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專注終身成長領域的董三自。
溫馨提示:我的文章較抽象,僅適合有國學基礎的中上資質者閱讀哦。
??吹揭恍┲T如此類的提問:
- 什么樣的人值得相信?
- 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
- 如何判斷一個人人品好不好?
以前自己不諳世事的時候也很喜歡關注這些問題。
畢竟,現代社會人心不古,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被人忽悠乃至坑騙!
于是有些人,因感受到人性的復雜,變得非常防備,個別人甚至干脆遠離人群,以避免被傷害。
不過,一味逃避又哪是上策呢?
正常人必須行走于社會,生活、工作等等日?;顒又?,都免不了與各色人等打交道。
我們到底該如何了解和識別他人呢?
實際上,老子早就在他的書中教給我們識人之道: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了解一下?
當然,這句話一開始其實并不是專門形容人性的,只不過當我們思路打開,就會發(fā)現,這些得道高人總結出的道理,在很多語境下都可應用無礙。
如何理解這句話?
正與奇,善與妖是兩對關鍵詞。
正,可理解為正常、合乎標準,奇則與之相對,有奇特、怪異之意;
善:善良,美好,妖:邪惡、怪誕;
而復字,則可理解為重復、往復。
可見這句話,從另一角度表達了老子的辯證觀點:
世間凡事都無絕對,任何人事物都不是死板、僵化的,一切都處于不斷的循環(huán)往復的變化之中。
正常的有可能變得怪異,美好的也可能變得邪惡!
因此,用一種一成不變的眼光去看待人性,其實是一種低認知、教條的表現,也是掉坑的前兆。
三自觀點:
老子這句話,提示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保持一定的靈活性,不要用刻板的眼光去看待他人。
- 老實、規(guī)矩了大半輩子的人,未必就不會干壞事;
- 曾經無惡不作的人,也有可能選擇金盆洗手。
- 好人不是任何時候都善良;
- 壞人也不是隨時隨地都邪惡。
與其判斷他人好壞善惡,不如提升自己的智慧,懂得適時引導他人,激發(fā)其人性中的善,這時,他人眼中的壞人可能成為你面前的好人。
有些蠢人,時時看到他人的不足,常常揭開別人的傷疤、專門刺激他人的隱痛,往往成功地把善良之人的心魔給誘發(fā)出來,從而自食其果……
這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么。
懂人性,很重要。
更多精彩見個人主頁。
心智提升,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長,貫穿一生。
我們的成長目標是:自足、自洽、自在。
我是專注終身成長領域的董三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