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智輝,南京人,1961年出生,1979年底入伍,1984年元月入黨,北京大學EMBA。中國十大品牌策劃專家、國際/國家注冊高級商務策劃師。當年老山前線第一線陣地的步兵排長,所在的陸一軍一師一團五連二排,戰后榮立了集體一等戰功!部隊生涯十七個年頭,榮立集體一等戰功三次,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各類嘉獎26次。市級優秀共產黨員、江蘇省十大公益人士、南京市婦聯授予“抗疫最美家庭”稱號、江蘇省最美家庭,入選全國第三屆“退役不褪色,永當排頭兵”榜樣戰友名單。
現任:南京玄武長城驛站擁軍公益發展中心黨支部書記兼理事長
南京軍緣愛心公益服務中心發起人、執行會長
中國笫一家情景式可復制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老兵之家”發起人
江蘇省扶貧基金會范舍得愛公益基金聯合發起人
江蘇省品牌學會常務理事
南京雨花臺區工商聯執委
杭州亮劍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名譽社長
亮劍九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名譽主席
亮劍九州愛心聯盟主席
一九九五年十月從總參通信工程學院少校退役后,他一直熱心老兵公益事業,為了兌現上陣地前給戰友們許下的諾言:“活著的戰友一定要為烈士的父母盡孝!”,在戰友們的幫助下,數十年間找到了十一位烈士的父母,并數十次上門走訪慰問。
他對烈士的媽媽說:“媽媽,對不起,三十年前是我把明進兄弟帶上陣地的,卻沒有把他活著帶回來”
二零一四年四月,當他歷盡千辛萬苦找到當年他帶到前沿陣地的三十名新兵兄弟中陳明進烈士年逾80歲的母親丁美珠老人時,“撲通”一聲雙膝跪倒在老母親面前行大禮,震撼了在場的所有人!同去的數十名戰友也一同跪下。這一跪,跪出了長達數十年而重于泰山的承諾!孟智輝清楚地記得那天在烈士陵園,當陳明進烈士的新兵排長李良飛(現任東陽市政府編制辦主任)單腿跪在明進墓前那一聲凄戚的呼喊:“明進兄弟,排長來看你了!”現場的戰友和烈士弟妹也跟著凄戚呼喊:“兄弟,我們來看你了!”這一喊山谷回聲!這一喊大地回音!當地的《處州晚報》《今日縉云》《縉云電視臺》等媒體均以《媽媽,我遲來了三十年》為題做了整版的專題報道!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
2015年帶著眾多戰友去看望陳明進烈士的母親并行大禮
從縉云回來,他萌生了成立一個老兵公益組織的念頭。“烈士犧牲了,我活著,傷員缺胳膊斷腿了,我完完整整的活著,我有義務和責任為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做點什么。這樣,我的生命才會變的更加有意義!”他和幾個老戰友老朋友一合計,在上級領導的支持下,注冊了中國第一家專注對越作戰老兵的公益組織――南京軍緣愛心公益服務中心。從那一天起,他們慰問烈士遺屬,走訪參戰老兵,組織文藝骨干為軍烈屬和參戰老兵做專場演出,組織書畫家義務寫春聯,義賣字畫獻愛心!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了解到不少參戰老兵遭受戰爭后遺癥的困擾影響了生活,他們專門請來了心理咨詢專家――南京市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主任張純博士給老兵們做心理輔導,打開他們的心結。
二零一七年五月孟智輝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貴人”――玄武區民政局局長汪風華,汪局對他說:“你們為烈屬為老兵做了不少事情,不知道能否到玄武來,辦一個類似的公益組織,繼續為玄武區的烈屬和老兵服務!”這一建議與孟智輝的想法不謀而合!在玄武區民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他們又成立了“南京玄武長城驛站擁軍公益發展中心”,帶領十多名志愿者上門逐戶走訪了296戶烈士遺屬家庭,將收集的感人故事和英雄事跡,整理編纂了《玄武英烈傳》,并請方祖岐上將題寫了書名,朱文泉上將作了序,以緬懷烈士功勛,弘揚烈士精神,激發愛國情懷!從走訪中了解到絕大多數烈士遺屬家庭,不愁吃穿,最大的苦惱是社區群眾不了解烈士及其遺屬,更談不上尊崇了!于是他們組織了近百場《社區英雄故事會》,宣傳英雄事跡,講述戰斗故事,聽眾近兩萬人。所開展的《為愛行走,烈士遺屬大走訪》項目,被評為“玄武區十大公益品牌項目第一名”!孟智輝帶領團隊,認真了解烈士遺屬及老兵家庭的疾苦和困難,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烈士老爸一聲“我想你了”,讓他淚留滿面
