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上班、22歲退休”事件給社會敲響警鐘?
《論語·季氏》中有這樣一句話:“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這段話是孔先生對他的弟子冉求和子路說的。由于春秋末期社會動蕩、貧富分化,孔子主張處于這樣的亂世首先應當保持內部的穩定。換而言之,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公,便會引起社會的動蕩,如果社會分配相對公平,那么社會就會安定。不管是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一樣的。
我們看歷史,會便發現,一個時代的社會動蕩,必定會有很多門閥侵占了民眾的財富,讓大多數的民眾感受不到公平的對待,要知道“窮者思變”是千百年來生存在底層的常態,而如果我們去遺忘,那么便會成為時代的罪人。
近日,山西蒲縣疾控中心一名職工的離奇履歷引發輿論嘩然。檔案中赫然顯示其“一歲開始工作,22歲退休”,且關鍵信息存在14處篡改痕跡。更令人震驚的是,該職工在領取退休金的同時,竟還持有另一份工作并領取雙份薪酬。
很顯然,這是一起典型的一歲開始“吃空餉”的惡劣行徑,而這一惡劣行徑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巨大,要知道,一個剛出生的孩兒便開始工作,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荒天下之大謬嗎?但他的確是發生在我們這個“文明”的社會里!
從通報來看,這個職工離奇的并不是一歲工作,22歲退休,而是信息存在14處篡改痕跡。很顯然,當初很多知道,這樣的離奇的事跡,但可能這名職工背后存在“在山虎”的靠山,沒有人愿意得罪他,因此很多人都是盯一只眼,閉一只眼,方才讓這樣奇特的事件延續到至今!
對于這樣的事件,對社會起到了極大的負面作用,我們應該要一查到底,是誰在背后暗箱操作?是誰在篡改信息?又是誰庇護?人們想看看這些人到底有何廣大的神通?
一個社會,如果我們面對不合理的現象,大家都怕背后的權力,看人下菜,那么我們的民族只會離文明越來越遠?
對于這種荒謬的事件,它不僅挑戰了法律,國家的威嚴,還有公眾認知的底線,也暴露出人性惡的一面。
其實,從這起惡劣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地方基層存在的官官庇護的局面,當某人的親人是當地所謂的“大官”,那么當他出錯的時候,總會有很多人替他們掩蓋,甚至通過篡改來迎合當地“大官”,這是一種丑陋的行為,卻依然還在我們現今官場盛行,是不是值得人們去反思呢?
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當初這樣一起荒誕劇發現之后,篡改痕跡之人及時的處理,那么不僅樹立社會的風氣,也給很多想鉆空子敲響了警鐘,可惜,像這樣一起如此荒誕劇,演繹了20多年,這又是打了誰的臉呢?
這樣一起極端案例不僅暴露了養老保險基金監管的薄弱環節,更折射出部分人員為謀取私利不惜觸碰法律紅線的亂象。因此,對于這些為了個人利益,不惜觸碰法律底線的違法人士,都應該要嚴懲,查一查他們背后的保護傘,是什么原因,能夠讓這樣一起極端惡劣的行為,存在14處篡改痕跡,那么這些膽大妄為之人,人們何時能夠看到他們的受懲罰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