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開國上將許世友從1955年出任南京軍區司令員,任職長達18年,到1973年才離開,他對南京軍區有著深厚的感情,晚年許世友也選擇在南京生活,最終于1985年10月22日在南京病逝,享年79歲。
許世友病逝的噩耗傳出,南京軍區的一眾干部紛紛前去送別老將軍最后一程,開國上將王震也專程從北京趕來參加告別儀式,當時王震專門叮囑了聶鳳智和向守志,讓他們聯名寫一篇文章悼念許世友。
聶鳳智是第三任南京軍區司令員,向守志是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二人聯名發悼文足以代表南京軍區對許世友的哀悼。聶鳳智是許世友的老戰友,兩人交情深厚,對此早有安排,悼念的悼文很快就寫好了。
可是悼文送到了向守志處之后,向守志卻遲遲沒有署名,因此也沒有刊發出來。 聶鳳智猜測其中有蹊蹺,于是親自去找了向守志,問他為什么還沒有簽名字?如此做法是有什么其它想法嗎?
聶鳳智和許世友感情深厚,早在紅軍時期聶鳳智就在許世友麾下,當年許世友還只是紅4軍的一個團長,聶鳳智就給許世友當排長,后來許世友當了副軍長,聶鳳智就給他當副團長。
從那時起,聶鳳智就一直跟隨在許世友麾下,建國后又一起到了南京軍區工作,自然對許世友的身后事十分在意。因此聶鳳智得知向守志沒有在悼文上署名,自然十分生氣,甚至是誤解了向守志。
向守志是四川宣漢人,在1934年參加的紅軍,跟許世友是在同一支隊伍里,雖然當時許世友還不認識向守志,但是向守志對許世友一直是十分崇敬,抗戰時期向守志去了八路軍129師,后來向守志成為了開國少將。
1982年,向守志接替聶鳳智,成為了南京軍區第四任司令員,晚年許世友在南京生活,他對許世友是照顧有加,處處關心許世友,對老首長十分尊敬。1985年初,許世友查出患肝病,他還勸說許世友去北京治療。
然而許世友堅持不愿去北京,原來當時許世友希望去世后能夠土葬,就葬在母親墳墓邊,以彌補生前未盡孝的遺憾,擔心萬一在北京病逝就難以實現土葬, 因此許世友不愿去北京治療,堅持就留在南京治療。
隨著許世友身體每況愈下,有一次許世友突然在家暈倒了,還是向守志及時做決定把許世友送到了醫院治療,從這些事就不難看出,向守志對許世友是非常關心和尊敬的,實際上他不愿在悼文署名是有苦衷的。
按照規定,許世友去世應該火葬的,雖然他是特批可以土葬,但是不宜大肆宣傳,而且上級早有指示,葬禮要低調進行。向守志為了降低影響,因此遲遲沒有署名刊發悼文。
直到幾天之后,向守志才在悼文署名,并刊發了悼文。還一件事足以體現向守志對許世友的尊重,晚年向守志的回憶錄出版,他對回憶錄的定價提出了要求,不能高過許將軍的回憶錄。向守志將軍于2017年病逝,享年100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