二零一八年七月十七日下午兩點十分,長城驛站擁軍公益的辦公室電話響了“喂,你好!”“哈老啊,您好!”“我想你了”接電話的孟智輝理事長頓時淚流滿面,打電話的是哈志凌烈士老父親哈弼云,老人家已經83歲了,兒子犧牲時,當地政府在東莞市虎門鎮修建的“愛民搶險七勇士紀念碑”,三十多年來,他從來沒去看過,了解到這一情況,在民政部門支持下,2018年3月他陪同哈老一家前往東莞祭掃紀念碑,了卻了老人家的心愿!一路的照顧與陪同讓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哈老什么事都十分樂意跟孟會長說。10月份,哈老因病去世,生病期間,他經常帶著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前去探望慰問,并在老人去世后幫助主持葬禮,邀請烈士生前所在部隊派員參加,給老人家以最后的尊嚴,不留遺憾的離去!孟智輝經常說:“長城驛站擁軍公益成立才三年,我的淚點卻越來越低,看不了烈士家屬和參戰參核老兵的困難,想幫他們卻心有余而力不足。不過值得欣慰的是,不少烈屬都愿意把家里的事講給我聽,老人生病、孩子上學、畢業就業等等都會征詢我的建議,把我當成了家人,只要我在這個崗位上一天,我就努力把工作干好一天。”
在醫院護理陪伴病危的哈志凌烈士的父親哈弼云老先生
孟智輝的老首長原南京軍區司令員朱文泉上將在《玄武英烈傳》的《序言》中寫道:孟智輝同志作為對越作戰的骨干,曾經在一線陣地戰斗過的步兵排長,他來專職做老兵公益工作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老首長的話激勵著他更加堅定地走在老兵公益的路上!
2018年春節上門慰問烈屬時,當我們了解到烈士俞貴寶的母親八十一歲了,患嚴重的糖尿病30余年,生活自理困難,經常住院治療,家中老屋破損漏水嚴重,詢問其家屬和參戰老兵得知這個問題已反應過多次,但均被以“這樣的困難戶比較多,還是要依靠其它子女來解決”為由無法解決,根據這一情況協會立即組織愛心志愿者和參戰老兵多次上門慰問,并積極協調當地政府,解決了房屋翻修的資金近70000元!翻修的兩層小樓落成后老母親在里面住了近一年才安然離世。
在俞貴寶烈士的老母親候小狗的老屋翻修現場與村領導溝通
火線入黨的參戰老兵楊成興,政府為他安排了公益崗位,每月收入三千多元,但因患肝癌晚期,家庭生活非常困難,用來看病的五萬元借款因不符合醫保政策不能實報實銷,成了現實版的《高山下的花環》中的“梁三喜”,在參戰老兵群體中反響很大,情緒激動的戰友甚至還提出來要把楊成興的遺體穿上老軍裝抬到區政府大院去。得知這一情況,我們一邊向有關部門匯報,一邊疾馳溧水區東屏鎮慰問楊成興家屬和安撫參戰老兵,在我們多方努力協調下,鎮政府召集各部門開會妥善地解決了部分資金。孟智輝個人捐助了一萬多元酒水用以辦喪事,而后又以家屬方代表的名義在追悼會上致答謝詞,孟智輝立即組織楊成興生前所在連隊的戰友們捐款近七千元,并聯系楊成興所在的溧水區民政局鄭萍局長和東屏鎮黨委趙書記以及市公安局國保處譚處長,在他們的積極支持下,幫助楊成興家基本解決了這方面的資金需求,化解可能出現的社會矛盾和老兵群體事件,也為維護穩定和南京市獲得“雙擁模范城”九連冠做出了小小貢獻。
陪同已故參戰老兵楊成興的妻子丁志芳前往政府送錦旗
榮立一等戰功的劉興騰中校,因妻子身患兩種癌癥,用住房抵押給妻子治病,妻子病逝后,為了給兩個孩子有個遮風擋雨的家,無奈選擇了自主擇業放棄了工作安排,把房子贖了回來。卻因此去地鐵當了保安!幸好遇到了好心的現在的妻子陶榮娣,不嫌棄他負擔重,毅然嫁給了他。可天有不測風云,劉興騰兩次中風,坐上了輪椅,險些丟了性命。這個再婚家庭在孟智輝和其他戰友們的幫助下,一天天地好起來!去年下半年,在孟智輝和金陵商會邵建波會長的積極努力下,當地政府幫助劉興騰租了一套電梯公寓,解決了劉興騰的出行困難,又補評了四級因戰傷殘,小陶又領到了護工費。。劉興騰八十歲的老母親,在山東臨朐老家的房屋面臨倒塌,也是他們積極向當地政府反映情況,多次溝通,當地政府去年十月份為老人家蓋了三間新瓦房,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今天四月份,劉興騰一家還被江寧區評為“最美家庭”!
