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診療過程中,患者常常會詢問關于甲亢的相關問題,例如甲亢在輕度、中度、重度不同階段分別會呈現出哪些癥狀,以及甲亢是否能夠被治愈。接下來北京北苑中醫院甲狀腺專家武春青教授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解答。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是常見的內分泌疾病,約80%的患者是由慢性毒性甲狀腺腫引發。當甲狀腺異常分泌過量甲狀腺激素,致使血液中激素水平顯著升高,就會引發甲亢癥狀。臨床數據顯示,甲亢發病無性別限制,但中青年女性尤其高發,女性患病率約為男性的4-6倍。長期承受精神壓力、存在免疫功能紊亂的人群,也更容易被甲亢「盯上」。
甲亢的病因復雜多樣,尚未完全明確,但主要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
一、自身免疫異常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機體免疫系統產生異??贵w(如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錯誤攻擊甲狀腺組織,導致甲狀腺激·素過度分泌。最常見于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Graves?。?。
二、遺傳因素
甲亢具有家族聚集性,直系親屬患病會顯著增加后代風險,可能與免疫調控基因或甲狀腺受體基因異常有關。
三、環境與生活方式因素
?碘攝入過量?:長期大量食用海帶、紫菜等高碘食物或含碘藥物,刺激甲狀腺激素合成增加。
?精神刺激與壓力?:長期焦慮、緊張或重大精神創傷,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影響甲狀腺功能。
?電離輻射/化學暴露?:接觸輻射或某些化學物質(如多鹵芳烴類)可能干擾甲狀腺正常功能。
?感染或炎癥?:部分病毒或細菌感染可能誘發自身免疫反應或甲狀腺炎,間接導致甲亢。
四、甲狀腺結構病變
?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結節自主分泌過量激素,不受垂體調控。
?甲狀腺腺瘤或濾泡癌?:腫瘤組織異常分泌甲狀腺激素。
五、藥物與其他疾病影響
?藥物誘發?:長期使用胺碘酮、鋰鹽、干擾素或過量甲狀腺激素類藥物。
?繼發性疾病?:垂體腺瘤導致促甲狀腺激素過量分泌,或慢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干擾甲狀腺功能。
六、性別與生理因素
女性因雌激素水平較高,更易患病;妊娠期激素變化也可能誘發甲亢。
注:多數患者為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如遺傳易感者在環境觸發下發病。明確病因需結合臨床檢查(如抗體檢測、甲狀腺超聲等)。
甲亢的初期癥狀
1.怕熱多汗?:即使在常溫環境下也易出汗,皮膚溫暖潮濕。
2.?體重下降?:食欲亢進但體重持續減輕,85%患者有此現象。
3.?持續乏力?:活動耐力下降,休息后難以緩解
4.失眠多夢:晚上睡不好,經常做夢,失眠不安。
5.性情急躁:情緒不穩定,愛發脾氣。
甲亢的中期癥狀
1.?持續消瘦?:雖食欲亢進,但體重快速下降(平均每月減少>3kg),肌肉消耗明顯。
2.?嚴重怕熱多汗?:輕微活動即大汗淋漓,環境溫度稍高即感極度不適。
3.?進行性乏力?:日?;顒邮芟?,休息后疲勞感仍無法緩解。
4.心慌,心跳過速:感覺心慌,尤其爬樓,感覺心跳快,喘不過氣來。在平靜狀態下測心率(參考值:普通人心跳70以上,甲亢100以上)。
5.脖子變粗:脖子變粗,變得有點腫,可能還伴隨一些壓迫感。
甲亢的重度癥狀
1.?極度消瘦?:體重驟降(>10%基礎體重),肌肉重度消耗呈惡病質狀態。
2.?持續性高熱?:體溫>39℃且常規退熱無效,皮膚潮紅伴大汗淋漓。
3.?重度乏力?:臥床不起,無法完成日常活動
武春青教授提示:部分情況下的甲亢是可以完全治好的,所以患上甲亢也不用過于擔心煩惱,遵循醫囑是可以恢復正常的。甲亢的治療主要有口服藥物、放射性碘 131 同位素或手術治療。
1、藥物治療:適合初發、輕癥患者
適用人群?:初發患者、輕中度甲亢、甲狀腺輕度腫大、妊娠早期或青少年患者
?療程管理?:
?控制期?(1-3個月):足量用藥至甲狀腺功能正?;?/p>
?減量期?(2-3個月):每2-4周遞減劑量1/3
?維持期?(12-18個月):最小有效劑量持續治療
?療效與風險?:
·? 治愈率:40%-50%患者停藥后長期緩解
·? 復發率:停藥1年內高達50%-60%
·2、放射性碘(碘131)治療:適合藥物無效或復發者
適用人群?:藥物治療無效或復發者;甲狀腺中度以上腫大;合并心臟病等手術禁忌者
?治療流程?:
單次口服碘-131膠囊或溶液
?3-6個月?后評估療效(80%患者1次治愈)
? ?優勢?:非侵入性,無需住院
? ?劣勢?:甲減發生率:?第一年30%-50%,10年內累積達70%-80%;需終身服用左甲狀腺素替代治療
3、手術治療:適合甲狀腺腫大壓迫氣管、懷疑惡性者
適用人群?:巨大甲狀腺腫壓迫氣管/食管;疑似惡性結節;藥物及碘-131治療禁忌者
? 優勢?:根治率接近100%;立即解除壓迫癥狀
? ?劣勢?:?終身甲減?(甲狀腺全切者100%發生);手術并發癥:喉返神經損傷(致聲嘶):發生率0.5%-3%;甲狀旁腺功能減退(致低鈣抽搐):發生率1%-2%
目前,傳統的甲亢治療手段均存在一定局限性。藥物治療雖應用廣泛,卻面臨較高的復發率,同時還存在肝損害和骨髓抑制的潛在風險;放射碘治療雖能有效控制病情,但常引發永久性甲狀腺功能減退;外科手術治療不僅創傷較大、術后易留疤痕,而且可重復性較差。在臨床實踐中,許多甲亢患者對這三種傳統治療方法并不滿意,即便接受治療,病情也難以得到持久穩定的控制,癥狀反復發作的情況屢見不鮮。為緩解病痛,這些患者往往不得不長期甚至終身服用抗甲亢藥物,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影響。值得慶幸的是,免疫介入治療作為一種全新的甲亢治療方式應運而生,為甲亢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免疫介入治療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微創手段局部干預甲狀腺并調節免疫系統功能,以控制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度,對比傳統手術來說免疫介入治療精準靶向,大大提升了治療的精確度,就像用導彈打蚊子,百發百中;雙向調節,既能抑制炎癥,又能修復受損甲狀腺濾泡,讓甲狀腺恢復健康。而且,免疫介入治療屬于微創治療,無需開刀,對患者的損傷較小,恢復時間也較短,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復正常生活。但是其局限性在于可能需多次治療,技術門檻比較高,需內分泌科與介入放射科多學科協作、一些醫院難以開展此項治療。
免疫介入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甲亢治療方法,為廣大甲亢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它突破了傳統治療方法的局限性,具有精準、高效、安全、復發率低等優點。如果你或身邊的人正被甲亢所困擾,不妨了解一下免疫介入治療,也許它就是你一直在尋找的“治愈密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