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血型決定飲食"、"血型減肥食譜"的說法在網上很火:
O型血要當"肉食獵人",A型血必須做"素食信徒",B型血適合"雜食生存",AB型血則要"少吃紅肉"。這套理論乍看很有"進化邏輯",但實際經不起科學推敲。
一、血型飲食法:其實不靠譜
血型飲食法是由自然療法學家彼得·達馬莫提出的一種飲食方法,他認為人們根據自身的血型選擇不同的飲食方法,可以更健康長壽。
但這一理論并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可以支持,世界著名醫療機構之一的克利夫蘭診所認為,沒有任何高質量研究能證明血型飲食法有效。[1]
哈佛醫學院官網的文章也寫道:關于血型飲食的高質量研究,尚未在同行評審的醫學文獻中發表。[2]
2014年的研究[3]很有意思的說明了血型飲食的不靠譜。
這項研究統計分析了1455人的飲食,結果發現:
遵循“A型飲食”與更低的BMI、腰圍、血壓、膽固醇、甘油三酯有關。
遵循“AB型飲食”,與上述大多數指標的改善有關(除BMI和腰圍)。
遵循“O型飲食”,僅與甘油三酯較低有關。
有意思的是:這些關聯并不依賴于參與者實際的血型。換句話說,即使某人的飲食模式與他們的血型不匹配,相關的健康影響依然存在。
同樣2021年,一項針對低脂純素飲食人群的研究發現,血型與血脂水平或其它代謝指標之間沒有聯系。[4]
為什么血型不能決定飲食?
簡單來說,血型抗原(如A、B抗原)主要存在于紅細胞表面,而消化食物靠的是胃酸、消化酶,兩者就像"手機殼顏色"和"APP功能"一樣八竿子打不著。
所謂「血型飲食有效」,本質是讓人們攝入更多果蔬、全谷物,與血型基因毫無關聯。
二、血型與疾病:
這些真實關聯更值得關注
▲圖:豆包AI
雖然血型不能指導飲食,但現代醫學確實發現了一些血型與疾病的微妙聯系。
不過這些關聯就像"天氣預報的降水概率",只是風險提示而非必然結果,科學看待方能避免焦慮。
▎AB型血:冠心病的"隱形警報器"
2012年哈佛公共衛生學院追蹤9萬人20年后發現:AB型血患冠心病的風險比O型血高出23%,A型和B型血分別高出5%和11%[5]。
就好比別人的血管是"雙向六車道",AB型血的血管可能天生"車道較窄",行駛速度受限。
研究發現AB型血液中的凝血因子VIII水平較高,就像血液里的"膠水"更多,容易在血管壁形成斑塊。不過別緊張,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可以預防——比如每周3次有氧運動。
▎A型血:中風與乳腺癌的"雙重提醒"
2022年《神經病學》雜志的研究,回顧了48項涉及17,000名中風患者以及 60 萬 18-59 歲健康成人,結果顯示,A型血在18-59歲發生中風的風險比其他血型高16%,而O型血風險低12%[6]。
而2025年《Oncotarget》的最新發現:A型血患乳腺癌的風險比O型血高,但這個現象在亞洲人群中并不明顯[7]。
A型血的血液黏稠度天生略高,建議每年做一次血脂檢測。
飲食上可以多吃富含Omega-3的深海魚(如三文魚),這種營養就像"血液清道夫",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變性,從而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
至于乳腺癌,亞洲A型血女性不用過度擔心,但定期乳腺篩查仍是必要的。
▎B型血:糖尿病與血栓的"潛在候選人"
法國巴黎南大學對8.2萬人的追蹤研究發現,B型血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比O型血高21%[8]。
2020年一項研究更指出,A型血和B型血患深靜脈血栓的風險比O型血高51%[9],患肺栓塞的可能性高出47%,這就好比A、B型血凝血因子較多使得“車流”(血流)更易擁堵(形成血栓),而O型血的“道路通暢性”相對更好。
建議主食多選全谷物,嚴格控制精制碳水和添加糖,降低糖尿病風險。針對血栓風險,辦公族B型血建議每隔1小時起身活動,降低靜脈血栓風險。
▎O型血:幽門螺桿菌的"易感體質"
2018年《ScientificReports》的meta分析顯示,O型血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概率比其他血型高16.3%,而B型和AB型血感染率分別低17%和29%[10]。
這種細菌是導致胃潰瘍的主要元兇,相當于O型血的胃黏膜天生"帶磁石",更容易結合幽門螺旋桿菌。
建議每年做一次幽門螺桿菌呼氣檢測,發現感染及時治療,飲食上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獼猴桃),通過抗氧化作用保護黏膜,但是要避免空腹吃太酸的食物,以免刺激胃酸。
三、比血型更重要的:
5個實測有效的健康習慣
▲圖:攝圖網
"既然血型有這些風險,要不要專門吃藥預防?"我的答案是:沒必要!日常做好這5個健康習慣,比研究血型有用數倍。
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上,追蹤11萬人34年的研究證實,做到這些的人50歲后能更健康多活10年以上[11]:
1. 戒煙:用"5秒呼吸法"對抗煙癮
吸煙對身體健康的傷害幾乎是「全系統性」的,尤其是對心血管、腦血管、血糖代謝都是公認的高危因素,所以不抽的別抽。
正在抽的要努力戒,可以在想抽煙時立刻做5次深呼吸(吸氣4秒-屏息4秒-呼氣6秒),再嚼一片無糖口香糖,轉移注意力。
2.控酒:用"紅酒杯刻度法"管理量
喝酒不只傷肝,跟抽煙一樣,也是系統打擊全身各器官。
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建議,成人每天酒精量不要超過15克。
15克酒精相當于
375-450毫升啤酒
或者
125-150毫升紅酒
或者
或者35-45毫升白酒
如果你滴酒不沾,繼續保持,如果你正在喝酒,那就控制好量,同時喝酒時盡量先吃點兒東西墊吧一下,盡量別空腹喝,以免酒精快速吸收。
