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在隱藏戰線工作多年的李振遠被派往東北工作。在火車站,他遇到日軍手拿相冊比對盤查,眼看即將暴露,沒想到兩歲多的女兒突然跑過來救下了他.......
1914年,李振遠出生于山東壽光縣。家中父母都是普通農民,但為了兒子的前途,父親還是咬牙讓他上了學。
17歲那年,李振遠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考上了安東城里(今丹東)的高級中學。然而就在那一年的九月十八日,家園再無安寧之日,學生們也無法再安靜上課。
面對那些蠻橫的侵略者,李振遠認為不能沉默,于是便和學校的一些同學自行組織了抗日宣傳隊。后來,他認識了身在安東的我黨成員鄧鐵梅,并與他一起與敵人打起了游擊戰,安東的游擊隊也在這個時候成立了,李振遠被選為隊長。
1932年,李振遠因表現突出,被推薦給組織,正式加入了我黨。此時,安東的游擊隊已經增加到2000余人,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日軍沉重的打擊。為此,日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從嚴格管控民眾來切斷了游擊隊的后勤供給,戰斗隨之進入艱難時刻。
1933年,李振遠帶著隊伍正活動于太陽溝一帶,不曾想竟陷入了日軍的包圍。在如此危險的情況下,他迅速采用分散突圍,并和警衛員帶領100余人毅然斷后掩護。大部隊最終突圍了出去,而他和警衛員都負傷倒地。
知道敵人會來檢查現場補刀,警衛員故意倒在了李振遠的身上。當尖刀扎進警衛員腹部的那一刻,李振遠得救了。
警衛員的犧牲讓他十分悲痛,但大敵當前,痛定思痛,還得繼續與敵人作斗爭。傷愈后的李振遠將隊伍更名為“東北抗聯安東特別支隊”,同時又將所有人員化整為零,專門潛伏到火車站、電業局等重要地方,由明轉暗繼續與敵人斗爭。
在他的用心策劃下,一張龐大的地下工作網便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逐漸形成。然而就在他正準備與日軍智斗一場時,危險降臨了。
由于我軍的活動給日軍造成了重大損失,他們便撒開天羅地網來抓我黨同志,潛伏在大連的孫波首先暴露被抓。沒想到他骨頭太軟,直接就叛變了,立馬就供出了他的上級領導王濟之。
在日軍的刑訊室里,王濟之也抗不住了,直接招了供,這讓李振遠建立的地下網絡遭到了重創。許多潛伏人員被抓走了,幸好有同志及時給李振遠通風報信,就在敵人趕到的前一步,他成功地轉移了。
第二天,安東的大街小巷都張貼著李振遠的頭像,并寫著懸賞10萬大洋捉拿。
1935年初,在和欒文同志歷經無數波折后,李振遠來到了北平。可是,這時的他們已經和組織失去了聯系,面對生存和危險的雙重壓力,李振遠選擇先回壽光老家。
一路吃草根,喝雪水,他帶著欒文同志終于回到了老家。在老家,李振遠一刻也不愿閑著,他繼續開展黨的工作,三個月后,終于又與組織取得了聯系。
1938年初,在我軍黨校任教員的李振遠認識了上海學生周梅影。兩人說話投機,思想一致,時間一長便互生好感,在組織領導的見證下結為了夫妻。
1942年8月,東北的形勢日趨嚴峻,日軍對那里實行了嚴格的管控,無論進出,都必須登記戶口,持臨時證件,還要有人擔保。即便有了這些,也還要通過日偽軍警的反復盤查。
雖然危機重重,但是東北的抗日工作勢在必行,因李振遠熟悉東北,便成了派去那里的最佳人選。
1943年2月,我軍情報組骨干陳卓毅決定親自護送李振遠一家奔赴東北。此時,李振遠的女兒李琳才兩歲半。
從一上火車,日軍的檢查就沒有停過,不論是什么包裹都要給你翻個底朝天,至于每個人,更是事無具細地盤問。
由于李振遠是山東人,妻子周梅影是上海人,陳卓毅認為這會引起敵人的注意,便由他充當伯父,帶著周梅影和孩子坐在車廂的一頭,李振遠一個人坐在車廂的另一頭。而且大家商量好了,不論哪一頭出事,都要裝著不認識,以便完成后續的任務。
因為李振遠會日語,在火車上的好幾次盤查,他都蒙混過去了,從而也增加了不少的信心。
火車到站了,遠遠就能望見出站口排列著密密麻麻的日軍,他們惡狠狠地盤查著每一個要出站的人。
周梅影抱著女兒和陳卓毅先一步接受檢查,憲兵看到她們都是老弱婦孺,便例行檢查了所有包裹后就放他們出了站。這時,周梅影細心地發現,一個日軍的手上拿著一本小冊子,對每一個通行的人,他都在仔細比對。她突然就緊張了起來,料定那個冊子上都是被日軍列為要犯的頭像,自己的丈夫早就被他們懸賞通緝,那上面肯定也有他的頭像。
想到這里,周梅影趕緊朝出站的人群望去。
怎么辦?
