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這也是很多準大一新生的共同疑惑。雖然大學生活尚未開始,但大家免不了已經開始憧憬和向往了。回想我剛高考完的那個暑假,就已經盤算著要買什么游戲本,琢磨著如何在宿舍里和朋友們“大殺四方”了。
但是,每天晚上過了十二點就得開熱點給電腦打游戲,根本吃不消。那個時候我還不太了解市面上有什么專門的流量卡,只知道校園卡是自己接觸過的流量最優惠的卡了。59元的月租用的還樂不思蜀的但最大的槽點是就是,一旦出去玩,校園卡的流量就“失靈”了!打開營業廳App一看,流量池里一半是校內通用,一半是省內通用,出了省,這張卡幾乎就成了擺設。
后來實在是受不了這一點,就開始在網上各種搜索流量卡推薦,但想找到一張靠譜的流量卡何其難啊!雖然很多卡看起來誘人,但套餐詳情和具體配置卻常常語焉不詳。于是,我只好一張卡一張卡地去摸索、研究,把市面上主流的流量卡基本都了解了一遍。然后我開始給身邊的家人朋友分享自己實測下來好用、值得申請的卡,也開始在網上分享測評心得,沒想到反饋還不錯,就一直堅持寫了下來。
其實,校園卡和流量卡最核心的區別,就在于套餐內含的流量類型:省內流量or全國通用流量。
校園卡:
一般辦理都有年齡限制,畢竟是面向大學生的卡,通常辦理的時候還需要學生證或者學號。校園卡還會和校園的寬帶綁定,每個月多10塊到20不等,但請注意,這筆費用即使在寒暑假也會照常扣除,這令很多同學頭疼,人不在學校,流量用不了,月租卻一分不少,每年兩三個月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在學校辦理的校園卡,可能存在今年贈送視頻會員,下一年月租上漲10元卻不再送會員的情況。套餐內容和月租存在變動的可能性。而且校園卡的省內流量在套內流量中占比達到了80%甚至90%,如果出省需求或者時間較長的同學也要考慮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不過,對于在校期間刷網課或長時間打游戲的同學,穩定的校園寬帶通常是剛需。不過,部分學校的寬帶僅需學號即可登錄,無需額外付費開通。建議同學們務必了解清楚本校的具體政策后“因地制宜”。
流量卡:
通常是運營商推出的線上專屬大流量、低月租套餐,僅限線上辦理。
限定線上申請是為了降低成本,避免沖擊線下渠道業務,所以只允許線上申請。很多新生對流量卡不了解,容易申請到那種無法登錄官方營業廳App的所謂“野雞卡”。
運營商的正規流量卡套餐配置和月租構成有很多種,可能同樣235G的卡,月租都會有一個19一個29的情況,免費通話的贈送也是因“卡”而異。所以想要申請流量卡的同學,也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對比之后再做選擇。申請時務必認準四大運營商,確保是11位手機號段的正常手機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