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賣牛羊肉的老哈火了,兒子高考672分,文科全省前十。市場管理處聽說后,直接給老哈發了10萬獎金。這事在周邊傳得快,買菜的、賣貨的都愛聊兩句。
老哈兩口子在市場干了二十多年,每天凌晨兩點起床。
兩點半到店,剔肉、分割、送貨,晚上四五點才收工。常年忙得腳不沾地,哪有功夫管孩子學習?
孩子倒懂事,看爸媽在冷庫似的屋里凍得直跺腳,自己默默發奮。從沒上過輔導班,作業寫完就翻課本,老哈說“他自己愿意學”。
查分那天,全家盯著分數表,老伴和奶奶眼睛都紅了。
孩子倒平靜,說“分出來了,就那樣”,老哈扭頭抹了把淚。清華北大都打電話,爭著推薦優勢專業,孩子還在挑。老哈就一句話:“他選啥,我們都支持。
”有人問咋教出這么出息的娃,老哈直擺手:“沒秘訣!
”“補課班?沒報過。孩子想學,比啥都強。
”“就算不讀大學,學門手藝也挺好,天生我材必有用。
”這話聽著普通,可周邊商戶直點頭:“實在!”現在好多家長自己躺平,偏逼孩子“成龍成鳳”,何苦呢?老哈家孩子跟河南那理科狀元像,都是憑興趣學出來的。
市場里老張說:“補課班不是萬能藥,家長先把本分做好。
”老哈兩口子賣肉二十年,秤桿從來沒歪過,孩子看在眼里。
“誠信、踏實、不怕苦”,這些道理,比補課班管用多了。老哈說:“孩子的成就是自己拼的,我們就是個榜樣。
”最近總聽說大學生抱怨找工作難,這孩子的例子倒提了個醒。肯下功夫,哪會沒出路?老哈拿了獎金,照樣凌晨兩點起床。
孩子要去北京上學了,老兩口沒擺酒,該干啥干啥。“等放假,去北京看看孫子。
”老哈說這話時,眼里有光。這事傳開后,市場里議論多:“真本事,不靠關系不靠錢。
”教育這事兒,補課班是外力,家長的言行才是根。
老哈家的故事,沒多稀奇,卻讓人心里暖乎乎的。這樣的實在事,你愿意點個關注,多聊聊嗎?文中細節基于公開信息,具體以當事人說法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