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拆遷補償天花板舊改,也缺錢了?
前幾天,廣州聚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廣州聚達”)在產權交易所發布了增資招標公告,擬視情況進行增資,原股東沒有參與融資意向。
廣州聚達,是聚龍灣啟動區舊改重要拆遷成員之一,由珠江實業全資子公司廣州珠江產業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廣州珠江產投”)持有100%股權,主要從事園區管理服務、商業綜合體管理服務、投資活動等。
聚龍灣啟動區舊改,廣州拆遷補償的天花板。
2021年7月,聚龍灣啟動區舊改掛網招商,是一個舊城舊廠舊村連片改造項目,總計容建面52.7萬㎡,總投資194.5億元,僅改造成本超70億元。一個多月后,廣州珠江產投以底價拿下該項目,隨即引入太古地產。
要打造一個廣州版太古里。
盡管2021年8月,廣州舊改進入大調整,聚龍灣啟動區舊改依然獨立于世,4個月后,項目正式完成備案申報,主導功能包括商業商務、科研辦公和文化休閑。同期,廣州國資旗下廣州市新荔城拆遷有限公司成為征拆動遷主導方。
但絕大部分舊改項目,還在進行重新報批的時候,聚龍灣啟動區率先成為廣州最早拿到古樹文保遷移許可證的項目,隨即開始正式動拆。
舊廠房部分啟動便征拆完成,搶先打造為廣州西客廳先行展示區。當時,廣州荔灣、珠實集團聯合國際房地產服務提供商在完成更新的舊廠房里,做了一場內部交流會。
其中,調研分析指出,處在白鵝潭商務區的聚龍灣片區,是廣州在產業煥新上潛力最大的片區,未來5年時間,廣州將進入荔灣時刻。
不久后打出標語:讓世界重回白鵝潭。
但私宅部分卻遇到了很大阻力。
在廣州市重點工作落實情況中,聚龍灣啟動區征收受阻主要是三房安置房源不能讓被征收人滿意。于是,荔灣區提出了,以同等面積置換安置廣鋼新城的保利東郡項目。
聚龍灣啟動區的動遷難點,也是舊村、舊城、舊廠混在一起,不同類型往往征拆方式和賠償比例不一。
于是,聚龍灣啟動區舊改祭出了廣州舊改天花板的拆遷補償方案——私宅最高補貼、征拆獎勵、補償費等綜合貨幣補償超過5.6萬元/㎡。其中,臨遷費是普遍是其他舊村的2倍,也比康樂鷺江舊改每月40元/㎡還高。
這個補償價足夠購買絕大部分廣州主城區改善、豪宅類新房。同時也提供白鵝潭悅府、華發中央公園、中海花灣壹號等樓盤進行異地安置,產權安置比例為1:1.1。
同是珠江后航道的白云潭村拆遷補償,不過是聚龍灣零頭??禈氟樈?、瑤臺村等核心主城區的棄產貨幣補償也只是1萬元出頭。
事實證明,荔灣拆遷舊改“不屬于廣州”。
有些村民依然不愿意拆遷,畢竟聚龍灣的江景,其他盤無法匹敵。但沒有商量的余地,因為誠意已經給足,國資拆遷主導的聚龍灣片區舊改會堅定的在大步向前推進。
2022年9月以來,廣州珠江產投陸續成立了9家子公司,包括廣州聚昇、廣州聚誠、廣州聚實、廣州聚達、廣州聚廣等,去推進聚龍灣片區舊改項目,與此同時,片區內多個子單元地塊規劃逐步對外公示。
其中,太古地產在2024年2月正式進駐廣州聚實,旗下持有聚龍灣片區啟動區AF0212079地塊、032、035、039、045、048六宗涉及零售商業、文化設施的項目地塊。
如今,持有AF0212051地塊的廣州聚達,也要被分拆賣了
051地塊總用地面積為0.8萬㎡,計容建面為1.29㎡萬,控高為25米,為商業用商務用地。結果,在6月3日,廣州聚達通過協議出讓方式拿到該宗地塊之后,隨即被掛到產權交易所,尋找投資方。
這宗地塊有一點差別的是存在商務B2用途,并非單純的商業零售用地,是不是太古地產拿下則是一個未知數,也有可能是第三方。
而背后,并非珠江實業存在資金空缺。作為全市、荔灣重點舊改項目,早在2023年末,珠實集團牽頭建行、農行等4家銀行與廣州珠江產投簽訂了120億元的銀團貸款合同。
很大程度上,是珠江實業需要借助第三方填補自己薄弱的一環——商務寫字樓宇建設運營。盡管在其官網中,可以看到,涉及到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廣州東塔)、廣州圓、深圳萬科中心、廣發金融中心、珠江城、利通廣場、中交集團總部大廈......雖然有諸多商務樓宇案例,但珠實集團在其中的職業是:工程監理。
除了白馬大廈之外,珠實集團可能拿不出第二個標桿性商務樓宇項目。在這種情況下,補短自然而然。
畢竟,在一眾粵系房企紛紛退出之后,作為接盤俠的珠實集團廣州城更集團,成立僅4年時間,很難一下子吃成一個胖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