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有獨立思考的知識分子來說,主流意識形態是最值得懷疑的。
但火候掌握不好,也容易把中國文化一股腦全丟,得不償失。
李零老師,得其長,避其過,對中國的文化葆有溫情的敬意。他不神化,也不妖魔化,就平視看待中國的傳統歷史文化。這一點,難得。
推薦閱讀李零老師的《我們的經典》,李零老師把傳入世界譯本最多、最富智慧的四本中國古典學術一一作了解讀,這四本書分別是《論語》《老子》《孫子兵法》《周易》。
◎為什么看李零解讀《論語》?
諾獎得主漢尼斯·阿爾文說:“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可惜,在中國,孔子被歷朝統治者一味歪曲利用,導致孔子在普通讀者心中不是被神化,就是被妖魔化了。
李零老師說:去圣乃得真孔子。他講究縱橫讀《論語》。縱讀,就是以孔子生平為綱,將孔子與其弟子串聯起來,按年代重新排列成章。橫讀,是以思想概念為綱目,把全書歸納為若干主題,每個主題下面再分幾個細目。這樣,對初讀者來說,都能了解孔子本人、《論語》和儒家思想的真實面目了。
◎為什么看李零解讀《老子》?
老子的精神與孔子不同,更像隱士。老子特能放下,放下的精神不屬于儒家。
道家講究“無為”,對中國很多統治者來說,老子是最大的“反對D”。
李零老師對《老子》的每一章都先給出大義,然后進行較詳細的討論,通俗易懂,見識老辣。
◎為什么看李零解讀《孫子兵法》?
現在的孫子兵法被當成了三十六計,“聲東擊西”“無中生有”“金蟬脫殼”“笑里藏刀”“順手牽羊”“渾水摸魚”“偷梁換柱”“指桑罵槐”……這是孫子兵法嗎?奸詐之徒都會。
李零老師說:《孫子》不是狗皮膏藥,萬金油。講實用的不能亂用。《孫子》是高屋建瓴,層次高,很有哲學味道。但越是層次高的東西才越不能亂用。你要把理論付諸實用,就得從理論的百尺高樓,慢慢走下來。著急,嫌累,沒電梯,千萬別打開窗戶,一頭扎下來。
任何哲學,從形而上到形而下,都不能一竿子插到底,中間要有層次轉換。兵書雖講實用,也不能從最抽象的謀略一下子就跳到具體的實戰,中間要有實力、制度和技術的支撐,沒有這些環節,一環扣一環,非常危險。
◎為什么看李零解讀《周易》?
正如余世存先生說:《周易》被神秘化、經院化,與傳統時代士大夫對于知識的壟斷有關,和幾千年yu民的傳統有關。不論過去現在,真正通《易》的人,都過得很自在、坦然,因為他有一個非常明確的人生坐標,知道自己是誰,也知道自己究竟要怎么才能活得好。
李零先生就是要把《周易》還給普通人。周易的64卦,李零旁征博引,遍校諸本,最終解釋得通俗易懂。
李零老師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在北大任教前,曾從事過近十年考古研究,是古文字、古文獻、考古三個領域的大家,是一個真正做學問的牛人,一通百通,一精百精。
李零老師一個字一個字考察原本,文獻功底相當扎實,文字也漂亮靈動,所以梁文道先生毫不夸張的說:李零對中國原典的解讀,可稱得上是經典的“原解”與“詮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