分交易都發生在線下。我們確實與一些品牌、零售商、便利店、零食柜等有很多聯合性的種草活動。舉例來說,有不同的小鏈路。第一條鏈路,我們通過線上種草,引導客戶到品牌已有的線下門店進行消費;或者,如果品牌沒有自己的門店,但在其他零售店有其產品,我們也會做很多聯合營銷活動。比如,我們跟LAWSON(羅森便利店)有很多聯合活動,將優質的產品推薦給LAWSON,并在LAWSON端承接線上的流量,開展相應的活動。
第二條鏈路,我們有很多新的線上產品。比如,我們有NNS(新品試用)+UGC(用戶原創內容)的反饋機制。線上產生一些核銷碼,用戶到線下核銷,同時用戶回到線上產生UGC筆記,形成發酵。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們跟西餐巨頭品牌必勝客做了聯合活動。我們通過新年線下打卡的話題頁,在站內的小程序發放站內體驗核銷碼。大家拿著核銷碼去線下購買披薩。購買披薩后,往往還會產生其他額外的消費,不僅僅是用核銷碼兌換了一個贈送的披薩,實際上也帶動了線下整體生意的增量。同時,大家核銷完畢后,需要回到線上進行UGC打卡,將好的購物體驗、產品體驗、食品體驗反饋到線上,讓更多人看到。
本次活動大約吸引了46萬人領取優惠券,有35萬人到線下門店進行了打卡和核銷。而且,我們線上產生了數十萬篇UGC內容,效果非常好。客戶甚至主動提出讓我們做第二期、第三期。無論是口碑的沉淀與擴散,還是線下生意的增量,都是這次活動帶來的非常大的增益。這就是我們今天在全域轉化上,如何將線上的流量引導到線下。
2、鏈接電商平臺,實現全域轉化
第二條鏈路,大家可能比較清楚,我們與線上更多的電商平臺有過鏈接合作。之前鏈接比較多的,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小紅星”、“小紅盟”這樣的合作。現在,我們跟淘寶方面也做了“紅貓行動”,制定了更細致的活動策略。后續有更多計劃后,會跟大家做更詳細的介紹。
總之,我們與淘寶的深度連接,也使得我們與其他電商平臺的深度打通和銷售轉化變得更加容易。數據層面的打通,也讓我們對消費者的洞察更加清晰,轉化鏈路變得更加直接。以前跑得比較順暢的模式是“小紅盟”。舉一個例子,黃天鵝。通過我們社區的人感洞察,發現了母嬰和運動愛好者是其兩大機會人群。基于這樣的用戶人群,客戶選擇了親子小食盒和運動練吃兩款重點產品進行投放。通過“種草聯盟”的投放,將用戶從小紅書引導到淘寶、天貓進行成交,幫助品牌在不到行業平均成本一半的情況下,帶來了70%的站外新客外溢。
因為小紅書的用戶在購買產品時,往往不那么看重價格,他們追求新產品,帶著獨特的產品審視眼光和視角來到小紅書。所以,有很多新客愿意為情緒價值買單,愿意為他們定制的相關產品買單。因此,很多產品的新品發布都愿意在小紅書上進行,這是因為今天在小紅書站內,新用戶的轉化、新用戶的認同、新用戶的擴散,是其他平臺所無法比擬的。
3、站內電商閉環,打造特色爆品
第三條全域轉化鏈路是站內自閉環鏈路,這也是小紅書近兩年大力發展站內電商的結果。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我們食飲行業的糕點、沖調飲品GMV(商品交易總額)暴漲3倍及以上,零食滋補品類的增長也接近2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孵化出了像哈尼牧場這樣的千萬級店鋪。只要產品足夠好,足夠新穎,一定能夠在站內獲得蓬勃發展的機會。我相信大家在站內也看過李誕的直播,在他的直播間聽了他的“情感電臺”后,肯定下單過“牛脆脆”這款產品。這款產品也是因為在站內,通過像李誕這樣帶有情緒化、非常動人的講解,從而在站內被打爆。
什么樣的產品最適合在小紅書站內銷售?確實,一些特別標準化的、沒有特色的產品,在小紅書上可能不是那么容易賣。但是,一旦產品有特色、是新品,能夠與IP聯名,或者有一些與眾不同包裝的產品,在站內是非常好的推廣機會。
很多人會問,在小紅書電商發展初期,到底能不能賣得動?我告訴大家,一定能夠賣得動。只要你的產品好,找準營銷模式,找準營銷路數,一定能夠讓你的產品在站內打爆。
這就是小紅書的全域轉化。它既能夠從線上引流到線下,與食飲行業非常重要的線下銷售場域進行聯動;又能夠外溢到線上其他的電商平臺,通過“小紅星”“小紅盟”以及后續的“紅淘計劃”,使得我們的線上轉化鏈路更加通暢。同時,如果你的產品足夠好,符合小紅書的調性,并且在站內有好的營銷模式進行推廣,也能在站內產生小紅書自己的獨立爆品。
圖片來源:小紅書
四、結語
今天只是點狀地介紹了一下小紅書的營銷模式。其實,小紅書的營銷模式是非常復雜和精細化的。我們既有一套完整的食飲行業解決方案,幫助大家進行深度種草、精細化種草,通過人群、場景、買點多維度模式,為大家創造精細化種草、深耕用戶的機會;也能夠通過創造平臺大事件、捕捉趨勢的能力,與客戶一起乘風而行、順勢而為,找到用戶的特點,共同使我們的產品和品牌也成為熱點。同時,我們也能夠找到更多生意增量的機會,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無論是站內還是站外。我們希望從種草到全域增長,都可以實現真正的生意高質量增長。
我和大家簡單介紹了小紅書以及我們的營銷模式。確實,小紅書的“人感營銷”與其他平臺非常不一樣。我們始終從“人”出發,去體會人、感受人、理解人。我們自己也是用戶,因此我們的數據更能洞察每個用戶與眾不同的細微差別。
小紅書擁有非常強大的生命力,它始于用戶之間真誠的分享和連接。這些有溫度的互動不斷匯聚,成為了今天行業進步的前沿信號。我們也非常期待與千萬食飲品牌一起,能夠深耕用戶,培養出品牌長青的基因。通過人感營銷、人感種草,勾勒出高質量的品牌和產品的生長藍圖。也希望小紅書能夠助力整個食飲行業蓬勃發展。謝謝大家!
本文為FBIF食品飲料創新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