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600315.SH)是中國首個日化上市企業,擁有百年歷史積淀,旗下品牌如““六神””““佰草集””““美加凈””等在中國乃至國際市場上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然而,上海家化的盈利態勢卻在去年戛然而止。2024年,上海家化遭遇上市以來首次年度虧損。
今年6 月 25 日,上海家化召開 2024 年年度股東大會。會上,上海家化管理層表示,今年實現雙位數增長及扭虧為盈,是一場非常難打的仗,壓力也很大,但整體保持信心。
然而,資本市場卻對此似乎并不樂觀。6 月 25 日,,股東大會當天, 上海家化股價收于 20.58 元,日跌幅1.34%,總市值為 138.34 億元。當前股價較2021年的歷史高點61.63元相比大幅下挫,市值蒸發了約三分之二。
來源:wind,上海家化股價走勢圖
盈利下降,業績虧損
上海家化前身是成立于1898年的香港廣生行,于2001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11年,公司在上海國企中率先實現股份制改革,轉變成一家混合所有制企業,至此直至今日,中國平安仍是上海家化的控股股東。
公司財報披露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家化實現總營業收入56.79億元,同比減少13.93%;利潤總額達到-8.30億元,同比減少247.28%;實現歸母凈利潤-8.33億元,扣非凈利潤-8.38億元。
2024年財報是上海家化新董事長兼CEO林小海自2024年6月正式履職以來,交出的首份全年成績單,也是上海家化自2001年上市以來業績首次出現虧損。林小海預計,上海家化在2025年力爭營收重回兩位數增長。
2024年公司虧損原因,主要因海外業務計提商譽減值、國內業務戰略調整以及非可控投資收益下降。
其中,2024年度公司對前期收購的嬰童護理產品及母嬰喂養產品業務形成的商譽計提了6.1億元的資產減值準備。這一減值主要源于海外業務(湯美星)的經營壓力,包括海外低出生率、嬰童品類競爭加劇和經銷商降低庫存等因素所導致。
同時,國內業務的戰略調整和渠道改革,讓業績短暫承壓,導致上海家化自身經營性虧損約1億元。
此外,2024年上海家化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8418.15萬元,主要系公司投資的平安消費科技基金(一期和三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同比減少。
事實上,自2022年開始,上海家化的業績便已經開始走上了下坡路。2022年、2023年,上海家化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是5.41億元、3.14億元,分別同比變動-20.01%、-41.82%。
來源:Wind
邁入2025年,上海家化的業績仍并未好轉。2025年一季度,上海家化實現總營業收入17.04億元,同比減少10.59%;利潤總額達到2.38億元,同比減少13.56%;實現歸母凈利潤2.17億元,同比減少15.25%;扣非歸母凈利潤1.92億元,同比下降34.49%。
在各國產美妝企業中,上海家化頹勢難掩,但有人歡喜有人憂。2024年,珀萊雅、上美股份、巨子生物、毛戈平、丸美股份的營收與利潤均有顯著漲幅。對比之下,國產美妝企業正在加速洗牌,市場格局正在被重塑,上海家化正在日漸掉隊。
毛利率下降,業務全面承壓
上海家化品牌眾多,但業務全面承壓。美容護膚業務涵蓋佰草集、玉澤、雙妹、典萃等品牌,主要產品包括護膚品、面膜等;個人護理涵蓋六神、美加凈、高夫等品牌,主要產品包括花露水、沐浴露、護手霜等;家居護理涵蓋家安品牌,主要產品包括洗衣凝珠等。
分產品來看,2024年,上海家化的個護產品收入23.79億元(-3.42%),美妝產品收入10.50億元(-29.81%),創新產品收入8.30億元(-19.38%),海外業務收入14.15億元(-11.45%)。
從毛利率來看,2024年上海家化的個護產品毛利率提升至63.59%,而美妝產品毛利率下降2.68個百分點至69.67%。創新產品毛利率下降5.36個百分點至40.93%,海外業務毛利率下降3.02個百分點至48.32%。整體毛利率承壓至57.59%,主要受海外業務拖累及成本控制壓力。
來源:上海家化2024年財報
在成本管控方面,2024年,上海家化的期間費用率為60.63%,同比上升7.02個百分點。其中,銷售費用率46.69%,同比上升4.71個百分點;管理費用率10.74%,同比上升1.40個百分點;財務費用率0.54%,同比上升0.47個百分點;研發費用率2.66%,同比上升0.44個百分點。
財報顯示,2024年底,上海家化的存貨為6.7億元,同比下降13.3%;期末應收賬款為7.7億元,同比下降34.3%。在產品方面,庫存量1.29件,同比增長4.29%。
來源:上海家化2024年財報
面對業務承壓、業績下滑困境,上海家化也在主動實施戰略調整舉措,包括百貨渠道主動降低社會庫存及閉店、線上經銷商代理模式轉自營模式形成退貨、線下銷售部架構調整等。
但目前來看,上海家化的線下占比大,線下渠道仍承壓。2024年,上海家化的線下收入31.36億元,占比55.22%;線上收入25.39億元,占比44.71%。而線下毛利率52.78%,低于線上毛利率63.53%。
來源:上海家化2024年財報
11年四換帥,人事地震
自平安集團入主上海家化以來,公司管理層經歷了多次更替。從最初的董事長葛文耀(2013年離任),到謝文堅(2013-2016年在任)、張東方(2016-2020年)、潘秋生(2020-2024年),再到現任CEO林小海(2024年6月),上海家化管理層動蕩,11年間公司已經換了四位CEO,平均任期不足三年,每位管理層都帶來了不同的戰略重點。
回顧來看,謝文堅提出““五年120億””計劃,未能實現;張東方推進高端化戰略,最終成效有限;潘秋生推行事業部制改革,卻讓營收倒退至2017年水平。2024年新任CEO林小海履職不到一年,就遭遇了上海家化史上最嚴重的虧損。
為應對業績壓力,上海家化在2024年6月管理層變更后,啟動了一系列戰略重塑和組織變革,提出““四個聚焦””:聚焦核心品牌、聚焦品牌建設、聚焦線上、聚焦效率。公司對國內業務的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包括調整護膚事業部、美妝事業部、新設創新事業部,完善了前、中、后臺的整體架構,同時吸引破局人才加盟,通過扎實推進扁平化管理,進一步提升運行決策效率。此外,公司還新設了品牌管理辦公室和渠道管理辦公室,以加強品牌建設和渠道管理。
但頻繁的管理層變動和品牌策略的不穩定性,無疑加劇了上海家化短期內的經營不確定性。2024年,公司業績虧損,也顯示出管理層調整帶來的短期陣痛。盡管新任CEO林小海表示““改革需付出成本””,并接受短期內的業績陣痛,以換取公司長期的競爭力,但市場對其能否成功轉型仍持觀望態度。
上海家化作為中國日化行業的百年老字號,曾經輝煌一時,但近年來也面臨業績下滑、市場競爭加劇等挑戰。在新任董事長林小海的帶領下,公司正在進行戰略調整和管理優化,以期重振昔日輝煌。未來,上海家化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如何打好翻身仗,仍需觀察其品牌創新、產品升級和管理改革的成效。(《理財周刊-財事匯》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