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紅旗渠總干渠通水60周年,如果有時間一定要帶著孩子來這里親見當年十萬開山者絕壁穿石,奮斗十年建出的千里渠道,感受激勵人心的“紅旗渠精神”。
紅旗渠位于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北部,地處豫、晉、冀三省交界處,總長1500多公里,這條“懸掛”在南太行懸崖陡壁上的渠道主要依靠簡陋工具和人力完成,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六十年時光為這片地區帶來滄桑巨變,“人工天河”帶著水源和希望,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人,也吸引著大江南北的游客前來打卡。
景區包括紅旗渠紀念館、青年洞、分水苑、絡絲潭、“紅飄帶”廊橋、步云橋、虎口崖等景點,有壯美的自然風光,有人力打造的“奇跡”,也有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鷹嘴山是紅旗渠穿越過程中的一段險峻崖壁,頭頂山崖如同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高高屹立,見證著當年人們腰系繩索、飛蕩在百米絕壁上清除松動石塊的艱難。
責任碑上刻有當年修渠時每個負責村莊的名字,在山中行走,每隔一段就能看到一個,不同村莊承擔下不同建設任務,也承擔下無比重大的責任,顯示著最堅定的信心。
黑色紀念碑靜靜佇立,其實整座紅旗渠何嘗不是一座無聲的紀念碑。在這里,每一塊山石都是人們不畏艱苦的見證,每一滴渠水都流淌著建設者的汗水,每一項工程都蘊含著不服輸的豪邁氣概。
青年洞是紅旗渠咽喉工程之一,從地勢險惡、石質堅硬的太行山腰穿過,洞長616米、高5米、寬6.2米,是總干渠上最長的隧洞,被譽為“懸崖上的生命圖騰”。
隧洞由300多名青年組成突擊隊共同完成,“青年洞”的名字也由此而來。當年青年們忍受著身體上的饑餓和由于長期饑餓和勞累引發的病痛,日夜不休地挖山,用了一年零五個月的時間終在堅硬的巖石上將洞挖通。
“青年洞”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由郭沫若親筆題寫,洞內還珍藏著一些偉人的摩崖石刻。
豈曰無碑,山河為碑;何用留名,人心即名。這輩子一定要來安陽紅旗渠,看看“世界第八大奇跡”,看看壯美河山,也感受比山更堅定的人的意志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