再隔一個人就輪到盤查李振遠了,周梅影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
她告訴自己必須馬上救丈夫,可怎么救呢?
只見她貼著女兒的臉耳語了幾句,然后將她放到了地上。
李振遠剛才已經看到了妻子眼中的焦慮,他意識到這一關肯定十分危險,于是急忙調整了心態,淡定地隨著人群一步步走了過去。
日軍檢查了他的包裹,由于事先安排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隨后,那個拿著小冊子的日軍開始仔細對比起來。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個稚嫩的聲音喊著“叔叔、叔叔”跑了過來。
看到李振遠,孩子就往他懷里撲。他迅速抱起孩子,孩子立馬用手環抱著他的脖子,將頭埋了下去,遮住了他大半張臉。
看見是個帶孩子的男人,日本憲兵快速地翻完冊子,揚手示意他快走。
就這樣,李振遠順利通過了盤查,后來的他還常常感嘆,是兩歲半的女兒救了自己。
當然,這也離不開周梅影的機智。在與丈夫一起工作的日常相處中,兩個人早就心靈相通,一個眼神就能心領神會。
兩歲多的女兒什么也不懂,情急之下周梅影只對她說,媽媽抱累了,快去找叔叔抱,所以日軍正在比對時,就出現了剛才的一幕,女兒的頭正好遮住了李振遠臉部的大部分輪廓。(因為工作,女兒經常叫李振遠叔叔)。
當時的東北,即使李振遠夫妻安全抵達了,但要在那里開展地下工作,一定充滿了艱險和困難。當地的老百姓已經被剝奪了行動自由,為了方便搜查,日軍白天黑夜都不許他們鎖門,誰敢鎖,就殺。
如此一來,走聯系群眾這條路是行不通了。
到達東北后,李振遠夫妻棲身于銀行宿舍里,這是我黨同志丁宜安排的。丁宜出身大戶,又畢業于清華,還曾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回國后任職于奉天實業銀行,是總務科長,另一個身份就是我黨在東北的潛伏人員。
住了一段時間后,李振遠發現他們住的銀行宿舍并沒有遭到日軍的每天清查,于是便決定將工作重心放在這些上層企業中。
工作初期,艱苦與困難可想而知。女兒年齡小,對南北差異的生活難以適應,感冒后竟變成了百日咳,手頭緊張又不好意跟同志開口,便自己揀了些草藥熬著喝,但卻一直不見好。
因為會傳染,夫妻倆都格外小心。女兒一咳嗽,周梅影就將她抱到院子里哄,盡量與鄰居隔離開,有時候母女倆甚至在寒夜里呆一整夜,生怕影響別人。
在一次交接工作時,丁宜終于發現孩子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她急忙湊錢和李振遠夫妻將孩子送到醫院,可是晚了,孩子已經咳嗽了三月有余,在進醫院的第三天就永遠離開了人世。
女兒沒了,李振遠和周梅影痛不欲生,但東北戰場根本就不容許他們傷痛。夫妻硬是將悲傷埋進心底,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
不久后,我黨在東北的情報站順利成立,隨即,李振遠又帶領同志們建立了黨支部,開始擴展性發展成員。他在日軍的通緝名列,不能經常露面,便將給新人上課的工作交給了丁宜。為了安全,丁宜不能記錄,只能背下來,再去給其他人上課。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東北的地下工作得以了順利開展。不知不覺,日軍的偽軍事部、偽航空部隊、位滿軍校、偽滿銀行等重要部門都有了我黨的潛伏人員。
1944年冬天,在李振遠、陳卓毅、丁宜的籌劃下,由丁宜親自著手,假借聯系業務之名,讓其工作的銀行行長裝了一部電臺。從此,她便借助這部電臺將情報傳了出去,就在敵人的眼皮底下,而且做得神不知鬼不覺。
沒想到1945年初夏,危險還是來臨了。
李振遠上街辦完事正準備回家,卻被一個乞丐抱住了腿。當他看清對方時,不禁大吃一驚,那是他老家的一個遠房親戚。
相認后,李振遠給了他一些錢,讓他趕快回家,可親戚不但不走,還纏著他幫忙找工作。直覺告訴李振遠這中間必定有問題,他順勢答應了對方,并約定了三天后到某個地點跟他說結果。
事實證明,親戚是日軍派來的,那個地點,李振遠根本沒有去,遠遠倒是看見去了很多日本憲兵。
危險降臨,組織讓李振遠立即轉移。第二天,他化裝成老者,從東北全身而退,去往了上海工作。
回首1931年9月18日,東北三省淪陷,老百姓的苦難生活一過就是14年。在這長長的十多年里,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后繼,為保護家園而浴血奮戰,許多隱蔽戰線的同志更是深入敵占區,冒死潛伏,獲取情報。
李振遠就是這樣的潛伏者,他以堅定的立場,以對黨的忠誠,以超強的組織觀念,為抗戰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謹以此文,致敬那些隱蔽戰線的同志和無名英雄們!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內容素材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