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0年前,古代中國與古代伊朗的文明之光因絲綢之路而交匯,這一交流綿延不絕,延續至今。7月2日,南京博物院新展“新月與薔薇——伊朗文明的千年經緯”即將開展,為觀眾呈現一場伊朗文明盛宴。7月1日下午,現代快報記者提前探展,了解絲綢之路另一端的伊朗。
151件/套展品
從公元前3000年橫跨至20世紀
本次“新月與薔薇——伊朗文明的千年經緯”展覽匯聚了來自伊朗境內禮薩·阿巴西博物館、莫格達姆博物館在內的五家文博機構的151件(套)展品,展品種類包含陶器、金屬器、玻璃器、紡織品及細密畫等。時間跨度從公元前3000年至20世紀。該展覽將持續至11月16日。
一進入展廳,記者就被獨立展柜里的黃金獅首授權環所吸引。
在古代伊朗文化中,環形因形似太陽——古代密特拉信仰中主神的象征——被賦予了存在、起源、創造與永恒等多重含義。環形物品,如手環、臂環、指環等,曾被廣泛地制造和使用。策展人管琳介紹,授權環的使用始于阿契美尼德王朝,主要用于統治階層中上級對下級的權力授予儀式,象征著雙方對忠誠誓言的相互承諾。
蓮花紋銀盤則代表了阿契美尼德時期金銀器的典型樣式。該銀質金屬盤背面裝飾有蓮花紋樣。蓮花紋飾在伊朗歷史的各個時期均被廣泛采用。特別是在阿契美尼德時期,蓮花被視為時代的代表性花卉,被貴族階層賦予了美麗與永恒生命的象征意義。該盤采用錘揲成型和鏨刻裝飾的工藝制作而成。
一旁的西漢銀盒,則是南京博物院藏。銀盒蓋與身相合呈扁球形,相合處上下緣各飾一匝穗狀紋帶,表面有薄的鎏金。蓋身與盒身的外周有對向交錯的凸瓣,以模子錘鍱而成。此銀盒的造型與紋飾與漢代及以前中國容器的傳統風格迥異,是用在阿契美尼德時期興盛起來的金屬加工技法——錘揲法在金屬器上壓印出凸瓣紋。這也說明了漢代與波斯(伊朗的古稱)的文化交融。
有趣的是,蓮花紋銀盤、蓮花紋銀盤被擺在同一展柜里,讓觀眾直觀感受到文明的交流、互鑒與發展。
“同框”出現
兩件玻璃器皿背后的故事
展覽將薩珊時期的玻璃碗(公元5—7世紀)與出土于江蘇句容劉宋元嘉十六年墓的龜背紋玻璃杯擺在了同一個獨立展柜里。
為何選擇讓它們“同框”出現?管琳介紹了背后的中外文化交流淵源。
其中,這件玻璃碗為半球形,是典型的薩珊時期玻璃器,為有模吹制成型。器表飾有四排切割形成的凹點紋飾,底部中央微凹,并帶有圓形切割紋,其上雕刻有繁復的花卉圖案。部分薩珊王朝的玻璃器皿,尤其是飾有典型薩珊風格紋飾的碗類器皿,曾遠銷至中國、日本和朝鮮半島,這在當地的墓葬與寺廟遺址中有所發現。
而作為句容市博物館的“網紅”藏品,龜背紋玻璃杯是千年前中外交流的舶來品。器型為侈口束頸,鼓腹呈圜底狀,底部微向內凹陷。玻璃質地通透無色,制作精良,原料經過精心挑選,且玻璃熔制溫度較高,故僅存少量氣泡。
杯腹飾有六排冷加工磨花紋飾,其單個紋飾呈六邊形,整體呈龜甲狀分布,裝飾手法類似于鉆石切割工藝。經研究推測,該器物可能采用模具吹制成型,繼而通過冷加工磨花工藝進行裝飾。從藝術風格分析,其龜甲狀磨花具有鮮明的薩珊風格特征。
這件薩珊玻璃器為研究薩珊玻璃工藝發展水平,以及南北朝時期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移植改造
中外文化交流淵源深厚
“同框”出現的,還有琺瑯銅碗(18—19世紀 愷加時期)以及南京博物院藏的清銅琺瑯蓋碗。二者之間的聯系,也讓后人得以窺見中外文化交流之深。因為據史書記載,銅胎掐絲琺瑯是13世紀蒙古西征帶來的阿拉伯工匠傳入中國的。
再比如,米納伊彩繪波斯愛情故事碗的碗心描繪了兩位具有突厥特征的人物,他們身著融合了伊朗傳統元素的服飾,演繹了一段源自阿拉伯傳統的波斯愛情故事。該繪畫風格承襲自我國新疆地區。
虹彩鳳凰云紋磚的中央主題紋樣為一只振翅欲飛的五尾鳳鳥,其冠羽呈三葉狀,尾羽作飄帶式,具有中國明代鳳紋特征;畫面邊緣裝飾有中國風格的云雷紋與波浪紋,整體構成完整的祥瑞圖式。這種對中華祥瑞題材的移植與改造,反映了14世紀伊利汗王朝宮廷藝術中跨文化視覺語匯的融合現象。
在展覽的最后,有一句詩——“傷口是光進入你內心的地方”。這出自波斯奧蘇菲派詩人、哲學家哲拉魯丁·穆罕默德·魯米的詩作。“布展之前,伊朗與以色列沖突爆發。戰爭給人帶來的一定是傷痛。借用魯米這句匯集哲思的話,希望伊朗這片土地和它的人民盡快地從戰后傷痕中恢復過來。”管琳說。
她還表示,這句話也獻給每一個來看展的人,“在我們的人生中,一定會有跌入低谷或者傷痕累累的時候,但還是要懷有希望,終將有束光來治愈你。不管當今的世界格局是如何多變或復雜,我們始終相信文明之光,相信文明的力量會引領我們走向未來的道路。”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李鳴/文 顧煒/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