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年一次到一年多次,中國上市銀行正迎來分紅機制的歷史性轉變,
今年4月,“新國九條”明確提出“鼓勵上市公司完善分紅機制,探索一年多次分紅”。這一政策信號迅速在銀行業激起回響,多家銀行應聲而動。
6月13日,滬農商行召開2024年度股東大會,本次股東大會還通過了關于上海農商銀行2025年中期分紅安排的議案。
6月13日,滬農商行召開股東大會,通過了2025年中期分紅安排議案。該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力自豪地介紹,2024年該行在行業內率先探索實施中期分紅,并將分紅率從30.01%提升至33.07%,2024年度更進一步達到33.91%,分紅水平同業名列前茅。
同日,常熟銀行公告稱董事會已通過《2025年中期分紅方案》議案1。而早在4月28日,南京銀行董事長謝寧就在業績說明會上表態,將響應政策號召增加分紅頻次,規范有序推進2025年中期分紅。
而在此前,招行董事會就已審議通過了《關于2025年度中期利潤分配計劃的議案》,擬在2025年進行中期分紅,這將是該行首次進行中期分紅。
隨著銀行密集派息,2024年度上市銀行分紅全景圖逐漸清晰。據企業預警通統計,截至2025年6月22日,42家A股上市銀行2024 年度累計分紅實施已經全部披露。
從規模看,這些銀行累計分紅金額約6315.4億元,較上一年增長約200億元。六大國有銀行仍是分紅主力軍,合計分紅約4206.35億元。
2024年12月30日晚間,工商銀行宣布將在2025年1月7日每股派發現金股息0.1434元,總額約511.09億元。
郵儲銀行緊隨其后,公告將于2025年1月8日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1477元,共計派發146.46億元。
隨著交通銀行2024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通過半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六大行中期分紅預案全部獲得通過。
2025年1月,國有大行迎來“中期分紅潮”,合計分紅規模超2000億元。
其中建設銀行向全體普通股股東派發現金股息492.52億元;中國銀行分派普通股現金股利總額為355.62億元;農業銀行派息金額共計407.38億元。
工商銀行副行長段紅濤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工商銀行在2024年首次推出中期分紅,將分紅頻次由一年一次調整為一年兩次,近幾年分紅率穩定在30%以上。”
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以504.40億元的總額居于首位,興業銀行、中信銀行等5家機構分紅金額也達百億級。
地方性銀行表現同樣亮眼。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和北京銀行等頭部城商行分紅金額較高,而渝農商行等銀行派發紅利占凈利潤比例均超30%。
分紅比例方面,多數銀行維持高位。交通銀行和農業銀行分紅比例同比小幅提升,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雖略有下降,但仍維持在30%以上。工商銀行、郵儲銀行則保持30%的穩定分紅比例。
對于銀行增加分紅頻次的趨勢,市場分析機構普遍持積極態度。平安證券分析師認為,銀行股具備高股息、順周期特點,政策組合拳推動銀行板塊估值修復。
銀行板塊股息價值吸引力相對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衡量的無風險利率的溢價水平,仍處于歷史高位。
萬聯證券分析師郭懿指出:“2023年末以來,高股息策略受到市場持續關注,其中長端利率下行是推動高股息資產價格表現的重要因素。展望2025年,在適度寬松貨幣政策預期下,市場利率或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間,對高股息個股行情仍形成一定支撐。”
廣發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倪軍則觀察到,受流動性寬松等因素驅動,長債利率大幅下行,高股息資產的相對吸引力再次上升。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經濟穩步復蘇和銀行業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六大行的分紅政策有望保持穩定和可持續,為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