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魏晉之后,遇見高超的書法家,我們常用“王羲之”3字形容他,以此證明,這人筆法高深,實力非凡,譬如近代的沈尹默,因悟透古法,水平超越“元明清”3代,而被譽為“近代王羲之”。
除了上述巨匠,被人忽視的日本書壇,還有一位絕世高手,把王羲之筆法學到極致,號稱“日本草圣”,此人就是卷菱湖,書法這項藝術,源于中華,故而談及日本書道,世人常嗤之以鼻,不加探索。
實際上,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遣唐使”來朝拜師,學習正統筆法,并搜購真跡,將其一并帶回國,四處傳授,從此之后,日本書道的水平,全面提升。
不僅誕生著名的“三筆三跡”,到江戶、明治時期,流入日本的真跡,基本保存完好,反觀同時期的元明清,古人墨稿基本流散,傳世的寥寥無幾。
尤其是“趙董”、梁詩正等人,簡化古人筆法,削減純正性,質感不夠醇厚、高級,而日本書家,得見真跡,眼界和思維開闊,筆法也極其正統,沒有絲毫刪減,這位卷菱湖,更是如此。
他出身顯赫,幼時就學書,得見晉唐真跡,一生不受其他風格的侵擾,用筆也沒有半分的刻刀氣,只看晉唐法帖,用筆更是純正,不刪減一絲一毫,得“二王”精髓,字字沉著靈動。
甚至資料記載,卷菱湖的門下弟子,多達10000余人,我們欣賞傳世真跡——《王維桃源行》,晚年采用大草書寫,以王維詩意驅動筆墨,融合王羲之的清逸,張旭的奔放,與懷素的律動
起筆多露鋒輕掠,行筆以腕力絞轉,中鋒運行,線條圓勁灑脫,極具彈性和張力,章法層面,看似排布勻和,實則在中軸線上,有規律的擺蕩,突出動態的視覺效果,同時也給人妙趣,激發藝術活力。
卷菱湖如此精悍的“仿古”功力,以及對于古法理解之深,連“狂人”米芾也無法匹敵,此帖字體完整,筆法清晰,墨色生動且潤麗,非常適合臨摹,掌握“二王”和狂草筆法,字跡寫的純正、精到,日后深入晉唐,也有法可依
而今,我們對卷菱湖《王維桃源行》,進行1:1超高清復刻,采用博物館級別,12色微噴復刻工藝,與原作毫無二致,此品乃是手工經折裝,使用翻折設計,便于臨摹和查找。
全卷加入現代字注釋,幫助初學者識讀,此帖極為高清,市面罕見,獨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更加還原、細膩,所有字體的細節處理,全都一覽無余,見此品如見原作,若您喜歡可以點擊下方商品鏈接一觀。
作品為我店獨家版權,侵權抄襲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