當地政府為劉興騰母親蓋的三間新瓦房!孫子畫了愛國擁軍的墻畫
“崇尚英雄 敬畏先烈 善待老兵”他用新觀念引領社會正能量
2016年八一建軍節前夕,孟智輝在網上率先提議成立國家專門的退役軍人管理機構,并協助《參戰老兵社會地位分析》課題組完成了基礎調研及大數據分析,為中央軍委決策提供了詳盡的理論數據!該課題論文還被評為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優秀論文!他率先喊出了“崇尚英雄,敬畏先烈,善待老兵”的正能量口號并廣為宣傳,引起了全社會對老兵群體的廣泛關注!
他還經常用樸實的語言來化解老兵中存在的矛盾隱患!他和老兵們說:“黨和政府就象我們的爸爸媽媽一樣,遇事多溝通多交流!不要對抗,不能對立!更不能攻擊!有問題可以按照黨章的規定向上級黨委直至向中央反映!不能動不動就把政府大門堵起來,拉橫幅喊口號!這樣做,或多或少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或多或少影響了政府機關的辦公秩序,或多或少讓少數別有用心的人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在上級領導的支持下,在他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下,所在轄區沒有一例老兵非法上訪事件,反而老兵們把精力放在了創業就業上來,光玄武區成立了四家參戰老兵社會組織,投身居家養老社會公益等事業中去!象三點紅紅色養老機構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有力維護了社區穩定!他還積極組織參戰老兵參與開展整理社區環境,掃除積雪方便大家出行的公益活動中來,樹立了參戰老兵的良好形象!
在他的影響下,去年年底,參戰老兵李明也在街道民政中心的協調下,創辦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璀璨年華”。雖然辦公場所僅有一間辦公室,但中心已經為近40名老人開展助醫、助急、助娛等多項上門照料服務。春節前夕,他還帶著李明上門慰問了三十戶困難的烈士遺屬及參戰老兵家庭,給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
今年年初,轄區內86歲的抗美援朝老兵楊廷源在樓道不慎跌倒,李明電話聯系知曉后,上門為楊廷源義務更換嶄新的樓道燈。“老人家里一有事情,打我電話立馬就來了。”李明說,“下一步準備拓展助行服務。”目前,李明已經為10余名老人固定開展助行服務,接下來將通過整合現有車輛資源,拓展服務圈。
帶領老兵參加小區環境治理
蘇州電視臺還邀請了老排長孟智輝參加了2020年12月31日晚的《跨年演講會》活動,演播現場近千人線上超過四十萬人在聆聽越戰故事,了解烈士和參戰老兵這個群體對國家的貢獻。
40多年的老兵公益之路,他帶領團隊走的很扎實很認真,幫助數百名烈屬和老兵解決具體困難,累計向社會捐贈款物100多萬元!近三年來就為近30位烈士父母和老兵送葬,讓他們在儀式感很強的情形下有尊嚴的離去。他和團隊的工作得到了老首長們,烈士家屬及老兵們的好評!
