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近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開展“非遺煥新購物月”活動,由各省轄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推薦,在河南非遺公眾號上線《探店河南非遺好物》欄目,通過新媒體平臺宣傳推薦河南特色國貨潮品。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商丘市積極響應并遴選出12項特色非遺好物重磅亮相河南非遺公眾號,以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精湛的工藝技藝,為消費者呈上一場精彩紛呈的非遺盛宴。
在傳統技藝方面,傳統古法制皂技藝匠人徐丹萍傳承的這項獨特技藝,精選丁香、肉桂等天然中草藥為原料,通過繁復工序將草本精華凝萃入皂。其成品手工皂質地細膩,散發天然草本芬芳,將日常清潔升華為沉浸式感官體驗,完美融合傳統工藝與現代生活。景盛昌糕點制作技藝,以米面油為基礎原料,歷經150余年的傳承和研磨,經七代人的不斷改進,采用獨特的吊爐果木烘焙工藝,果木香氣在烘焙中自然滲入,造就椒鹽餅、牛舌餅、桃酥等數十種糕點,口感豐富甜咸相宜,成為蘇魯豫皖交界地區極具代表性的地域風味。
在手工藝品領域,商錦手工織布工藝,傳統紡織工藝從采棉紡線到上機織布共需七十二道精細工序,其中軋花、彈花、整棉絮條等十六道為核心步驟,全程依賴匠人的專注技藝,通過嫻熟交織多彩棉線,最終形成紋理細膩、圖案精美的布料,兼具鄉土民族特色與實用藝術價值。金麥草畫手工藝品,匠人精選農家優質麥稈,經過現代技術處理以及熏、蒸、漂、染、燙等二十多道復雜工序,充分發揮麥稈天然的黃金色澤、自然光澤和細膩紋理,結合中國畫、版畫、油畫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運用點、線、面和平貼、疊壓等精湛手法,創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意境深遠的藝術作品。
此外,鴛鴦轉香壺是百年工藝珍品,其核心創新在于雙腔分酒系統:壺內設獨立雙酒室,通過復合導流壺嘴和分酒旋閥控制,旋轉壺身即可切換酒液。制作需經六道精密工序,包括陶土塑形、胎體灌漿、高溫素燒等,胎體誤差需小于1毫米,釉彩經三次窯燒方成,其琺瑯彩繪與鎏金工藝更賦予其實用與收藏雙重價值,堪稱宮廷級藝術品。賈艷梅的多層剪紙,突破傳統,通過數層剪紙的疊加,極大地增強了畫面的層次感與立體感,豐富了剪紙藝術的表現力,使其呈現出版畫的厚重意蘊、油畫的豐富質感和工筆畫的細膩筆觸,成功解決了傳統剪紙的色彩單調問題,為這一古老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
商丘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非遺煥新購物月”活動,不僅是對商丘非遺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推動非遺文化融入現代生活、促進非遺消費的重要契機。希望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拓展非遺消費新空間,培育非遺消費新熱點,讓更多人了解商丘非遺好物,感受商丘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推動非遺文化在新時代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鏈接:商丘12項特色非遺好物名稱
1.傳統古法制皂技藝
2.商錦手工織布
3.附石盆景
4.要麻香油傳統制作技藝
5.周集方營純手工紅薯粉條制作技藝
6.景盛昌糕點傳統制作技藝
7.金麥草畫
8.劉氏傳統本草佩香制作技藝
9.傳統黑陶制作技藝
10.鴛鴦轉香壺
11.柯藍剪紙
12.民間多層剪紙
來源:商丘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