3.運動:"碎片化鍛煉"適合所有人
沒時間健身?試試"3×10分鐘運動法":早中晚各快走10分鐘。
2022年《運動醫學》雜志證明,這種方式降低中風風險的效果,和連續30分鐘慢跑一樣[12]。
4.飲食:"五色餐盤"比血型食譜更靠譜
做到少油少鹽少糖, 你就打敗了中國60%以上的人,再做到谷物增加全谷物,少吃紅肉多吃白肉,打敗80%的人,還能每天"五色齊全":紅色(西紅柿)、綠色(菠菜)、黃色(胡蘿卜)、紫色(藍莓)、白色(洋蔥),增加抗氧化和抗炎成分,滿分不給你給誰。
5.體重:BMI控制在18.5-23.9之間
BMI=體重(kg)÷身高(m)2,保持在18.5-23.9之間,就是合理體重,對于老人適當放寬一點兒,BMI控制在20-26.9之間。
血型是"出廠設置"沒得選
但生活方式是"升級補丁"可以改變
血型就像手機的"出廠型號",有的型號可能散熱稍差(如A、B型血血栓風險),有的可能電池容量較小(如B型血糖代謝),但真正決定使用壽命和體驗的是你怎么用它。
沒有所謂的'完美血型',只有不斷優化的健康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 克利夫蘭診所. 血型飲食法有效性研究報告 [R], 2021.
[2]https://www.health.harvard.edu/blog/diet-not-working-maybe-its-not-your-type-2017051211678
[3]Wang J ,Bibiana García-Bailo, Nielsen D E ,et al.ABO Genotype, 'Blood-Type' Diet and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J].Plos One, 2014, 9(1):e84749.DOI:10.1371/journal.pone.0084749.
[4][4]Barnard ND, Rembert E, Freeman A, Bradshaw M, Holubkov R, Kahleova H. Blood Type Is Not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Cardiometabolic Outcomes in Response to a Plant-Based Dietary Intervention. J Acad Nutr Diet. 2021 Jun;121(6):1080-1086.
[5] He M, Wolpin B, Rexrode K, Manson JE, Rimm E, Hu FB, Qi L. ABO blood group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wo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12 Sep;32(9):2314-20.
[6]Jaworek T, Xu H, Gaynor BJ, Cole JW.Contribution of Common Genetic Variants to Risk of Early-Onset Ischemic Stroke. Neurology. 2022 Oct 17;99(16):e1738-e1754. doi: 10.1212/WNL.0000000000201006. PMID: 36240095; PMCID: PMC9620803.
[7]Oncotarget. (2025). Relationship between ABO blood group antigens and Rh factor with breast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cotarget, 16, 311-326.
[8] Fagherazzi G, Gusto G, Clavel-Chapelon F, et al. ABO and Rhesus blood groups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evidence from the large E3N cohort study[J]. Diabetologia, 2015, 58(11):2566-2574.
[9]Pim V D H .Genetically Determined ABO Blood Group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Health and Disease[J].Arteriosclerosis, 2020.DOI:10.1161/ATVBAHA.119.313658.
[10]Chakrani, Z., Robinson, K. & Taye, B. Association Between ABO Blood Groups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 Meta-Analysis. Sci Rep 8, 17604 (2018).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18-36006-x
[11]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健康生活方式與預期壽命關聯研究 [J]. 英國醫學雜志, 2023, 380:e071650.
[12] 中華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 碎片化運動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 [J]. 運動醫學雜志, 2022, 42(5):321-327.
作者:谷傳玲、Ada
編輯:小薛營養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