八路軍供給部部長張之倫烈士的女兒張喆阿姨說:“為孟會長和長城驛站擁軍公益點贊,你們走在新時代的前沿,符合黨的政策,溫暖著我們的心。全國這樣的機構不多,應該宣傳你們的事跡及精神,向全國推廣”。
陳翚烈士的三哥陳鵬是某區區委宣傳部的一位科長,他在微信中寫到:“孟會長和團隊長年奔波在慰問烈屬和兩參老兵的路上,并積極協調地方政府,為爭取他們的正當權益不知要跑多少腿,說多少話,所創辦的‘軍緣愛心公益和長城驛站擁軍公益’讓我們烈屬和老兵有了‘家’的感覺!”
開國空軍上校曾性涵烈士的家人陳景渝老人在給孟會長的微信中說:“我已經把您當作我最親的人,領導和朋友,您為烈屬和老兵做了很多實事,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您是我學習的榜樣!”。
火線入黨的參戰老兵楊成興的妻子丁志芳送來了一面錦旗,并對孟會長說:“我是農村婦女不會說話,雖然楊成興離開了我們,但你們對我家的關心和幫助,我永遠忘不了,你就是我們烈屬和參戰老兵的‘娘家人’”。
河南省洛陽市愛國主義教育督導團副團長,孟智輝的老排長牛躍通回去以后介紹了“長城驛站擁軍公益”的做法,老干部們一致表示,“南京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湖南省祁東縣政法委副書記周利民來會調研后表示,“長城驛站擁軍公益”在發揮參戰老兵正能量熱心參與愛國主義教育和公益事業為全國帶了個好頭!
新四軍稅務官戴恩浦烈士的兒媳在給孟會長的微信上說:非常感謝你!這么炎熱的天氣里,你給我們二老送來慰問,連口水也沒有喝!特別是臨走時你那句,有事記得給我打電話!我們感到特別溫暖,比自己的兒女都親切!你待軍烈屬如親人!再次謝謝你!
固城街道民政辦主任蔣有清對孟會長說:你為烈士家屬做的夠多的了,不愧為最光榮最可愛的人!
長城驛站秘書處工作人員王琨因工作需要調到大行宮社區工作,她給孟會長的留言是這樣寫的:我人雖走,但我永遠是長城驛站的人。在工作期間,深受你的影響,永遠認真做事,實在做人!感謝會長!
山東濟南市雙擁辦組織所轄各區縣雙擁辦主任來會參觀學習,給“長城驛站擁軍公益”的工作很高評價!全國維穩辦工作會議也組織上百名代表來會聽取經驗介紹
以上三幅為濟南市雙擁辦組織各區縣雙擁辦主任來訪
全國維穩辦主任會議現場介紹,左側為區政法委書記
“娘家人”,一個多么貼切的稱呼!
他激勵著孟智輝和他的團隊在公益的道路上奮勇前行!至今他個人兩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還被評為“品牌江蘇風云人物”,“江蘇省十佳愛心人士”,“江蘇品牌大獎品牌領袖人物”,所帶團隊評為“江蘇省十大優秀公益組織”,“軍民融合先進單位”“2015年品牌江蘇年度創新品牌獎”“2016年度江蘇品牌創新獎”! 2019年5月《中國社會報》全國雙擁周刊以半個版刊登《孟智輝:烈屬和老兵眼里的“娘家人”》,2019年第11期《雷鋒》雜志用兩個整版刊登《孟智輝:烈屬和老兵眼里的“娘家人”》, 2020年8月孟智輝入選全國第三屆“退役不褪色,永當排頭兵”榜樣戰友名單,2020年第11期《鐵軍》雜志刊登封面人物故事《媽媽,兒子來遲了》講述會長孟智輝找尋烈士媽媽的事跡,2020年12月協會被南京市公安局評為“最佳平安志愿服務組織”,
采訪就要結束了,但孟智輝告訴我們,他只是“娘家”里的一個人,這些工作都是他們團隊整體來完成的!現在退役軍人事務局是我們的“娘家”,民政局是我們的“婆家”,我們的工作離不開他們的支持。感恩玄武區民政局汪風華局長給我們提供了“長城驛站擁軍公益”這個大平臺,離開平臺我們什么也做不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