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浙江網友發帖,打了4年,一輛理想L9打進去肚子,4年長了37厘米,一年級的全部最矮,到現在趕上中路水平,不容易!
- 這究竟是咋回事?
根據該網友提供的信息顯示,這是給自己孩子打了生長激素。付款記錄是6月28日,最近的一次的付費金額,高達18000多元。
結合網友的發帖,也就是4年時間,一共花費高達40多萬,相當于一臺理想l9的車款。
對此,有網友表示,我小時候也是最矮的,初三畢業我才1米5,到高一高二每年長了10厘米,應該是增加鍛煉,尤其是跳繩和引體向上,游泳。我初中的時候我老爸老媽也擔心我長的矮,去看專門的門診吃的中藥,但實際有些男孩子發育是晚,比如我。正常的體育鍛煉才是正道。30多年前的事情了。
有網友認為,說實話,不打也能長高,我兒子一年級班級最矮,現在已經班級中等了。初中竄竄3年,應該能到1米8吧。
有意思的是,有網友調侃,高矮都不影響大學畢業出來,不是失業就是月工資4000!
樓主底氣十足地回應,你多慮了,三代內不用焦慮錢的問題。
樓主還提及,杭州市一看的,只是到這里打針,可以進醫保,就是進醫保的要每天打,心疼娃選擇了自費的。
- 那打生長激素有沒有副作用呢?
早在2024年6月有媒體報道,近日,#6歲孩子打激素長高后頻繁生病#話題登上熱搜,引發關注。
據廣州日報報道,深圳市民何麗(化名)的孩子6歲,身高109厘米,根據“兒童身高數值對照表”屬于“矮小”范圍。
眼看著班上同學的身高一個個超過了自己的孩子,何麗焦慮得整宿睡不著。于是,她帶著孩子去醫院就診,讓醫生給孩子注射一年的生長激素。
注射之后,效果顯而易見。孩子的身高從109厘米長至120厘米,一年內長高了11厘米,而沒打激素的前一年只長高了五六厘米。
可副作用也隨之而來,孩子經常出現感冒、發燒等癥狀,卻找不到病因。此外,每次上完體育課后,孩子總感覺肌肉酸痛,早晚還會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癥狀,何麗說,“這些情況在打激素前從未有過”。
要“長高”還是要“健康”?何麗思慮再三,選擇了后者。停止注射生長激素后,孩子的身體狀況逐漸恢復正常。
據報道,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數十名給孩子注射過生長激素的家長發現,他們的孩子雖然身高有所改善,但各種副作用也不少。
大數據顯示,大約70%的個體身高差異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一般來說,高個子父母所生孩子的身高比矮個子父母所生的孩子高。但高個子父母的孩子也會受到隔輩或家族中矮小親屬的身高影響導致矮小,比如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身材矮小,也會出現矮小的可能;父母矮小如果是后天因素導致的通常不會遺傳,這也是矮個子父母為什么也會有高個子孩子的原因之一。
剩余30%可以歸因于環境影響,主要是營養、內分泌和疾病。兒童時期長期營養不良、經常生病或患有內分泌疾病、遺傳代謝性疾病、慢性器質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對身高增長是不利的。但也不是說營養越多越好,因為營養過剩特別是肥胖,會導致骨齡加快,增加性早熟發生風險,反而對身高增長不利。
總之,打生長激素這件事還是需要慎重。一方面消費較高,比如開篇網友提及,三代之類不差錢,那就沒啥壓力。另一方面,有沒有副作用,或和孩子本身體質有關系。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