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產、消費、服務正逐漸實現無縫銜接,未來跨境電商國際貿易一定會推動智能制造、智能服務、貿易便利化等全球貿易新商業格局。
文 | 劉青青
ID | BMR2004
2025年6月11日,在中國經營報社、中經傳媒智庫、《商學院》雜志與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聯合主辦的“破界·共生:新商業文明重構未來暨《商學院》第二屆新商業文明論壇”上,新蛋集團中國區應用軟件事業部總經理路娜發表了《跨境商業中如何用技術重構文明對話新場景》的主題演講,指出當前全球跨境電商市場的蓬勃發展有三大支撐。
一是人口紅利釋放巨大貿易空間。一直以來,跨境電商主要的消費群體是25歲到35歲的年輕人,但新蛋集團觀察到,近年來,這一主要消費群體的年齡界限正分別向上和向下兼容。一方面,更年輕的消費群體正在驅動電商消費的增長,另一方面,那些已經習慣了網購的消費者隨著年齡的增長,仍然保持著網購的消費習慣,這種現象使得全球跨境電商用戶數量呈增長態勢,且消費者年齡區間正逐漸融合。
二是各國電信運營商基礎建設發展顯著。移動網絡方面,全球電信基建紅利得到釋放,尤其是5G網絡鋪設起了跨境電商快車道;消費網絡方面,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金融致富深度融合。這種“兩網協同”的發展模式,為全球跨境電商夯實大發展基礎。
三是AI技術打通語言、時差、金融、合規交易壁壘。AI大模型支持超100種語言的實時翻譯;跨境電商咨詢響應時間從8小時縮短至30秒45毫秒;AI客服7×24小時處理全球咨詢,時區覆蓋率達100%;“區塊鏈+AI”實現跨境支付欺詐率下降80%;“物聯網+AI”預測物流延誤概率,跨境配送時效提升50%……全球跨境電商貿易壁壘逐一被擊破。
在人口紅利、“兩網貫穿”、AI技術的三大支撐下,全球跨境電商市場不斷發展。“全球生產、消費、服務正逐漸實現無縫銜接,未來跨境電商國際貿易一定會推動智能制造、智能服務、貿易便利化等全球貿易新商業格局。”路娜表示。
路娜還提到,跨境電商逐漸有了社交型發展趨勢。電商正在從傳統“以品為主”轉向“以人為主”,全球跨境電商社交屬性增強,正在打造“內容+人”雙驅動信任機制,社交資產“復用+沉淀”。
一款“以人為主”的產品,更能夠讓消費群體達成情感共識和價值共鳴,實現產品在全球爆火。而在社會型、社交型的電商趨勢里,當前還進入了“人機協同”階段。
路娜提到,2019年人們關注KOL(關鍵意見領袖),名人做推廣屢見不鮮;2020年人們關注KOC(關鍵意見消費者),美妝達人、旅游達人、家居達人等“消費者說話”十分受青睞;2021年人們關注KOS(關鍵意見傳播者),電商平臺或企業號召銷售員開社交賬號做矩陣式營銷;2022年人們關注KOB(關鍵意見商家),企業BOSS們也紛紛下場做企業家IP;到2024年,KO.AI成為新趨勢,AI生成的IP或者內容引流成為一股潮流。
AI的作用遠不止于此。當電商主動擁抱AIGC技術,AIGC將能輔助社交內容源統一生成,根據不同平臺進行傳播與互動,并生成具有情緒價值的AI客服等。
“在社交媒體和用戶生成內容(UGC)等方面形成以人為主的透明化評價體系;AI技術的發展帶人們走進‘人機協同’的電商發展時代;社交屬性使企業能直接觸達海外消費者。”路娜強調,正是社交、自媒體、跨國社群和文化交流聯動,由此構建起了新商業生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