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新車 YU7 上市,那場面,簡直太火爆了!3 分鐘,20 萬輛訂單輕松拿下,1 小時大定更是突破 28.9 萬輛。大家都在說,雷總這是又要顛覆一個行業啊!我就琢磨,要是雷總拿賣小米 YU7 的那一套來賣房,咱這樓市會變成啥樣呢?今天咱就來嘮嘮這個有意思的話題。
咱先看看雷軍賣小米 YU7 有啥高招。首先,他把產品價值這事兒玩得明明白白。大家都知道,買東西講究個物超所值,雷軍就深諳這個道理。他給小米 YU7 設定了一個特別高的 “價值錨”,說自家車技術上比特斯拉牛,彎曲角度比邁巴赫多一度,只比庫里南差一點。你看,這一下子就把大家對車的期待值拉滿了。然后呢,公布價格的時候,標準版 25.35 萬元起,比特斯拉 Model Y 還低 1 萬。這價格一出來,消費者都覺得太劃算了,感覺占了大便宜,可不就瘋狂下單嘛。
再看宣傳推廣,雷軍那也是下足了功夫。他親自掛帥,通過抖音、微博、小紅書、B 站等各種社交平臺,全方位地宣傳小米 YU7。這效果,可比那些砸大錢投流、找分銷強太多了。消費者每天都能在各種自媒體上看到小米 YU7 的消息,想不關注都難。而且,小米還搞了很多限時權益,像 “7 月 31 日前下訂送 6.6 萬權益”,這就讓消費者覺得要是現在不買,以后就虧大了,趕緊下單鎖定優惠。
咱再把目光轉回到樓市。要是開發商學雷軍賣房,首先在產品打造上,就得實實在在提升品質。現在很多開發商,拿競品當錨點,說什么自己裝標高、價格低,可這些對消費者來說,吸引力真不大。要是開發商能像雷軍那樣,把地段、產品、服務這些價值點都做到極致,給消費者超預期的體驗,那可就不一樣了。比如說,地段上選在新城 CBD,雙地鐵交匯,周邊名校環繞;產品上,打造迭代第四代住宅,戶戶都有花園;服務上,找大品牌開發商,建立規模化長效機制保障。把這些優勢都明明白白地告訴消費者,讓他們清楚地知道房子的價值所在。
宣傳推廣這塊,開發商也得學學雷軍。不能光是打打廣告,搞搞促銷活動。得利用好自媒體平臺,和潛在購房者建立起緊密的聯系。讓購房者每天都能在網上看到樓盤的最新動態、獨特優勢,甚至可以讓購房者參與到房子的設計、建設過程中來,聽聽他們的意見和想法。就像小米讓用戶參與產品設計一樣,這樣能讓購房者對樓盤更有認同感和歸屬感。
價格策略上,也有可借鑒之處。現在很多開發商定價,要么虛高,然后再搞各種優惠,讓消費者覺得套路滿滿;要么就是不敢降價,怕影響利潤和市場信心。要是學學雷軍,先把產品價值做足,讓消費者心里對房子有個高價值預期,然后再給出一個合理甚至低于預期的價格,說不定能打破現在樓市的僵局。比如說,先宣傳樓盤各種超高品質的配套和設計,讓消費者覺得這房子就值高價,然后開盤時給出一個相對實惠的價格,再加上一些限時優惠,像贈送車位使用權、物業費減免等,刺激消費者趕緊出手。
不過,樓市和汽車行業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房子的成本構成很復雜,土地成本、建筑成本、稅費等,很多都是剛性支出,不像汽車在供應鏈上有那么多優化空間。而且,樓市受政策影響太大了,限購、限貸、限售等政策,對市場的供需關系和價格走向起著關鍵作用。要是雷軍來賣房,這些政策因素他也得好好琢磨琢磨。
還有,房子是不動產,不像汽車可以標準化生產、全國銷售。每個樓盤都有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周邊環境,這就決定了房子很難像小米 YU7 那樣,通過大規模的標準化生產來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
但話說回來,雷軍賣小米 YU7 的模式,還是給樓市帶來了很多啟示。樓市現在正處在一個調整期,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開發商要是還抱著傳統的賣房思維,肯定不行了。得像雷軍那樣,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實實在在地提升產品價值,用創新的營銷手段吸引消費者,再制定合理的價格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在樓市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也才能讓消費者真正買到滿意的房子。
要是雷軍真來賣房,樓市肯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有很多現實因素限制,但他的理念和模式,說不定能給樓市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咱們就拭目以待,看看未來樓市會不會出現一些像小米 YU7 這樣讓人眼前一亮的 “爆款樓盤” 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